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浅议我国投资环境的现状及改善对策

浅议我国投资环境的现状及改善对策
上传会员: panmeimei
提交日期: 2023-11-15 20:18:23
文档分类: 投资学
浏览次数: 1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浅议我国投资环境的现状及改善对策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免费文档不需要积分。
文档介绍: 需要原文档可注册成本站会员免费下载。
文档字数: 5269
目 录
一、当前我国投资环境状况
二、我国投资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地区投资环境差异较大
(二)金融服务尚待改进,全融部门运行效率低
(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不健全
(四)政府的服务职能低下
(五)劳动力素质分布不均,存在人才瓶颈
三、改善我国投资环境的对策
(一)加快设施建设,缩小区域差距
(二)推动金融体制改革,改善金融服务水平
(三)加强司法体制建设,进一步完善与投资有关的法律法规
(四)改善政府管理,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五)提高劳动力的技术技能,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

内 容 摘 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中国积极投入到整个经济一体化的建设中,在经济上取得了长足进展。虽然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是中国产业投资前景依然广阔,部分产业仍存在着大量投资机会等待投资者去挖掘。
投资环境决定了投资是否能创造出更强的企业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增长。因此在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中,加快设施建设,缩小东西部区域差距;推动金融体制改革;完善与投资有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劳动力的技术技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投资环境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实践证明,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促进经济发展作用是明显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继续搞好投资环境,积极吸引外资,仍然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浅议我国投资环境的现状及改善对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中国积极投入到整个经济一体化的建设中,在经济领域取得了长足进展。虽然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是中国产业投资前景依然广阔,部分产业仍存在着大量投资机会等待投资者去挖掘。
一、当前我国投资环境状况
目前,尽管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但经济基本面依然较好。总体看,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消费结构升级、收入较快增长阶段,且一些新的增长拉动因素正在形成,经济基本面仍然良好。一方面,内需增长仍有广阔空间。从消费方面看,对文化、教育、医疗、养老、旅游等服务类需求增长迅猛,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信息家电等已形成新的消费热点。网购等新兴业态的发展则有力地促进消费潜能的释放。从投资看,我国在城市轨道交通、环境治理和农村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着极为迫切的需求。另一方面,要素供给质量明显提高。从人力资本积累看,2014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727万人以上,劳动力整体素质持续提高。从资本存量质量看,近年来我国建设了一大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重大装备、重要基础设施,为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上强调,2015年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化商务领域改革。重点改善外商投资环境,提高引进外资质量,优化全球资源配置。商务部还将推进16个重要专项工作,包括规范促进电子商务发展、自主品牌出口增长、中非工业化伙伴、服务贸易振兴、服务外包竞争力提升、京津冀市场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商务引领、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创新发展、全球价值链跃升、建营一体化、境外经贸合作区创新等。在优化投资环境方面,我国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三资企业法修订,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制造业进一步开放,上海自贸区扩容,新设天津、广东、福建三地自贸区,以及沿江、沿边的进一步开放,使得我国在吸收外资的实力和吸引力增强,外资环境变得更好。
二、我国投资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地区投资环境差异较大
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与投资密切相关的外部物质条件,投资者是不可能到一个能源供应短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和生活条件艰苦的地区进行投资的。由于历史原因和各个地区的自然禀赋不尽相同,我国目前各地区的投资环境存在较大的差异。整体来看,东部和沿海地区的发展要快于中西部,并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东部的投资环境优于中西部,吸收外资的规模占绝对优势。
