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中国公共政策评估的现状与发展

中国公共政策评估的现状与发展
上传会员: panmeimei
提交日期: 2023-11-27 13:22:23
文档分类: 行政管理
浏览次数: 1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中国公共政策评估的现状与发展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免费文档不需要积分。
文档介绍: 需要原文档可注册成本站会员免费下载。
文档字数: 6225
目 录
公共政策评估的意义
(一) 公共政策评估是检验政策的效果、效益和效率的基本途径
(二) 公共政策评估是决定政策去向的重要依据
(三) 公共政策评估是合理配置资源的有效有段
(四) 公共政策评估是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必由之路
中国公共政策评估的现状分析
(一) 评估者缺乏对政策评估的科学认识和认真态度
(二) 政策评估标准的不确定性
(三) 缺乏独立的政策评估组织
(四) 评估对象以政策输出为主,忽视对政策影响的评估
(五) 资料和评估经费的欠缺
(六) 公众未能广泛参与政策评估
发展中国公共政策评估的几点思考
(一) 提高对政策评估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二) 建立独立、专业的政策评估组织
(三) 完善政策评估制度保障
(四) 明确政策目标,精选评估对象
(五) 完善政策评估信息系统,实现信息的公开透明
(六) 运用科学的政策评估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标准

内 容 摘 要
公共政策评估在公共政策系统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科学的政策评估对于改进政策制定系统,克服政策运行中的弊端和障碍,增强政策的活力和效益,提高政策水平具有深远意义。在中国,由于公共政策评估发展的历史短暂,公共政策评估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一定的不规范、不完善,并且受到较多人为因素的影响,存在一些问题与困难。

中国公共政策评估的现状与发展
公共政策评估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政策的效益、效率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其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决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政策评估对于改进政策制定系统,客服政策运行中的弊端和障碍,增强政策的活力和效益,提高政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意义深远。
一、公共政策评估的意义
(一) 公共政策评估是检验政策的效果、效益和效率的基本途径
一项公共政策颁布实行后,其运行效果如何,很难一目了然地得出结论。从而必须利用一切可行的技术和手段收集政策效果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分析和科学的阐释,以明确了解公共政策在运行过程中的优点和缺陷,从而帮助进一步制定更有利于既定目标实现的公共政策。
(二) 公共政策评估是决定政策去向的重要依据
公共政策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连续的动态过程,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有些方面符合客观情况,运作顺利,效果显著,则可继续执行;有些方面则与实际情况不符,继续执行前必须加以调整;有些则因环境变化已不适应,需要终止。究竟应怎么选择,不应凭借主观判断,而只能根据对政策效果的客观评估,加以裁定,使实行的政策始终与实际情况相吻合,切实解决公共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也只有认真研究,客观评价公共政策的效果,才能大大消除墨守成规等现象。
(三) 公共政策评估是合理配置资源的有效有段
每一项政策的实施都必须有所投入和产出,但效率高低却各有不同。公共政策评估可以借助大量的投入产出信息,检测一向政策的实际效益和效率。同事,根据不同的政策效益和效率,合理配置政策资源,一方面可以使公共政策制定者站在整体利益的高度,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政策执行人员由于局部利益的考虑采取不适当的投入。合理资源配置的基础就是公共政策评估,只有通过公共政策评估,才能确认每项政策的价值和效益,并决定投入资源的顺序和比例,以寻求最佳的整体效果,有效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四) 公共政策评估是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必由之路
 由于现代社会信息的急剧膨胀,加上公共政策制定组织活动日益复杂化,迫切需要传统的经验型政策决策向科学化决策转变。公共政策评估正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必由之路。通过公共政策评估,不仅可以有效地判断没想政策的价值、效益和效率,决定投入政策的资源顺序和比例,了解政策存在的问题,改进政策,也可大大提高政策的效益。此外,公共政策评估也有助于政策的民主化,还可以集中和综合各方态度,从而使政策过程走上民主化道路,公共政策评估不仅是迈向科学决策的重要一环,也是提高政策效益,实现政策优化的关键。
二、中国公共政策评估现状分析
(一) 评估者缺乏对政策评估的科学认识和认真态度
政策评估是一项繁琐的工作,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科学的政策评估机制,而且人们在思想上对政策评估的意义认识不足等原因,使得评估工作主观随意性的因素较大,决策主体往往视政策评估为可有可无的工作,能不评估的尽量不评估,对迫于需要进行评估的,往往又缺乏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甚至于经常夹杂着种种不良的动机,有意识地夸大或缩小、掩盖或曲解评估中的某些事实,以求实现某种利益性的目的。这样不仅不利于认识政策的优劣和成效,补充、修正和完善后续政策,而且会造成政策资源的大量浪费。
