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论网络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论网络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上传会员: panmeimei
提交日期: 2023-12-20 16:56:37
文档分类: 金融学
浏览次数: 0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论网络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免费文档不需要积分。
文档介绍: 需要原文档可注册成本站会员免费下载。
文档字数: 7010
目 录
一、网络银行的概述
二、网络银行产生的基本理论解释 
三、网络银行的运行特点
(一)业务智能化、虚拟化
(二)服务个性化
(三)金融业务创新的平台
四、网络银行发展的前景 
五、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所面临的难题
(一) 如何对我国的网络银行实施有效监管
(二)如何规范我国网络银行的业务运作程序
(三)如何应对日益猖撅的网络金融犯罪 
六、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我国金融监管电子化的步伐,采取电子中央银行的监管方式,对网银实施有效监管 
(二)制作我国网络银行业务运作的统一规范
(三)采用新技术,健全法律法规,加强我国的网络安全防范,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网络金融犯罪 

内 容 摘 要
电子商务的发展给银行业带来了机遇。我国网络银行现阶段的发展目标应定位于利用网络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形成传统银行业务和网络银行业务“两条腿”走路的格局。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普及,商业银行开始进军网络,形成网上购物、支付一条龙的服务。从1995年10月的世界第一家网络银行——安全第一网络银行诞生到现在,它的发展深深的改变了我们的传统生活。 网络银行突破实物媒介等传统的空间与时间上的局限性,接近客户与银行的距离,为用户提供全方位、全天候、便捷、实时的快捷金融服务。电子货币作为网上交易必备的支付工具在电子商务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Internet形成了世界范围的通信网络,以电子货币进行的结算服务已出现无国籍化趋势。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内金融机构与外国金融机构之间将处于直接竞争的经营环境。 网络银行一种新鲜事物,我们没有太多的历史可以追溯和借鉴,我们只能讨论或研究它发展的策略及前景;它肯定会对传统的银行产生冲击,将会对我国银行业的宏观监管和调控方式提出的新问题和要求,也会出现新的风险。从而研究和制订相应的竞争策略,全新的服务模式网络时代的银行突破了传统的经营和服务模式 但机遇和风险是同时存在的,如何规避风险,如何监管和安全防范,打击金融犯罪,走出一条符合中国银行业实际情况的网络银行发展道路。 
论网络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网络银行的概述 
网上银行也称为网络银行、在线银行,是指利用Internet、Intranet及相关技术处理传统的银行业务及支持电子商务网上支付的新型银行。它实现了银行与客户之间安全、方便、友好、实时的连接,可向客户提供开户、销户、查询、对账、行内转账、跨行转账、信贷、网上证券、投资理财以及其他贸易或非贸易的全方位银行业务服务。可以说,网上银行是在Internet上的虚拟银行柜台。它用互联网上的虚拟银行代替银行大厅和营业网点,但没有改变传统银行作为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的根本性质。
无论是传统的交易,还是新兴的电子商务,资金的支付都是完成交易的重要环节,所不同的是,电子商务强调支付过程和支付手段的电子化。能否有效地实现支付手段的电子化和网络化是网上交易成败的关键,直接关系到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网上银行创造的电子货币以及独具优势的网上支付功能,为电子商务中电子支付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作为电子支付和结算的最终执行者,网上银行起着连结买卖双方的纽带作用,网上银行所提供的电子支付服务是电子商务中最关键要素和最高层次。 
