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小学教育中的赏识性教育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3-10-23 10:26:36 |
文档分类: |
教育管理 |
浏览次数: |
26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小学教育中的赏识性教育 (需要:2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5711
小学教育中的赏识性教育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素质教育的提出,我国小学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教学大纲已经不适应教学的要求。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赏识教育 鼓励与表扬 引入赏识性教育的意义 一、赏识教育的定义及认识 赏识教育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教育财富和精神财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赏识教育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本篇论文将谈赏识教育进课堂的重要性,目的在于遵循教育规律,活跃音乐课堂,培养具备二十一世纪高素质的小学生。 首先,来弄明白一个问题:什么叫赏识? 所谓赏识是承认学生差异、允许失败、符合生命成长的规律;是学会给孩子翘起大拇指;是化解孩子心结,让孩子的心灵有个家;是让孩子学会用赏识目光看世界,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是让孩子学会自己快乐并带给别人快乐;是让孩子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做人中人;是呼唤善良,启迪智慧;是让人学会感恩,启迪智慧. 简而言之,赏识就是一种认可,所谓赏识教育就是对受教育者的一种认可方式,用白话说就是“你行”。 那么如何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赏识教育呢?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观点。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