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论我国券投资风险的历史渊源与现实症结

论我国券投资风险的历史渊源与现实症结
上传会员: panmeimei
提交日期: 2023-11-15 20:22:45
文档分类: 投资学
浏览次数: 2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论我国券投资风险的历史渊源与现实症结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免费文档不需要积分。
文档介绍: 需要原文档可注册成本站会员免费下载。
文档字数: 5662
目 录
一、我国证券市场投资风险的历史渊源
二、我国证券市场风险的现实症结
三、我国证券市场风险成因的宏观经济学分析
四、我国证券市场投资风险的微观层面分析
五、对策与结论
六、参考文献
内 容 摘 要
投资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是由其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建设要素所决定的,投资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与经济运行格局下,有着不同的含义。投资只有在运动中才会体现出它的生命力,通过特定的活动,使得投资资金遵循一定途径不断地循环,取得预期的效果,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收益,创造更多的财富,推动经济乃至社会的发展。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投资风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愈来愈大,而本文致力于分析了投资风险的产生原因,并提出了几点关于防范与控制投资风险的策略。
论我国证券投资风险的历史渊源与现实症结
中国证券市场是在我国经济改革初次高潮到来之际诞生的,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为了减轻国家的负担,而将国有企业推向市场,让企业自行解决其融资问题而产生的。可以说,它是在计划体制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天生的缺陷导致了之后的改革难见成效,而今,中国证券市场成为了世界上罕见的“庞大而畸形”的“低能市场”。叹惋之余,如何正本清源,寻找中国证券市场的症结所在,是本文尝试解决的问题。
我国证券市场投资风险的历史渊源
中国证券市场开创的初衷并不是旨在拓宽广大投资者的投资渠道,增加群众财产性收入,早些年的目的是要让国企脱困。近些年是想让各国有银行上市以便解决急剧信贷扩张后资金不足的问题。而设立创业板就是解决一部分高新科技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最终为国企上市、银行再融资、高新科技企业买单的人,就是二级市场最底层的投资者。市场成立的动机如此,我们很难想象,在这个市场中的投资者可以得到很好的保护,从而产生巨大的投资风险也不足为怪了。
 二、我国证券市场风险的现实症结
中国过去二十多年的制度改革主要的方式是模仿学习其他成熟市场经济的制度安排。缺乏自己的思维方式,历史上,股票市场是一种没有监督的行政协会形式的自由市场,而在中国政府掌握着证券市场的很多主动权, “我国政府在证券市场上身兼三职:首先,中央政府起着市场监督者职能,规范市场行为,保证“三公”原则的施行,矫正市场缺陷,避免市场系统性风险过分积累而引发剧烈动荡,影响社会经济稳定;其次,政府是上市公司的最大股东,通过社会公众股的发行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并控制更大数量的社会资本;再次,政府还负有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责任。政府在证券市场中的三重职能,注定了它承担着对上市公司、投资者和市场的“隐性担保”义务。”正因为中国的证券市场对于政府的依赖性过大,虽然可以加强国家对于经济的控制但是同时在某种程度也制约了它的自由发展,缺乏创新意识与发展提高。
从法律制度方面来看,我国现行的证券监管法律制度由《证券法》、《公司法》以及300多个相关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的相关内容所构成,其中以现行《证券法》的12章214条内容为核心。证券市场法律制度在规范证券发行和交易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认为还存在着如下立法上的不足。首先证券监管体制《证券法》第7条规定“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对全国证券市场实行集中统一监督管理”。表明我国现行的证券监管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即中国证监会为主体,依法实行集中统一监管体制,不利于提高投资者参与监管的主动性。其次,证券监管法律制度的部分相关法规之间衔接不够。其三,以《证券法》为核心的证券监管法律制度的立法存在局限性且证对部分法律责任界定不明。
从道德的角度来看 “我国证券市场的道德标准紊乱、价值取向扭曲、道德环境劣化、道德建设滞后以及与之相关的道德体系缺位和道德规范失灵。要保证我国证券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要有效应对加入WTO带来的巨大挑战,必须做到证券市场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并重,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并重,依法治市和以德治市并重,必须重构和重建与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相吻合,与“三个代表"的基本精神相适应,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基本要求相匹配的证券市场道德体系。”
三、我国证券市场风险成因的宏观经济学分析
