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论人身保险的保障性储蓄性投资性

论人身保险的保障性储蓄性投资性
上传会员: panmeimei
提交日期: 2023-11-15 20:18:42
文档分类: 投资学
浏览次数: 1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论人身保险的保障性储蓄性投资性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免费文档不需要积分。
文档介绍: 需要原文档可注册成本站会员免费下载。
文档字数: 5986
目 录
一、人身保险的概述 二、人身保险业的发展趋势 三、人身保险的作用 1、保障性 2、储蓄性 3、投资性 四、人身保险在家庭中的重要性 1、被保险人疾病的保障 2、被保险人养老的保障 3、为家庭投资理财提供了新的选择
五、增强人身保险意识的几项措施
1、加大保险宣传 2、普及保险知识
3、强化政策、法规引导 4、准确推介和宣导
5、有效解决“索赔难”问题 6、保险条款力求简洁化
内 容 摘 要
进入21世纪后,世界经济国际化、金融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保险市场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以传统保险产品为例论述人寿保险的保障性,然后分析人寿保险的储蓄性,投资性;最后介绍人身保险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对被保险人疾病的保障,对被保险人养老的保障,同时也为家庭投资理财提供了新的选择。 
论人身保险的保障性、储蓄性、投资性
一、人身保险的概述
 人身保险是以被保险人的死亡或者生存作为保险事故的人身保险业务。投保人向保险人缴纳一定数量的保险费,当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限内死亡或生存到保险合同约定年龄或者期限时,由保险人向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给付保险金。人身保险又称生命保险。人身保险的基本特征有定额给付性、保险长期性、风险变动性、风险分散性、保障性、储蓄性、投资性和采用均衡保费等。
二、人身保险业的发展趋势
进入21世纪后,世界经济国际化、金融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保险市场也随之发生了较大变化。
我国保险市场主体不断增加。根据保监会官网数据,截至2014 年1 月,我国共有人险公司69家,其中内资42家,包括健康险3家,养老险5家以及1家国寿存续,外资27 家,与2001 年底的17 家相比,寿险市场主体增长了3倍多。
销售方式发生改变,由传统单一的员工直接销售发展为多种销售渠道并存,高科技的应用给传统保险业的经营理念、经营方式和销售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随着金融产品的丰富更新,人们的保险消费观念也随之转变。保障型产品由保死亡责任向保死亡前经济需求转变,传统的纯保障型产品的销售受到挑战,资产管理型产品占市场份额越来越大。
三、人身保险的作用
从经济的观点,人身保险是集合多数人共同醵金,在任何人的生命或身体因不幸事件以致死伤残丧失工作能力或年老退休,给付约定的保险金或年金的一种自愿互助的保险。
通常人们将人身保险又叫做人寿保险,实际上两者是不同的概念。人身保险的范围要比人寿保险大得多,人身保险泛指一切以人的生命和身体为保险对象的保险,并可按保障范围划分为人寿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和健康保险三类。
