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用的体会

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用的体会
上传会员: aesxtepe
提交日期: 2013-08-20 21:16:39
文档分类: 教育管理
浏览次数: 83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用的体会 (需要:1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用的体会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如何充分发挥这一主阵地的作用,把素质教育引向纵深,实践告诉我们,必须建立一种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功能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按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要求,建立适应素质教育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我认为必须涵盖如下三方面的内容。
一、语文本体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是“交际工具”“人类文化”,就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树立语文学习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能力。具体说,注重如下四个方面。
一是注重知识能力的评价。语文有其特有的知识,学习这些知识是语文课程自身的基本任务。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往往只在“学习理解”上下功夫,诸如理解字、词、句、内容等,这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学习表达”。怎样知道“学习理解”透彻了,怎样才能把“理解”升华为“运用”,主要看“学习表达”,这就是“能力”。表现在课堂上,主要包括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等等。因此,课堂教学评价要在“学习理解”和“学习表达”两方面下功夫,即,知识与能力两方面的评价。
二是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新《课程标准》规定:“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人文教育是课堂评价的重要内容。所谓的人文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主要看三个方面。一是看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二是看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正确态度。主要包括尊重祖国语文的态度,关心当代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浅论茅盾笔下的农村人物形象 下一篇论体态语言在语文朗读教学中的运用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