经济学上常把投资、消费、出口比喻为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这是对经济增长原理最生动形象的表述。投资对一国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是辅助性的扩大内需,但在中国,近几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以上。投资方向的每一次微小的波动都有可能放大成为国民经济的剧烈变动,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就是这个理,而不管最近在讨论“经济过热”还是其他,主要依据就是投资增速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动。也正是由于投资对经济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使得投资相关的研究成为了宏观经济理论的重要部分。
目前,在我国拉动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这种矛盾体现在:虽然消费品市场增长速度较快,但是与投资和出口增长相比,消费需求增速仍显不高,内需不足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障碍。但是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无序的发展,就会出现通胀,而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面对竞争压力,急欲发展,需求大量的投资,在资本保值增值的目标下,企业在投资行为上普遍存在投资决策水平低下、追求短期利益、缺乏风险意识等,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各项改革措施相继出台,特别是加入WTO使国家与世界的经济接轨,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当然也要面临更大的风险。
 四、我国证券市场投资风险的微观层面分析
投资风险包括了对内投资风险和对外投资风险两个部分。对内投资风险与其本身经营风险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是企业外部和企业内部的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材料价格的变动;公司的主导方向把握不准确;对市场供求关系变化不敏感以及自然条件等各方面的因素,都会对企业的经营带来不确定性。企业对外投资风险和企业的经营风险没有直接关系,与对内投资风险不同的是,这种风险是无法消除的。我国企业投资风险的成因具体分析如下:
 (一)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的复杂性   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又称理财环境,是指对企业财务活动产生影响作用的企业外部条件。财务管理环境是企业财务决策难以改变的外部约束条件,企业财务决策更多的是适应它们的要求和变化。财务管理环境涉及范围很广,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建立的财务管理系统由于在机构设置、管理人员素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导致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和应变能力,由此产生了财务风险。   (二)盲目投资、决策失误而产生的投资风险   企业在投资过程中,由于事先没有对投资项目进行严格的、科学的技术经济认证及市场调研,与内部环境不适应;由于企业体制和机制的因素,企业内部实行高度集权制,决策由一个人说了算,而不考虑企业的整体情况,就会导致决策的失误,甚至错误;还有由于管理者自身的素质问题,而导致管理混乱、经营困难等情况。对于这些问题处理的不得当,就会使企业投资项目的利润下降,或使投资计划无法继续,加大企业的投资风险。   (三)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决策和管理水平相对滞后   近年来,我国不少企业追求多元化经营模式,试图通过多元化经营减轻企业的经营风险,这本无可厚非,毕竟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敢保证哪个行业永远是“朝阳产业”。然而,现实中采用多元化经营策略却使一些行业的“单项冠军”企业发生了财务危机甚至濒临破产。究其原因,是企业的领导班子没有及时更换决策理念,简单地移植或采用原有的经验所致。不同的行业除了技术形态存在差异外,在财务管理上也存在巨大的不同,如盈利模式和销售方式的差别,丝毫不逊于产业特点。像这几年,许多电器、制药企业都投资于房地产业,由于房地产行业前期资金投入较大,从而使公司的营运资金发生困难,万一投资失败,血本无归,将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造成更严重的财务风险。   (四)金融投资的投资风险   目前我国证券交易市场的建设还不完善,给企业在进行金融投资带来风险,在我国,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东拥有企业股权的25%以上应该视为直接投资。尽管我国处于国有企业股份的改造过程中,但是以现阶段来看,我国证券市场上仍占有较大比例无法上市流通的国有股、法人股;我国证券市场上证券的期限和品种比较单一,导致企业资产配置难度加大,增加了企业金融资产投资的流动性风险;同时我国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监管力度较弱,也给股市埋下了隐患,加剧了证券市场价格的波动的可能性,从而将面临更大的市场风险。
  五、对策与结论
 防范并控制投资风险,以实现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重点。具体对策为:   (一)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及其变化情况,建立和不断完善财务管理系统,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虽然存在于企业以外,企业无法对其施加影响,但并不是说企业面对环境的变化只能无所作为。
