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试论水浒传的忠义观

试论水浒传的忠义观
上传会员: aesxtepe
提交日期: 2013-08-20 21:58:35
文档分类: 教育管理
浏览次数: 94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试论水浒传的忠义观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一、论题观点来源
我要写的这篇论文,观点主要来源于儿时对《水浒传》这部经典文学巨著的喜爱。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条好汉,从聚义梁山伯,到受朝廷招安,进而大破辽兵,最后剿灭乱党,却惨遭奸人谋害的英雄传奇故事,不仅向世人展示了108位梁山好汉力扛“替天行道”大旗,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劫富济贫扶困救危的“侠义” 精神,更是将以宋江等人忠君爱国、除暴安良的“忠义思想”演绎的淋漓尽致。本文通过对《水浒传》的鉴赏阅读,研读和探究梁山好汉“忠义思想”和“忠义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二、论文基本观点
仔细研读《水浒传》这部小说,发现其中最闪光、最核心的思想是宣扬忠义思想,这是《水浒传》中传达出来的几种思想倾向中最突出的思想倾向。“忠义”以儒家论理道德为基础,既有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维护现实秩序的一面,又有符合包括城市居民和江湖游民在内的广大百姓愿望和意志的一面。而《水浒》歌颂宋江等梁山英雄“大忠大义”、“全忠仗义”的同时,也深刻揭露了上自朝廷、下至地方的一批贪官污吏、恶霸豪绅的“不忠不义”。 
诚然,宋江的一生是曲折的,先是仗义英雄,梁山首领,招安后成为朝廷忠臣,最后悲惨而死。反映宋江仗义疏财的“及时雨”、忠于朝廷的“呼保义”和“孝义黑三郎”三个绰号都表现了他的侠义之气。上梁山后,仗义疏财的个性是他成为义军首领重要因素之一。但受招安以后,成了朝廷的忠臣。为国出力,保境安民。晁盖死后,宋江将“聚义厅”改为“忠义堂”,受招安后把梁山上的“替天行道”大旗改为“顺天护国”,他也由首领走到服从朝廷的顺臣。可以说宋江的一生是成于“义”,败于“忠”。而纵观梁山的首领传承线索,从第一任寨主王伦的不仁不义、第二寨主晁盖的有义无忠,到第三任宋江的全忠全义,体现了忠义的发展路线,可以看出,《水浒传》就是一部“忠义传”。(1)
三、论文主要内容结构
1、通过浅析《水浒传》故事梗概,引入“忠义思想”。
《水浒传》成书的时代正逢元末农民起义的鼎盛时期,作者施耐庵因看不惯官场黑暗,在高中进士,钱塘为官三年后毅然辞官回乡,并参加了张士诚的起义军,最终因起义军享乐主义、农民局限性等问题内部不和,又独自黯然返乡。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论蒙氏教室中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 下一篇试论王维的山水诗的意境美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