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浅析“新边塞诗”的特点 |
 |
上传会员: |
aesxtepe |
提交日期: |
2013-08-20 05:32:00 |
文档分类: |
教育管理 |
浏览次数: |
75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浅析“新边塞诗”的特点 (需要:1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浅析“新边塞诗”的特点
——论“新边塞诗”
边塞诗的又一次兴起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新疆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创发展,不少诗人来到了新疆,创作了最初的写边塞景、记边塞事、抒边塞情的一批诗作。所谓“新边塞诗”就是指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以来的一批诗人,继承古代边塞诗尤其是盛唐边塞诗的传统,用现代汉语创作的再现和表现西北边塞生活题材而又具有边塞气质和风骨的白话自由诗。在谈“新边塞诗”的特点前,我认为有必要谈谈“新边塞诗”的崛起。
一、“新边塞诗”的崛起
诗歌史是一条流不断的长河,上游之水总要往下游流淌。因此,后代诗人诗歌接受前代的影响就是必然的。“新”总是相对于“旧”而言的,离开了“旧”,也就无所谓“新”了。所以“新边塞诗”这一称谓本身就标志着它对传统边塞诗的继承。新边塞诗继承了《诗经》、《楚辞》以来的遗传基因,发扬了唐代边塞诗风,同时活跃着经嫁接、杂交而勃发的新枝,这就使它虽然以荒僻的自然界与边远的塞外生活为抒写对象,却具有深沉而又浓郁的当代色彩。例如周涛在《暮色》一文中写道的:“不知是炊烟搅混了暮色/还是河水染浓了暮色/生活的幕宣布一场终结/落日想用句号终止/月亮却以逗号表示间歇/暮色收去的/晨曦会重新还给我。”以及章德益在《一粒草籽的梦》所述的“我是一粒草籽/绿洲把我托付给漂泊的风/虽然我渺小/但我也有翡翠色的梦/我梦想着,这颗星球都被绿色覆盖/而不再有绝育的土地,拒绝春的温存。” 这些都给人留下了一种与整个时代息息相通的印象——对象是古朴的和偏僻的,但思情却是现代的,体现着社会生活的新潮。
当然,单纯的继承无法出“新”,“新”同时也代表着它对传统的超越,正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现代性超越,使“新边塞诗”真正以崭新的风貌出现在当代中国诗坛上。谈起“新边塞诗”的崛起,应是诗人闻捷的《天山牧歌》、《复仇的火焰》标志着新边塞诗的崛起,1960年,著名诗人郭小川来到新疆深入生活,正式提出了“新边塞诗”的主张。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