随着世界经济国际化、金融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国内人险市场出现了许多新变化,随着投资连接险、万能险等新型险种的出现,人们越来越看到保险产品的投资功能。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的是,保障性和储蓄性才是其本质特征。
保障性
由于生老病死残等风险的客观存在,个人或家庭可能面临严重财务问题。人身保险的首要职能正是应对这种风险,对出现风险事故的投保人给予及时的经济给付,这正是保险保障性的表现。
投保人在未来保险事故发生后可得到的保险金给付额可能远远超过所缴纳的保险费,增值额可以达到几倍甚至上千倍,保险独有的资金放大特点很好的满足了投保人应对风险的需要;保险人根据大数法则的要求在其经营过程中集中了足够的保险基金,在国家的监管之下,具有足够的偿付能力保证一旦风险事故发生能够迅速地予以给付。
储蓄性
具有现金价值的保险保单是一种金融资产,对应着一种金融储蓄,保单解约时,保单持有人可获得不丧失的现金价值;或责任发生或保单期满,保单持有人可获经济给付。
但保险的储蓄性与一般意义上的银行储蓄并不相同,与具有较强金融储蓄特征的投资产品如固定利率债券也有别。人身保险的储蓄目的十分明确,通常是为了预备将来的特殊消费比如退休养老,子女教育等人生大事;具有安全性和规律性,保险公司在保监会监管下保持良好的偿付能力,保证了资金的安全使用和收益,分期缴费的年金计划使得有规律可掌握的财务体系成为可能。另外,储蓄额大小依赖于保险有效期限的长短和保险费交付的数量与次数。
并不是所有的人身保险都具有储蓄性,终身寿险,生存保险、两全保险、部分健康险,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储蓄性质,而单纯保障性的人身保险比如定期寿险,意外保险,补偿性的健康险等,都不具有储蓄功能。
投资性
人身保险的投资性和新型寿险产品的出现密不可分。在现代宏观经济环境改变的要求下,同时为了满足人们综合理财的需要,保险公司相继推出具有投资理财功能的新型寿险,主要包括投资联结险,新型分红险和万能寿险三大类型。这些投资型保险产品上独立的投资账户具有了投资的功能,是其投资性的具体表现。
与储蓄性相同,保险的投资价值也绝不能脱离保障功能。保障始终是保险的主要功能,保障为先,储蓄次之,投资为后,比较类似投资工具,保险的盈利功能有一定限度。保险公司面临的投资空间和个人相比,一方面可以投资个人不能或难以购买到的理财商品,另一方面专家理财能够获取比个人投资更高的收益率。保险作为一种投资,几乎是所有投资活动中安全性最高的,虽然大多数分红险都没有最低收益率保证。
四、人身保险在家庭中的重要性 
作为家庭成员的一分子,特别是一家之主,有着保护家人的责任。在有生之年,他绝不想让家人处于居无定所、生活无保障的困境中。事实上,他不容许任何的不幸侵入他的家庭半步。这在他身强力壮、有赚钱能力的时候,或许办得到。但是,一旦最严重的不幸降临到他的身上,哪怕他有三头六臂,也避免不了悲剧的发生。身为爱护家庭的一家之主,绝不应该只顾目前安逸,不关心将来。他应该经常想想,如果有一天遇到不测时,家人会遭到什么样的不幸。在那个时候,他能为家庭所做的事情,就是利用年轻时给家庭投保的风险基金,帮助他的家庭渡过难关。因此家中的经济支柱,在上有老下有小,有负担和负债的情况下,是需要高保额的保险来保障的,比如,年收入的10-20倍保额,年收入的10%作为基础保障金额,万一发生意外,家人可以得到一大笔钱的赔付,从而规避房子被银行收走,幼小的孩子失去受良好教育的机会等,不发生风险到65岁以后也可以作为养老金的补充,利用每月“强制储蓄”的形式(无需另外花钱)获得保险的保额,来把未来不确定的风险转嫁掉,保险作为家庭理财的基础,是其他金融工具无法替代的!
