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张爱玲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张爱玲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上传会员: 海盗宝贝
提交日期: 2013-06-30 21:05:51
文档分类: 教育管理
浏览次数: 61
下载次数: 2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张爱玲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需要:1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张爱玲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摘 要]张爱玲从女性的立场和体悟出发,以女性的眼光观察女性,并通过隐喻式的批判讽刺手段来表现女性自我意识的缺失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种荒凉感和无望感:她们明确认识到了自我永远从属于男权社会而无力摆脱!从这种特定的女性视角出发,张爱玲以安稳的小情小爱为切入点,在男男女女的世俗世界中解剖女性,质疑男权。她站在故事之外,昂着脖颈,抱着手臂,冷眼看她作品中的女性,体现了作者非同一般的勇气和敢于直面人生的自审和自省意识。她不宣扬女性的主体意识,只是把女性从属于男性这一真实,敏锐而冷静地述说出来,没有希冀也没有指责,只是“苍凉”地展示女性的真相。
[关键词] 张爱玲 小说 主题思想 剖析女性 质疑男权
 
序言:
张爱玲简介:
 
 
张爱玲(1920.9.3-1995.9.8)原名张煐。原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童年在北京、天津度过,1929年迁回上海。1930改名张爱玲。中学毕业后到香港读书。1942年香港沦陷,未毕业即回上海,给英文《泰晤士报》写剧评、影评,也替德国人办的英文杂志《二十世纪》写“中国的生活与服装”一类的文章。1942年应《西风》杂志《我的生活》征文写散文《我的天才梦》得名誉奖。1943年她的小说处女作《沉香屑》(第一、二炉香)被周瘦鹃发在《紫罗兰》杂志上。随后接连发表《倾城之恋》、《金锁记》等代表作。此后三四年是她创作的丰收期,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多发表于《天地》、《万象》等杂志。     她23岁与胡兰成结婚,抗战胜利后分手。1949年上海解放后以梁京笔名在上海《亦报》上发表小说。1950年参加上海第一届文代会。1952年移居香港,在美国新闻处工作,曾发表小说《赤地之恋》和《秧歌》。1955年旅居美国。在美与作家赖雅结婚,后在加州大学中文研究中心从事翻译和小说考证。在美过着“隐居”生活。1995年9月8日,被发现老死于美国洛杉矶自寓。     她的创作大多取材于上海、香港的上层社会,社会内容不够宽广,却开拓了现代文学的题材领域。这些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既以中国古典小说为根柢,又突出运用了西方现代派心理描写技巧,并将两者融合于一体,形成颇具特色的个人风格。     主要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有小说集《传奇》和散文集《流言》,随后,又写有中篇小说《小艾》、长篇小说《十八春》、《秧歌》、《赤地之恋》、《怨女》和评论集《红楼梦魇》等
 
 
一:张爱玲小说的主题思想
 
大概有好几年了吧,一直喜欢张爱玲的小说。她的小说基本大都看了。那种彻骨的冷和苍凉几乎在她的很多小说中都能感受到,在她的小说中是很少能读到浪漫的故事的。她是一个说故事的高手,冷冷的叙述一个又一个无奈而又哀伤的故事。她的小说中大都写的男女情爱。世俗,残酷。她很少会呈现给你一个完美的形象——她故事中的女主人公大都是“问题青年”。用现在的话说,都有些心理变态或者心理障碍。如果不是心理有障碍,那她一般会让她的身理上来点不完美,总之,她的小说,你难得找到一个完美的人(当然绝对的完美是不存在的),也许这和她自身的经历有关,一个从小就缺少爱的女孩,在精神上或多或少的有点残疾。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语文能力 下一篇魏晋南北朝文学之旅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