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浅谈古汉语中虚拟描写手法的运用 |
 |
上传会员: |
aesxtepe |
提交日期: |
2013-08-21 09:18:12 |
文档分类: |
教育管理 |
浏览次数: |
43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浅谈古汉语中虚拟描写手法的运用 (需要:1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浅谈古汉语中虚拟描写手法的运用
[摘 要]虚写可以在写作中构建意境,为文章增加想象的空间,虚写是相对实写而言的,凡不属于写客观事物的实际情状或所写虽属于客观事物而言在物处,都可以称为虚写,虚写主要表现作家的意念,感情和心情,借助于“理想图景”来抒发感情,现在本人通过作家对虚写的运用情况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虚拟描写 虚写构思 虚写造境 描写手段
“实则虚之,虚则实之”,这句话说明虚写是相对实写而言的。在我国传统的文学写作理论中也很重视虚写的论述,那么什么是虚拟描写呢?既然它是与实际描写相对的,那么虚拟描写就是凡不属于描写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或所写的虽为客观事物而意在物外,这种情况都可以称为虚拟描写,虚拟描写主要是表达作家对客观事物实体的一种意念,主观感情和自己的一种心绪。在我国古代诗文中,作家借助想象和幻想来传达对客观事物和现实生活的主观意念,对现实生活的主观感受或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这是文学中的虚拟描写方式,在书法艺术中称之为飞白。文学作品中的虚拟描写之所值得笔者研究,因为它跟作家的审美观点有着深刻的联系,与作家所创作的文学佳作是分不开的,古人所说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言在此而意在彼”,“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等等的美学追求和美学原则,往往不经意地体现在作家的文学创作中。
为了很好地理解虚拟描写在作家文学创作中的作用,笔者通过阐述其虚拟描写的定义,而后在通过具体材料的论证略见一斑,要认真地把这一论题论述清楚,那是不容易办到的,为此笔者只好用自己所掌握的一钉点材料和自己对虚拟描写的主观理解来进行这篇论文的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