 1、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改变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降低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2、面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企业应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要使财务管理人员明白,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
 (二)树立风险意识,进行风险预测  作为企业的领导者与决策者,及有关经营管理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各种潜在的风险因素以及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对于企业在投资过程中面临的风险有明确的了解,提高对风险客观性和预见性的认识,密切注意并采取科学的方法去预测、了解、掌控。掌握风险管理的主动权,力求避免或转移风险,减少损失。 
 (三)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加强财务危机管理   1、企业应建立实时、全面、动态的财务预警系统。财务预警系统是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它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资料为依据,利用财会、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理论,采用比例分析,数学模型等方法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并向经营者示警。该系统不仅应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财务指标,还应包括企业经营中的一系列诸如产品合格率、市场占有率等指标。对财务管理实施全过程监控,一旦发现某种异常征兆就着手应变,以避免和减少风险损失。
2、建立爱德华·阿尔曼的“Z-Score”模型,用以计量企业破产、产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Z分数模型从企业的资产规模、折现力、获利能力、财务结构、偿债能力、资产利用效率等方面综合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进一步推动了财务预警的发展。   (四)企业在保持主业健康发展的同时,可用闲散资金进行投资   从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个企业都应该积极地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这样才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盈利能力的增强。不应进行所谓的多元化投资,选择一些与企业主业不相关的投资项目或利润率相互独立的产品来分散企业的资本。因为虽然进行多元化投资可以使不同产品的旺季或淡季、高利润与低利润项目在时间或数量上相互补充或抵销,在某些项目在短期来看确实有利可图,但总体来说它只会弱化企业的竞争力。世界级的大公司大都只在一个行业里具有领先优势,很少会同时在几个行业里都出类拔萃。比如,英特尔公司的芯片制造技术与质量在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但是该公司不会因为IT行业不景气就转而投资房地产、医药或其他行业,仍然会加大投资,加强研发芯片的力度,不断使芯片技术更新换代,始终在行业里保持领先优势地位。企业在保持主业健康发展的同时,可以把闲散的资金交由投资公司或基金管理公司运作以获取利润,这样既可以保证资金的安全,又能实现预期的利润。   (五)通过控制投资期限、投资品种来降低投资风险   一般来说,投资期越长,风险就越大,因此企业应该尽量选择短期投资。在进行证券投资的时候,应该采取分散投资的策略,选择若干种股票组成投资组合,通过组合中风险的相互抵销来降低风险。在对股票投资进行风险分析时,可以采用β系数的分析方法或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确定不同证券组合的风险。β系数小于1,说明它的风险小于整个市场的平均风险,是风险较小的投资对象;反之,就是风险较大的投资对象。   (六)将企业风险进行转移   企业通过某种手段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包括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非保险转移是指将某种特定的风险转移给专门机构或部门,如将一些特定的业务交给具有丰富经验技能、拥有专门人员和设备的专业公司去完成;在对外投资时,企业可以采用联营投资方式,将投资风险部分转移给参与投资的其他企业;对企业闲置的资产,采用出租或立即售出的处理方式,可以将资产损失的风险转移给承租方或购买方。保险转移即企业就某项风险向保险公司投保,缴纳保险金。总之,采用转移风险的方式将财务风险部分或全部转移给他人承担,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参 考 文 献
陶永诚,《现代投资理论与实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黄达,《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王静,《现代投资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报告(2008)》,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黄玲仁,《浅谈证券市场投资主体的发展趋势》,《商业研究》2001年第7期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券公司存在的问题及前景------以.. 下一篇试述储蓄与投资的关系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