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班主任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研究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3-10-23 09:56:08 |
文档分类: |
教育管理 |
浏览次数: |
27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班主任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研究 (需要:2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4906
班主任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研究
[内容摘要]:你也许认为:“心理保健”,它不是一个班主任的主要工作任务,然而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让自己的工作深入他的工作对象—--每一个学生,却有着相当大的困难,而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最终让你的学生信服你,从而把握住教育工作成败关键,作用是决定性的。 [关键词]:心理疾病 班主任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疏导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许不是一个班主任的主要任务,然而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不久前,有人预言心理疾病将是21世纪之患,有关调查表明,当前中小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比例也相当高。1998年天津师大教育学院对1782名中学生的调查表明,有心理问题的比例平均为35.31%,有明显问题的比例为16.72%。而笔者在从事班主任期间也深刻体会到许多学生在行为表现中成表现的种种异常如:好动、多话、厌学、打架等并不是单纯的品行问题,而往往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因此,将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