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让语文课成为学生创新的舞台

让语文课成为学生创新的舞台
上传会员: aesxtepe
提交日期: 2013-08-20 15:51:58
文档分类: 教育管理
浏览次数: 73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让语文课成为学生创 (需要:1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让语文课成为学生创新的舞台
什么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取向的教育。在全国实施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课堂改革的重大问题。然而,小学语文是一门包容性很强的学科。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课堂训练形式的多变性。我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和一项基本任务。只有学生敢“创”,乐意去“创”才会获取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新事物。这种创新精神将来成为创新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所以要儿童敢于创新、乐于创新、恒于创新,让语文课成为学生创新的舞台。
[摘要]: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取向的教育。本文试从教师角度分析了以下几个主要因素:创新意识,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
[关键字]:   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
一、 让创新意识在创设情景中萌发
和谐、轻松、自在的情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但由于时空的限制,小学教材中有不少课文的内容是学生所不熟悉的,给学生的创新造成障碍。在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创设情景,逼真的再现当时的情景,提供思维的各种感知材料,让学生感到“情景即在眼前”、“我即在情景中”,帮助学生对客观事物充分感知,头脑中留下清晰而鲜明的表象,丰富其感性认识,从而顺利地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如教《大江保卫站》一课的课文的重点段落,引导学生理解铮铮铁汉时,学生的理解仅仅只是停留在就其词的解释,对于什么才是真正的铮铮铁汉学生的理解并不深入,教学中我播放了记者在抗洪抢险的第一线录制的李向群抗洪抢险的画面。并随画面配音讲述:这是李向群牺牲前的艺术在线,他年仅20岁,军龄20天,党龄8天,在危难之际他英猛的冲向前线。别人背一包,他背两包,别人一次,他两次。他三次从卫生所里逃出,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灰色的“倾城之恋”——论张爱玲.. 下一篇语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实践策略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