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复古旗帜下的革新——试论陈子昂的诗歌主张 |
 |
上传会员: |
aesxtepe |
提交日期: |
2013-08-21 10:29:21 |
文档分类: |
教育管理 |
浏览次数: |
53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复古旗帜下的革新——试论陈子昂的诗歌主张 (需要:1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复古旗帜下的革新——试论陈子昂的诗歌主张
在唐代诗歌发展史上,陈子昂是继“初唐四杰”之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位重要而关键的诗人和诗歌理论家。他倡导“风雅”、“兴寄”,高扬“汉魏风骨”传统,主张诗歌要反映现实,要有充实健康的思想内容、遒劲刚健的风格,并要配合优美的声律和词采。他用他的理论和实践推动了一代诗风的革新与转变。
一、崇尚“汉魏风骨”传统
“风骨”最早是作为品鉴人物的术语,指人的风度、气质、品格、操守等方面表现出来的飘逸、俊朗、清廉、刚毅等个性特征。“汉魏风骨”指建安时期“三曹”、“七子”诗文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反映社会动乱和民生疾苦的社会内容与精炼质朴、刚健有力的语言形式的有机结合与完美统一,以及由此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情感激昂、气势奔放、语言豪迈、风格悲壮的艺术特质。它也是南北朝及后来的文学家和诗评家反对诗歌内容空洞、倡导革新的一个口号。陈子昂因反对唐初诗坛绮艳诗风,特地提出并高举“汉魏风骨”的主张和旗帜。
陈子昂的“风骨说”要求诗歌要内容充实,要具有一种高昂充沛的感情力量,使诗歌充实的思想内容、饱满激越的情感寄托、遒劲刚健的风格气势相交融,进而达到“有金石声”的艺术境界。这是陈子昂诗歌理论的实质,也是他一直追求的文学创作理想。这在他那些抒写忧国忧民、抱才用世、奋身报国思想的诗篇中有很好的表现。如《感遇诗》第三十五首:
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
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
谁言未亡祸,磨灭成尘埃。
这首诗抒写了陈子昂“感时思报国”的豪情,以及壮志难酬、“磨灭成尘埃”的忧愤,感情慷慨激越,风格豪迈,是一篇骨气端翔的佳作。
又如这首大家耳熟能详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