由于金融环境和基础设施水平较差、进出国内市场的障碍多、税收负担较重、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不足,西部的投资环境要比沿海地区落后。中部地区的投资环境介于东部和西部之间,但其金融运行效率明显偏低。具体来看,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的投资环境明显优于其他地区,长江三角洲拥有我国最大的港口群和城市群,其基础设施较完备,进出国内市场的障碍少,生产技能和技术水平较高,企业的非正式支出少。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与全球接轨最快的地区,其经济国际化和外向程度较高,外资进入则刺激了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转让,帮助国内市场融入国际市场。环渤海湾地区国有企业比例重失,外债进入量较少,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相比,投资环境有一定的差距。
(二)金融服务尚待改进,全融部门运行效率低
近年来,我国财政金融形势变化较大,财政金融领域存在多种隐忧。在财政方面,地方融资平台筹资能力和偿债能力趋于下降。虽然目前对地方债务有多种测算,但政府债务高企,债务占财政收入比重持续上升几成不争事实。部分三、四线城市由于土地出让金收入的减少,地方融资平台违约风险有所显现,银行也增加了对其放款的谨慎性,一些平台公司的筹资形势不容乐观。同时,债务高企也将影响到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在金融领域,由产能过剩、地方政府债务等问题所引发的金融风险在累积,银行信贷的不良贷款率在提高。金融机构规避监管,高风险业务扩张过快,存在着一定的系统性风险。
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问题短期内难以明显缓解。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局面趋于严重,短期时间内仍可能难以有效缓解。一是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企业用工成本提高,使得企业负担加重。二是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日益突显。目前中小企业依然普遍面临着审批周期长、贷款规模较小等问题。三是目前产能过剩矛盾依然严重,从传统行业向新兴行业蔓延,也向上游资源类企业蔓延,持续影响企业总体经济效益。
(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不健全
尽管加入WTO以来,我国各级政府修订了数千件法规、文件。我国的法律基础立法程序、运行机制等仍未完全转向市场经济,有关法律法规中存在与市场经济原则和市场经济相悖的条款,执行过程也存在一些问题。对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运行的外商投资造成了最大阻碍。
(四)政府的服务职能低下
政府的服务职能低下,主要表现在制度建设严重滞后,一方面政府办事程序多,一方面背离市场秩序的“潜规则”、“人情规则”等人为因素重,这些均加大了交易成本,滞缓了发展节奏;“官本位”的意识强,权力更多的是与管、卡划等号,而不是服务;局部眼光、短期行为和“政绩”工程普遍存在,对于投资者更多竭泽而渔,却很少放水养鱼。
(五)劳动力素质分布不均,存在人才瓶颈
从地域来看,东部、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集中了相当数量受过良好培训和教育的熟练劳动力与大学生。而中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等限制难以得到足够的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素质人才。从人才结构看,目前我国拥有相当数量的技术操作人员和中低层管理人员,但具有企业管理、法律服务、财会等知识的高层次的符合专业人才还比较缺乏。
三、改善我国投资环境的对策
(一)加快设施建设,缩小区域差距
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中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缩小中西部地区和东部的差距,平衡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是吸引外商投资的重要物质基础,更是现代经济发展和发展外向型经济、吸引外商投资的必要条件。国家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加强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中西部地区也要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创造市场配置资源的争件,努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首先,要改善西部的投资硬环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综合全面的市场体系,为投资者提供广泛的原材料供应及产品销售渠道。基础设施是吸引外商投资的重要物质基础,特别是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供电设施系统,更是现代经济发展和发展外向型经济、吸引外商投资的必要条件。加快要素供给的市场化改革,加速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融合,使服务提供、能源使用、原材料零部件供应等的质量和价格水平基本与国际接轨,充分释放硬环境要素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
其次,国家还要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加强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缩小中西部地区和东部的差距,平衡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西部地区也要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创造市场配置资源的条件,努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通过多种途径的良性互动,共同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推动金融体制改革,改善金融服务水平
