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民办学校内部管理机制研究和分析 |
 |
上传会员: |
aesxtepe |
提交日期: |
2013-08-21 14:03:18 |
文档分类: |
教育管理 |
浏览次数: |
57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民办学校内部管理机 (需要:1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前 言
随着社会公众对教育需求的多元化增长,民办学校逐渐成为市场多元教育服务的提供者。面对日益激烈的生存竞争,民办学校如何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抵御办学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一直是民办教育实践者不断思考的核心课题。
一、
立足于自身的实践探索,民办学校内部应该建立七种管理机制,环境生态的适应机制、严格精密的质保机制、同心同德的文化机制、稳定活跃的人才机制、稳健的预警机制、自我超越的成长机制、追求理想的愿景机制。
(一) 环境生态的适应机制
办学校应对外界变化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及时获取信息、整合资源、调整战术的流程体系。具有良好环境生态适应机制的学校,一定会在学校的办学定位和战略决策上遵循“四个客观”的要求,即:“社会的客观需求”、“学校的客观基础”、“办学的客观条件”和“教育的客观规律。”
学校要建立完善的社会关系网络,及时获取有用的信息资源,积极争取政府机构和社区群体的信任与支持,形成合力;学校要积极参与社会学术团体活动,获得专业学习与交流的机会。通过在社会关系网络中建立起的位置效应,来对关系网络中的信息传播进行参与和控制,从而为学校带来更多的信息资源和更大的竞争优势,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让我们牢记:一流的学校:创造变化;二流的学校:适应变化;三流的学校:被动变化;末流的学校:顽固不化!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