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基础教学学生评价制度改革理论与实践 |
 |
上传会员: |
aesxtepe |
提交日期: |
2013-08-20 20:35:19 |
文档分类: |
教育管理 |
浏览次数: |
83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基础教学学生评价制度改革理论与实践 (需要:1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基础教学学生评价制度改革理论与实践
一.改革制度的源头
随着社会的发展,先进思想的引导,人们对教育的关注更是加以重视。而与传统的老师授课学生只顾听记的时代不同,科技的发展,人们把希望更多的放在了下一代,孩子们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思维能力更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关键。传统的学习方法及授课方式随着中国更大面积的与世界连接,过于迂腐的方法及思维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一些与国际接轨,引领祖国未来的主人公更能创新强大国家的教学方法。
近年来,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广大中小学教师反映最为强烈、感到最为困惑的问题就是考试评价。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现行的考试评价制度片面性已经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瓶颈。如何改变这套考试评价标准,不再以考分和名次作为衡量学生的惟一标准,已成为当务之急。
为此,我们应该积极稳妥地推进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以便建立全新的考试评价制度,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服务。那么,建立全新的考试评价制度具有哪些可能性和必要性呢?
学生评价改革制度有以下几个特征: 学生评价的功能重点逐步从总结性功能向形成性功能转移评价内容从对学生的认识评价扩展为对学生全面、综合的评价。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由被动等待评价向主动参与评价发展。学生评价从关注结果向重视过程发展。在评价方法上,从仅强调测验分数向评价方法的立体、综合、多层次、全方位发展。评价主体上,从单一主题向多主题转变。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