推进结构性减税,加大财政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要以结构性减税为中心,支持小微企业和结构升级。一是在加快推进营改增扩围的同时,以税收优惠、加速折旧和贴息补贴等方式支持企业研发、设备投资和小微企业发展。二是加快推行财产税、环保税和资源税等税种,加快资源性产品和公用事业价格改革,提高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保障程度。三是加大高附加值产品出口退税支持力度,减少由于人民币升值导致的利润损失和竞争力下降。四是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项目,防止因财政收入减少征过头税。
适时适度微调,增强货币金融政策的针对性。一是根据资本流出增大、外汇占款减少的新情况,适时适度微调,对冲形势变化对市场流动性的不利影响。二是针对利率高,企业融资成本上升,要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以减轻实体经济的利息负担。三是按照“用好增量,盘活存量”的要求,加快推进呆坏账核销、资产证券化等工作,以腾出信贷空间支持重点领域的发展。四是在创新金融工具的同时,要加强对不同金融产品的监管协调,防止监管套利和脱离监管,还要控制金融产品的复杂化,避免金融脱离实体经济空转。
此外,还要以改革的新思维用好民间资本和国有资本存量。要加快制订公共私人部门伙伴关系(PPP)等政策,带动更多民间资本进入公共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供。另一方面,要结合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加快国有资本退出一般性竞争领域特别是产能过剩领域。
(三)加强司法体制建设,进一步完善与投资有关的法律法规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政府应根据加入WTO的承诺和对外开放新形势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吸收外商投资的法律体系。维护外商投资法规在全国的统一性、一致性,提高政策法规的稳定性和透明度,并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进依法行政,简化司法和仲裁的程序,降低行政部门对司法制度的干扰。特别是在地方的层次上,加强各级官员的法律教育。努力创造更加优良的法律环境和政策环境。
通过立法、执法、守法的系列制度创新,营造出利于推动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在营造法制环境的过程中,尽快建立一套清晰透明、规范运作、符合国际惯例的游戏规则,就投资环境来说,新的制度必须对经营机构的市场准入条件、服务质量、收费标准等重大政策问题做出相应的规定。
(四)改善政府管理,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缩减政府管制领域,减少政府审批范围,确实需要审批的项目,要简化程序,增加透明度。把更多的审批、管理事项让位于服务于市场经济体制厦与其管理体制相适应的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等,实行一站式服务,建立项目跟踪服务制度,使企业少走弯路。建立统一规范公开的外商投资准入制度,进一步简化外商投资的审批程序,逐步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商业操作体制,减少政府部门的人为干预。提高投资“软环境”的质量。特别注重加强公务员为公众服务意识的培养,切实转变行政理念,确立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提高职业道德水准,杜绝贪污舞弊的现象
加强各部门的协调和信息交流,各行政主管部门联合办公,避免企业东奔西走,浪费时间。职能部门加强横向协调和上下级纵向协调,避免政出多门,使工作程序透明化,让企业能一目了然。
(五)提高劳动力的技术技能,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
增加政府和民间对教育培训的投入,加大对中西部等地区教育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力度。保证贫困地区与发展较快地区的教育水平相当;鼓励民营学校或培训中心的建立,以及职业技能培训的开展;引导企业提高员工技能,并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研发力度,鼓励企业在努力掌握和发展核心枝术的同时,培育自己的研发体系,增加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
投资环境决定了投资是否能创造出更强的企业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增长。所以投资环境的改善对我国的促进国内市场一体化,加快设施建设,缩小东西部区域差距;推动金融体制改革;完善与投资有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劳动力的技术技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投资环境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实践证明,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促进经济发展作用是明显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继续搞好投资环境,积极吸引外资,仍然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参 考 文 献
1、谷孟宾,区域投资环境评价:理论、实践与反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10月
2、刘容欣,中国城市投资环境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年09月
3、张汉亚,张长春,投资环境研究,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年12月
4、杜大伟 王水林 徐立新,改善投资环境提升城市竞争力,中国财经出版社,2004年2月
5、梁蓓,区域经济规划与投资环境分析,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年2月
6、慕海平 王小广,2014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2015年展望,人民网-时政频道,2015年 1月4日 
7、董冠洋,2015年中国将改善外商投资环境,中国新闻网,2015年2月6日
8、2014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中国投资咨询网,2013年12月10日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论人身保险的保障性储蓄性投资性 下一篇券投资技术分析方法研究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