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女性主义思想的形象显现 |
 |
上传会员: |
aesxtepe |
提交日期: |
2013-08-20 22:22:25 |
文档分类: |
教育管理 |
浏览次数: |
87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女性主义思想的形象显现 (需要:1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女性主义思想的形象显现
——解读聊斋中的女性形象
[内容摘要] 聊斋有故事496篇,内容繁复,其中一些嬉笑人间的智者、沉着坚毅的勇者、坚决无畏的叛逆者、独立自主的经营者等女性形象,表现了作者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反叛,她们美丽、真挚、纯洁、坚毅,是人性美和心灵美的化身,她们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突出显现了封建社会道德观念下,强烈的反叛意识和女性主义的思想意识。
[关 键 词] 女性主义 人性美 心灵美 反叛意识
在中国古代,“三从四德”、《女书》、《女戒》等一整套东西牢牢束缚着中国妇女,“妇者,伏也,伏于人也”,妇女完全是男子的附属物,受佛教观念的影响,人们往往把女人的肉体视为邪恶的东西,看作腐烂的臭皮囊,但又对妇女的外表美竭尽夸张描写之能事,又夸大女子的情欲和物欲,污其品性。
基于传统的封建道德观念,传统的文学艺术作品,往往从男性主权的角度出发,为中国妇女设定了两类理想的形象。
其一,贤妻良母。这是儒家文化系统内的辅佐性角色。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的美谈,节妇烈女的牌坊都是父权制文化对这一类女性的接受、认可。但是,过分强调女性的母性职责、妻性职责,特别是这种母性职责、妻性职责又与“妇者,伏也”的第二性原则、与三从四德的道德规范结合在一起时,就严重地压抑女性作为人的更为丰富的生命需求,压抑了女性作为人的主体性。
其二,才女佳人。才女佳人的标准是“夫色期艳,才期慧,情期幽,德期贞矣。”(吴震生《西青散记序之前》)这一类女性色相艳美,符合男性的感性需求;才气聪慧,符合才子们的精神共鸣需求;情感幽抑而不是热情奔放,品德贞洁而不是放纵不羁,对男权道德规范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