电子商务与网上银行的发展是互动互利,相互影响的,电子商务也给网上银行带来了巨大的业务发展空间,因此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上银行的发展亦是必然趋势。 
目前网上银行的运行机制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种是完全依赖于Internet发展起来的全新的电子银行,特点是银行的所有业务都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
另一种是传统银行在Internet上建立的网站,如美国花旗银行、我国的招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利用Internet提供传统的银行业务服务,通过其发展家庭银行、企业银行等服务。 
网上银行是电子银行的代表。流通的是执行支付“预付支付机制”即通常称为的“数字现金”的电子货币。 
网上银行的特征可概括为5W:实现为任何人(whoever)在任何时间(whenever)和任何地点(wherever)与任何账户(whomever)用任何方式(however)的安全支付和结算。具有以下五大优点: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质量、有利于提供更多金融服务项目和支付手段、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因而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
网络银行产生的基本理论解释 
(一)网络银行的出现,既是传统银行的延伸,又是诞生于网络所形成的虚拟世界和网络经济中的一个新型组织。 
 对网络银行组织的解释是网络经济时代金融经济学面临的新任务。 大体上可以将网络银行产生的原因归纳为两类:一类是现有银行为适应环境变化,对自身经营方式的调整,可称之为“适应性原因”,另一类是在新的理论观点下,对新的组织方式的尝试,可称之为“创新原因”。 
“适应性原因”包括:网络银行可以增加了对客户的吸引力,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可以迅速开发金融产品,增加市场竞争力;可以吸引高价值客户,提高银行盈利水平;可以降低经营成本等。“适应性原因”实际上是对建立网络银行可能收益的表述,对于认识网络银行组织性质的意义不大。主要原因是,这种观点将网络市场等同于传统市场,忽视了二者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 
  在网络市场中,信息生成、扩散和传播的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网络信息的传播,彻底改变了传统信息矩阵式传播方式,形成了无限扩散的分布式信息扩散方式,在网络的每一个点上,信息的接收、生成和扩散融为一体。抽象掉作为传统银行原有产品销售渠道的表象,网络银行面临的是一个新的市场环境。在初始的经济模型中,金融中介和一般投资者并没有区别,即并不具有先天性的技术和信息优势。在高度智能化和专业化软件的配合下,贷款人的项目识别能力大大提高。而项目的核实、监督和实施成本,对于金融中介和贷款人出现了同质的不稳定变化。建立在传统市场上的金融组织理论框架,在解释网络银行组织时出现了困难。 
(二)“创新”正是基于市场差异,对网络银行产生的一种经济学理论解释。  
第一,信息生成与传播方式的改变,导致了社会分工方式的变化,也使原有金融组织的职能发生了改变。
在金融行业内部,由于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的普及,信息处理和传递能力大大提高,导致了不同金融组织原有的成本优势界限不再明显,机构内部原分工格局发生了变化。以业务为主的“块块”式分工,在互联网上很自然地被以客户为主的“条条”式业务综合所取代。原先,客户的不同金融需求,由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券商、经纪人)和保险公司分别满足,构成了原有金融业务分工的平行阵列。现在,无论是银行、券商,或是保险公司,都在按照新的线型的业务开展方式,为其客户提供“一站到底”的全面服务。 
  在金融行业外部,非金融性的电子科技公司,也已从为银行提供技术服务和信息服务的阶段,演进到了自身开始承担部分银行业务的阶段。一些大的零售商和电子公司,通过对客户采取分期或延期付款,正在逐步吞噬银行的短期放贷市场。同时,他们利用其技术优势所发行的信用卡、电子货币等支付手段,也使金融组织苦心经营起来的票据清算所和支付网络不再具有明显优势。 分工方式的变化和资源配置整合程度的提高,促使了网络银行这一新型金融组织的出现。 