同时公共政策评估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的研究还不十分普遍,而在我国,更是从20世纪80年代才起步。因此还远远没有建立起系统、完备、适宜的理论指导,导致了现阶段我国为数不多的政策评估在实践中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因此对公共政策的优劣得失仅仅停留于一般的理论分析,评估形式也与真正科学意义上的政策评估有相当距离。而缺乏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也使得政策评估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存在一定的质疑。
(二) 政策评估标准的不确定性
政策评估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衡量政策是否达到预定目标,这要求政策本身具有明确的、可测定的目标。但政策问题的复杂性以及政策制定者的一些主观因素,使政策目标难免出现分散和不确定的情况:一来许多政策目标不可量化,二来多数政策都具有多重目标,有些目标之间还存在着矛盾。同时,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政策目标还可能发生变更而被修正。有时,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还有意用模糊的不太确定的方式来表达和说明政策目标,以此增加某种应变的能力。所有这些情况,都给衡量和评价政策目标的完成程度,造成很大的困难。
目前从事官方评估工作的人员绝大部分都非“内行人”,因此,他们在进行政策评估时不可避免地倾向于用价值判断代替事实规范分析。这样的政策评估与我国现实政治生活和传统文化十分重视意识形态和道德建设的纯洁性密不可分。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随着信息网络化和全球经济化的不断加快,人们的思想观念将不可避免地发生深刻变化。意识形态观念较之过去有所淡化,道德是非标准也会发生一定转变,更为突出的是人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强调自身的经济利益。
(三) 缺乏独立的政策评估组织
政策评估组织一般包括官方政策评估组织和非官方评估组织。当前,我国的政策评估工作主要由政策决策部门承担,其实只是一种政策执行情况检查。由决策部门进行政策评估存在很多缺陷:一来容易将关注重心集中在政策执行问题二忽视政策方案本身;二来由于缺乏政策评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很难进行科学分析;并且作为政策决策部门,是不愿意承认政策失败的,自然难以公正地评价政策效果。
(四) 评估对象以政策输出为主,忽视对政策影响的评估
公共政策一般是用来解决某种社会问题,但政策措施实施之后,受其影响的不仅仅是该社会问题以及该问题相关的公众,起影响范围可能要广泛得多。公共政策的影响往往涉及到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既有预期影响,也有非预期影响;既有短期影响,也有长期影响;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因此,对政策影响的评估也尤为重要。
(五) 资料和评估经费的欠缺
资料和信息是进行政策评估的基础,而获取真实而全面的第一手资料和各种数据,是进行政策评估的前提。如果没有足够的统计资料和其他方面的信息,政策评估就成了无本之木。我国目前对公共政策的信息管理还不够重视,政策信息管理体制和机制还不够健全,对政策信息管理不够规范,资料不完整,统计数据不准确,使得公共政策评估者难以用精确的信息分析政策的运行过程及其结果。同时,政策评估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需要投入相当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我国还没有建立专门的政策评估信息系统来负责政策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评估工作及其价值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和认同,因此,评估资料欠缺和评估经费不足始终是困扰政策评估的两大难题。
(六) 公众未能广泛参与政策评估
公共政策效果如何,最终体现在公共政策目标群体的相关利益的增进,因此,目标群体对公共政策的效果最具发言权。然而,在实际的政策过程中,从政策制定、到政策执行再到政策评估,目标群体往往是最没有发言权的。
现阶段我国的公共政策评估主体以官方为主,缺乏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的参与,使得大多数政府在公共政策评估实践过程中,只是根据总体安排或以部门为单位,火以系统为一体,通过自下而上的总结报告等形式对本部门或本系统工作进行汇总,在此基础上,由行政机关对公共政策作出评估和评价,致使在公共政策评估过程中,只重视自身评价,忽视作为政策行为相对人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的评价,导致进行意愿表达以及利益诉求的公共政策评估主体单一化。公众未能广泛参与到政策评估,也使得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面临很大的失败风险。
三、推进发展我国公共政策评估的思考
(一) 提高对政策评估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政府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政策评估的意义。加强政策科学的研究和传播,使人们认识到政策评估对于政策过程而言不是无关痛痒、可有可无的环节,而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不仅有助于政府部门认识政策的特点、优劣和成效,监督政策的执行过程,补充和完善政策,而且有助于开发政策资源,增强政策效益,从而在思想上予以重视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端正政策评估的指导思想,改变视评估为“评优”的错误观念,正视评估的“批判性”功能,本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决策质量的评估态度,坚持全面客观、公平公正的指导态度开展评估工作,以求最大限度的发挥评估的建设性功能,实现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化。同时,要认识到评估工作的改进与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探索过程,推进我国政策评估的发展既不能裹足不前也不能鲁莽激进。
(二) 建立独立、专业的政策评估组织