被保险人疾病的保障 
意想不到的病残会侵吞劳动力,减少或剥夺收入。购买人身保险,可以为被保人病残时提供经济保障。现代医学水平的发展,使许多原来是绝症的疾病可以得到治愈,有疾病不可怕,可怕的是是否准备了足够的医疗费用。比如,尿毒症可以通过透析得以维持,通过更换肾脏彻底治愈;血癌可以通过注入新的骨髓得到治愈。但这些疾病的治疗,需要昂贵的医疗费用,病人只要有足够的医疗费用就可以保全生命。但很多病人和家属即使倾家荡产、债台高筑也无法凑齐足够的钱最后不得不放弃治疗。因为没有足够的医疗费而不得不放弃生命,是一个人的真正悲剧。人身保险,可以帮助我们避免这样的悲剧。重大疾病就是这样的保险,一般来说对收入较高的白领和企业主,50万以上的保额的终身的重大疾病保险是不可或缺的。2、 被保险人养老的保障 
你可以不结婚或不要孩子,但你必须要慢慢变老,人到老年退休,没有了正常收入,但仍需支出。如果没有足够的老年生活费用,就得在年老时继续劳碌下去,凭劳力赚一分用一分。然而,人一生之中最难赚的钱就是风烛残年苦命钱。如果这样度过余生的话,真可谓悲惨至极。更何况到了老年,即使愿付出劳动,也往往力不从心或无人接受。所以,每个人都必须对自己的养老费用提前打算,在年轻时为年老时的生活提供保障。如何在年轻时就为自己建立一条与自己生命等长的现金流,是值得我们每个现代人必须准备的功课!在年轻或是中年挣钱能力最强的时候,购买好养老金保险,因为长期的回报,能保证自己的晚年有必要的补充养老金,能继续过有尊严的,有品质的晚年。
3、 为家庭投资理财提供了新的选择
在中国最先致富起来的富人的家庭投资理财活动中,如何真正建立现有家庭经济的稳压器和高额资产的护身符,分红保险在资产转移,合理避税,保障财富,创造现金等多个方面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同时分红保险所特有的保单借款功能和保单抵押贷款功能让客户在急用现金时方便融资,更能做到资金的二次运作,实现效益最大,从而真正做到高额现金为我所有,这也是为什么分红保险能够在家庭投资理财金字塔的储蓄层面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的真正原因所在。分红保险也许并不能解决家庭在做投资理财时所遇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分红保险也不会是家庭投资理财活动中使用的唯一工具,但家庭投资理财活动中有些问题可以也必须通过分红保险来解决,因此分红保险也必将成为每一个家庭做投资理财工具组合中引以为自豪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不可或缺的理财工具。分红保险在中国大地上应运而生,更是前途无量,分红保险必将成为百姓时尚的理财方式。现在,只需做个小小的转存动作,真正实现一生只用一张寿险保单就可以解决所有保障问题。
五、增强人身保险意识的几项措施
1、 加大保险宣传
保险行业属于形象性较强的行业,“保险是宣传出去的”是保险行业的名言,保险经营客观上需要切实有效的宣传投入,有效的宣传和良好的企业形象,对内可以培养员工自豪感、归属感、责任感和凝聚力,减轻展业人员的公关难度;对外可以形成巨大联系顾客、沟通社会、展示品牌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提高保险产品的认可度、公司知名度和整个行业的美誉度。注重理论宣传中的“保险保障”说法。针对目前广大人民群众对保险认识还普遍停留在“感知阶段”和我国公众理财、生活和文化等习惯的“东方性”,在保险宣传上有必要推行保险保障说,即使对投资类保险产品也要重在“保障”宣传,轻在投资收益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保险文化观念,使公众把保险当作生产、生活保障的靠山,为我国保险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意识形态基础。注重保险宣传的口径问题。同一公司的分支机构,既要注重形成统一形象,集中优势打宣传攻坚战,又要遵循不同区域的“本地化”原则,避免各自为政、散兵游勇,口径不一。各保险公司要切实从维护、珍惜保险行业的利益和信誉出发,准确宣导保险消费,力避相互排斥、诋毁,以增强民众对保险的信任和信心,强化国民保险消费的国货意识,激发民众对中国保险业的支持和参与。注重保险宣传的品位和效果。每一次成功的保险宣传都是对潜在客户的有效展业。知识宣传要先声夺人,品牌宣传要先入为主,产品宣传要先发制人;建立保险宣传的传导机制,并将其制度化;对重大业务公关项目、业务发展突破和社会反映强的赔付事项要予以充分报道,报道宣传要形成机制、形成制度,强化考核和监督,并不间断地开展立体宣传攻势,力争在国民保险意识提高中抢占先机,在国民保险消费中形成惯性思维。注重保险法规宣传。宣传《保险法》是适用《保险法》的前提,是使保险市场运作、保险从业人员及其他参与者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前提,是有效维护保险人合法权益、良好社会地位和形象,促进我国保险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劲保障。宣传《保险法》要重点突出其权威性、严肃性和适用范围,着重分析《保险法》与其他法律的界限和衔接情况。