  第二,经济形态的变化导致的金融组织经营对象的变化,相应地需要新的组织形式相配合。 
  在网络经济下,信息传播方式的网络化和市场与贸易自由化的结合,构成了所谓的“非摩擦经济”。“非摩擦经济”既不同于古典经济学,又非凯恩斯主义。它假定无生产和销售成本、无竞争对手和可以获得无限资源,推翻了长期以来占主流地位的边际收益递减理论、成本效率理论。在新经济中,信息既是一种重要的消费品,又是重要的生产要素。 
对于金融业而言,传统的以“资金”作为主要经营对象的模式,在新经济中受到了来自各经济主体的挑战。在网络经济中,金融组织已经很难维持资金经营的特权。“非摩擦经济”使银行业的“本质”第一次发生了变化,信息成为了银行业的新生血液,而不再是资金。银行只有通过收集客户金融需求的准确和直接的信息——他们的金融目标和观念、对风险的承受度、偏好与兴趣,才有可能获得客户和为他们提供服务。网络银行正是银行业在“非摩擦经济”中,组织制度演进的结果。 
三、网络银行的运行特点 
(一)业务智能化、虚拟化 
传统“砖瓦型”银行,其分行是物理网络,主要借助于物质资本,通过众多银行员工辛劳劳动为客户提供服务。而网络银行没有建筑物、没有地址,只有网址,其分行是终端机和因特网带来的虚拟化的电子空间,主要借助智能资本,客户无须银行工作人员的帮助,可以自己在短时间内完成账户查询、资金转账、现金存取等银行业务,即可自助式地获得网络银行高质、快速、准确、方便的服务。 
(二)服务个性化 
传统银行一般是单方面开发业务品种,向客户推销产品和服务,客户只能在规定的业务范围内选择自己需要的银行服务,而因特网向银行服务提供了交互式的沟通渠道,客户可以在访问网络银行站点时提出具体的服务要求,网络银行与客户之间采用一对一金融解决方案,使金融机构在于客户的互动中,实行有特色、有针对性的服务,通过主动服务赢得客户。 
(三)金融业务创新的平台 
传统银行的业务创新主要围绕资产业务,针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进行资产证券化,对金融产品进行改造与组合,满足客户和银行新的需求,而网络银行侧重于利用其成本低廉的优势和因特网丰富的信息资源,对金融信息提供企业资信评估,公司个人理财顾问、专家投资分析等业务进行创新和完善,提高信息的附加价值,强化银行信息中介职能。 
四、网络银行发展的前景 
随着网络整体水平的提高和综合实力的增强,它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会不断提高,它将成为一个行业,成为金融业发展的一种趋势,今后网络银行发展的潜力很大,市场前景广阔。 
(一)产融网络结合的趋势将会加强。 
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传统工作方式的更替,资本市场的发展,直接融资比例的提高,一大批企业将会设立自己的网站网页,居民也会积极投身于网络银行之中,网络企业的扩展,网络消费者的增加,使众多的网络企业从开展电子商务转而向网络银行结合,相互持股和参股,大企业集团将与传统银行合作共同建立网络银行,提高网络金融服务业务,产融网络化结合将使众多企业和居民对网络平分的可信度提高,对网络平台的依靠性增强,网络客户群将稳定发展,网络银行的经济效益会显著提高。 
(二)网络银行业务将向多样化、创新化发展。 
网络银行的出现,使传统银行经受了一场技术革命,传统银行业务将受到挑战,网络银行具有灵活强大的业务创新能力,不仅可延伸改造传统的业务,而且会不断设计业务新品种,创新业务方式,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网络银行利用现代金融技术,大力开展网上交易,网上支付和清单业务,拓宽业务范围、增加业务收入,利用网上银行为企业和居民进行资金余额查询、账户转移、第三方支持,银行业务通知等基本业务服务,还利用互联网作为营销渠道,交叉出售产品和服务,如存款产品、消费信贷、保险、股票交易、资金托管等高级业务,并且不断进行升级换代,拓宽技术创新空间和领域。 
(三)网络银行业务的创新将会推动金融市场网络化发展,并可能再现综合性市场。 
随着网络银行业务的深入开展,迫切需求外汇市场、黄金市场、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保险市场及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网络化长足发展;反过来,这些市场网络化的发展也能提升和促进网络银行的进一步发展。网络金融市场的地区整合和行业互动将会带动金融市场结构的优化和银行合业经营的出现,带动整个金融金融市场深化网络金融市场和非金融市场之间界限模糊,距离缩短,各类市场将混为一体,并且可能出现综合性市场。 