缺乏专业独立的政策评估组织和人员是当前我国公共政策评估实践停滞不前的一个主要原因。针对这一现状,可以考虑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建立规范、健全的政策评估组织,独自履行职责。目前我国党政部门已存在不少的政策研究组织,必须强化这些机构独立履行职责,使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大力发展民间的政策评估组织,并使之逐渐成为政策评估的重点。民间的政策评估组织劝专门知识和社会关系广泛两大优势,更容易进行社会沟通,了解民意,因而可以获得官方评估组织无法获得的信息。民间评估人员地位中立,更能够保持公正、客观态度。除了专门性的政策研究机构,报刊、杂志和电视等新闻传媒也应该非常积极地参与公共问题的发掘与公共政策的评估。
对于专业评估人员的队伍建设,必须加强对政策人员和评估人员的教育、培训,使其掌握政策评估的科学理论和相关技术方法,尽快从外行转到内行;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和吸引政策分析专业人士到政策评估组织任职工作;加强官方政策评估人员与非官方政策皮该股人员的交流和合作,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共享,使理论评估与决策现实有机统一。
(三) 完善政策评估制度保障
制度是政策评估的保障。为实现我国政策评估的制度化,应朝以下方面进行努力:
首先,实现政策评估工作的程序化。通过制度规定除象征性或符号性的公共政策外, 各项政策在可能的情况下都应进行程度不同的评估。评估者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力求评估系统、全面、公正。评估结束后应及时撰写评估报告,并将评估结论公布于众。
其次,要建立评估基金。政策评估是一次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大量的人力长期深入到实践中去收集各方面的信息,需要耗费巨额资金。因此,必须建立政策评估基金,以免政策评估成为“空中楼阁”。
最后,要重视评估结论,消化、吸收评估成果。任何一项公共政策都必然涉及到社会资源的分配,为防止决策者随意决策,执行者滥用职权,必须通过制度将评估结论与有关人员的奖惩直接联系起来,真正实现政策过程的权、责、利相统一,使政策评估在我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 明确政策目标,精选评估对象
任何政策的提出都是旨在解决、改善某一存在的问题和现象,因此评估者在进行政策评估之前必须了解该政策制定的初衷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它的预期目标又是什么,否则政策评估将失去“参照物”,评估者将无所适从,评估的结论更谈不上有效性。因此,任何一项政策都要尽可能的明确目标。
同时,还要精选评估对象。理论上说任何一项政策都应得到评估,但由于现实中存在人力、物力、财力的有限性,以及政策本身的因素,不是每一项政策都可以得到评估。因此评估者必须审慎、精选评估对象。
(五) 完善政策评估信息系统,实现信息的公开透明
公共政策评估的过程就是一种信息处理过程。把公共政策制定、执行等各方面的情况作出全面、科学的描述并公布于众,无疑有助于公众了解并科学地评价公共政策。为消除公共政策评估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一方面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系统进行及时的信息收集、分析,以满足公共政策评估的信息需求;另一方面,需要建立相应的信息公开机制,除了国家法律规定应该保密的信息之外,公共政策过程应做到公开透明。另外,还要依法构建相应的问询制度,作为社会组织和公众有权依法问询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不需要保密的所有信息,而被问询的机构和成员必须依法根据有关制度和程序作出回应,并且也要对所公开的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
信息是决策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评估的依据。没有真实、详尽的资料和信息,政策评估的客观性、科学性将无从谈起。因此应该拓宽政策评估的信息渠道,建立起覆盖全社会的信息网络系统,最大限度地实现决策中心、评估组织和公众之间的有效沟通,最大程度地比避免信息的截留、失真,以保证政策评估组织能够获得真实、详尽的信息。同时,除了法律应予保密的信息之外,其他一切有关公共政策制定的背景、执行状况、评估结论等情况应通过公告、网络等各种形式及时向社会传播,增强政府行政过程的透明度,杜绝“黑箱”操作。对于政策评估组织来说,将有利于评估方法和评估结论的传播,便于及时了解政策效果。对于公众来说,可以借助各种信息渠道,发表自己对有关政策的意见和建议,以促进决策的民主化。
(六) 运用科学的政策评估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标准
要选择恰当的评估方法和技术,以提高评估结论的可信度。政策评估决不是一项轻而易举的工作, 要求评估者应熟练地掌握各种评估方法和技术。目前常见的评估方法有前后对比法、对象评定法、专家判断法、自我评定法等;政策评估的技术主要有计划评估技术、重要路径法、成本利益分析、成本效能分析等等。这些方法的内涵、使用的方法、演算的程式、成本利益折扣的原则均须精练。值得注意的是,应该说每种方法与技术都有其优缺点,都有其适用的范围,使用单一方法评估可能会产生非常严重的误导。各种不同方法之间也存在着互补性,因此,在实践中评估者要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的加以选择和运用,必要时可以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技术,以提高评估结论的可信度。
没有标准将无法对一项政策进行正确客观的评估。而且这些标准是所要分析问题的核心所在。在进行政策评估的实践过程中,由于政策涉及面广,参与人数众多,政策过程中的变量因素很多,因此难以设定一个统一的、能被绝大多数学者共同认可的标准。一般而言政策评估有如下标准:3E(效益、效率、公平)和3P(公共参与、可预测性、正当的诉讼程序)标准。

参 考 文 献
徐晨,《公共政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年
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张国庆,《现代公共政策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詹姆斯•安德森,《公共决策》,华夏出版社,1990年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困境与对策 下一篇浅析行政不作为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