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3-10-29 14:13:01 |
文档分类: |
教育管理 |
浏览次数: |
9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需要:2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5027
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摘 要]:现在,社会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发展的多变多元状态,对人的心理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青少年却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已被要求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学校要承担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但由于师资、场地、时间等原因,一直难以实施,因此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学的渗透,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而在语文课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因此,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一、健康教育要全面渗透到教学过程中 现代的健康概念是:一个人除了身体健康还要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往往影响身体健康,良好的情绪情感是机体康复的重要条件。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整个社会呈多变多元状态,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人们不仅要学会生存、学会适应、学会选择,更要学会发展,学会思考、学会创造,而要达到这些目标,都与人有着良好的心理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推行素质教育,不能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现在,心理健康教育已要求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包括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等方面。这种转变是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学生在学校的时间大部分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学生的许多心理品质是在课堂环境、课堂生活中形成的。现在的学生不象过去的学生那样容易接受教育,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思想斗争自己教育自己,即自我教育。“如果每个人都善于发现自己脑子里埋藏着的‘美好的、聪明的细胞’,并努力把他挖掘出来,用美战胜丑,用聪明战胜愚昧,用新我战胜旧我,那么谁都可以成为优秀的人才,不然,古人为什么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呢?”①对于学生而言,教师不就是该起这种挖掘机的作用吗?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