2、 普及保险知识
保险知识的普及要深入人心,渗透社会,促进保险业迅速扩大覆盖面。把提高保险意识列入国民教育之中。公众自我保障意识的提高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有力体现,强化风险保障意识的宣传和教育非常必要。将风险意识和现代保险保障观念引入国民教育中,从转变国民思想认识着手,促使其重视自我保障。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和宣传资料加强风险、保险知识的普及,促使人们居安思危,学会如何编织保险保障网、如何积谷防饥。把发展保险保障与艰苦奋斗、勤俭持家的思想教育有机结合,提倡、鼓励个人、集体单位为未来投保,用保险来买安全、买稳定,改变以往单纯依靠国家、依靠单位的思想观念。提升保险从业人员的素质。增强保险经营管理者的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促其努力掌握保险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依法经营、依法治司、依法维权、按规操作,通过自己的言行和服务,在公众中树立起行业良好形象,真正成为培育国民保险意识的实施者和推动者;提高保险展业营销人员的综合素质。保险展业营销人员既是公司业务员,又是公司活的广告宣传员,是保险产品的播种机,是群众与保险公司打交道的第一触点,是保险行业形象的天使,所以说,保险展业营销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产品的推介和保险保障知识的普及。增强政府职能部门的保险意识,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学习保险知识的自觉性。加大政府职能部门对保险事业发展的关注、支持和协调力度。理顺保险监管机关、各政府职能部门和保险公司的关系。
3、 强化政策、法规引导
税收利导。政府可在财政税收政策上支持和鼓励公众参加保险。企业参保给予优惠政策。在现有财产保险费可列入成本的基础上,允许投保养老、医疗保险的保险费,在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内给予税前列支。对于个人交纳保险费的收入免征所得税,且人寿保险单的赔付免征个人收入调节税和财产继承税,从而激发社会公众参加投保的热情。通过思想教育和利益影响的有机结合,引导城乡居民的保险消费,以形成为未来做准备的良好社会风尚。
准确推介和宣导
客观推介保险险种,准确回答客户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即使客户没有问到的,保险展业营销人员也应将对投保方利益相关的实质性重要事实据实通告投保方,特别是责任免除和免赔规定。根据最大诚信原则保险人有义务、有必要、有责任让客户明明白白消费,买“放心”保险,从而才能不断地提高全社会对保险的认识和需求,使客观风险管理与转移需要转化为现实的经济需求,为保险业发展奠定牢固并有后劲的基础。
有效解决“索赔难”问题
索赔难问题主要指索赔的方便程度差、理赔快捷程度低、理赔的服务态度次及赔付的标准化程度不明确等。这就要求保险公司要简化理赔手续,公开理赔流程和赔付标准,加大电子化建设,提高理赔人员素质,实现理赔工作全面“提速”,对不换“脑筋”的工作人员让其换岗,否则,保户就有权选择其它保险人或寻求其它风险保障方式。
保险条款力求简洁化
保险产品介绍说明书、投保方案书力求科普化、直观化、形象化、生动化。许多成功的跨国公司对保险内容的设计和推出都不遗余力地做到通俗易懂,言简意赅。这不仅可以帮助非专业投保人准确认识保险产品,还是对社会公众负责任、尊重投保人知情权的做法。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保险的可接近性,提高公众保险意识,真正从根本上爱护和珍惜我们的行业形象。
汽车不能没有备用轮胎,而人身保险就是人生旅途中最佳的经济备用胎。
参 考 文 献
1、荆涛,白蕾,万里虹. 论回归寿险的基本保障功能[J].保险研究,2008,(05).
2、刘茂山. 论保险业的最大风险——兼论保险的本质及其回归[J]. 南开经济研究. 2003,(6).
3、韦生琼. 人身保险[M].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4、卓志. 人寿保险的经济分析引论[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政府对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营运的监管 下一篇浅议我国投资环境的现状及改善对策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