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由清代小说看科举制度

由清代小说看科举制度
上传会员: aesxtepe
提交日期: 2013-08-21 14:17:14
文档分类: 教育管理
浏览次数: 94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由清代小说看科举制度 (需要:1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由清代小说看科举制度
清代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繁荣期、高峰期和转型期。我们从清代小说中经常可以看到描写科举的情节和实例,《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都产生在这个时期,它们的思想艺术成就都达到了古代小说的巅峰。这三部作品距离今天都有二三百年了,其间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及其观念意识都经历了最剧烈和最深刻的变革,但它们的艺术魅力并未因时代变迁而稍有减褪。《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和《官场现行记》,对科举制度及其弊端的描述笔墨甚重,我们大致可以看出科举制度的轮廓。
清代科举制度的特点
隋唐时出现的科举制度,通过考试的方式,凭文取人,使人才选拔有了客观标准和衡量的依据,也使选官用人有了制度性的保障,这可以说是中国选官制度史上的一大进步.科举制度曾在中国历史上持续了一千三百多年,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考生几乎没有身份,阶层,职业等限制,除了倡,优,隶,卒等“贱民”外其他人均可以参加科举考试……正因为如此,科举制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首先是打破了世袭制和等级制的垄断,除了少数受限制的家庭出身者外,无论贫富贵贱,都有参加考试的资格。其次是标准一致,各级考试都有统一的程序、形式和内容,即使主考官免不了个人好恶,也已受到很大制约。不过,随着科举制越来越受到重视,制度日趋严密,也越来越僵化。

清朝的科举制度最大的特点是八股取士。主要以八股文为主。文体上的变化极为有限。在八股文中,题目就是对此文内容的界定。全文只能就题目展开,不能扩大,也不能缩小。仿佛挖井,从井口到井底要一样粗。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所采用的一种专门文体。又叫制艺、制义、时艺、时文、八比文等。它要求文章题目一律用《四书》《五经》中的原文。体裁结构有一套固定的格式。全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大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混龄教育利弊之我见 下一篇禅学与王维的山水诗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