(四)网络银行全球化、国际化发展趋势明显。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发展步子的加快,世界各国银行业运用并购重组方式积极向海外扩张,采取“打出去,请进来”等多种途径、多种方式扩展业务,占领世界市场。目前,我国海外银行的分支机构多达600多家,引进外资金融机构200多家,估计今后我国海外机构数量扩张的步子要放慢,而主要靠网络银行的发展来增加客户,扩展业务范围。因为网络银行的发展使整个金融市场融为一体,它缩短了国与国之间遥远的距离,模糊了国与国、洲与洲之间的地域界限和文化传统,业务的竞争将变为信誉的主角和技术装备水平及服务质量的竞争,在传统银行基础上的网络银行模式近几年可能有大的发展。但纯网络银行经过结构调整和休养生息后天,将会有一个大的发展。 
五、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所面临的难题 
(一) 如何对我国的网络银行实施有效监管 
如果大家都可以在因特网上设立网页,而注册地又缺乏足够的监管制度,一旦该金融机构缺乏足够的资金实力或业务实力,便会引起保障存款人利益以及保密措施等各种监管问题,扩大金融风险。由于网络的普遍性与连动性,金融风险一旦现实地发生,还将波及到世界其他角落,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因此传统的监管方式必须改革。 
(二)如何规范我国网络银行的业务运作程序 
传统金融业务通常只有银行和客户的参与,而网络银行则需要计算机、因特网等高科技产品的介入。银行与客户的面对面操作通过计算机演化为不受时空限制的人机无纸化操作,使得调整传统商业银行的规范不再适用,亟需制定新的规范来调整网络银行关系。 
以电子支付为例。金融电子化之后,大量的现金、票据交易被电子资金划拨所取代。有资料表明,美国每天约有2万亿美元通过联储电划系统以及清算所银行间支付系统CHIPs划拨。这种支付方式具有快捷、低价等优点,但由于电子划拨涉及多方当事人,经济责任较难划分确认,若无相应的法律规范作保障,则可能带来某些始料未及的后果。 
(三)如何应对日益猖撅的网络金融犯罪 
据统计,金融领域的电金融论文脑犯罪占电脑犯罪总额的40%以上,在我国,其比例更是高达 60%以上。基于网络金融犯罪的特殊性及其多样性,各国都难以克服其相关立法的滞后性。尤其是我国,现有刑法制度只有四条有关网络电脑犯罪的法律条文,难以适应网络银行日益发展的需要。 
六、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我国金融监管电子化的步伐,采取电子中央银行的监管方式,对网银实施有效监管  
就我国而言,应结合国情,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成立专门机构诸如中央银行一样对网络银行的设立、管理、具体业务功能的实现及硬件和软件系统的应用等进行研究,为网络银行的发展提供技术服务、支持、指导,并利用网络等先进技术进行非现场监管。随着网络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金融监管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也应扩大网络银行的业务范围,适当放松或解除银行兼营证券、保险业务的限制,逐步实现银行的全能化。 
(二)制作我国网络银行业务运作的统一规范  
  各国应当尽快建立或完善各类有关网络银行和在线支付的法律法规。必须根据网络银行的实际情况,建立安全认证机制,统一技术标准,制定或修改适用于网络银行操作运行的法律规范。 
  目前,由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科技司牵头,联合工行、农行、建行、交行、光大银行等11家商业银行共建金融权威认证中心(CA)已进入实施阶段,在线支付的标准性、安全性将更有保障。 
(三)采用新技术,健全法律法规,加强我国的网络安全防范,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网络金融犯罪 
打击网络金融犯罪应当明确,完善技术,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安全防范。对于如何应对电子银行遭受安全攻击,首先,金融机构必须强化自身的安全及跟踪防线,国际上有标准的处理流程,即:准备、检测、抑制、根除、恢复、跟踪。一般情况下,事故一旦发生并被发现,银行会迅速召集相关的软硬件提供商和网络安全警察一起调查发生的原因,如果是系统漏洞,那么就会马上打补丁;如果是客户自身原因造成的损失,银行方会给客户做出解释。在一些复杂程度更高的网络犯罪案例中,网络安全警察常常扮演“福尔摩斯”的角色,在调查犯罪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他们能从一些蛛丝马迹中寻找出事情真相:在线支付的IP、非法转账的银行卡卡号、巨额的刷卡消费行为、ATM取款机上摄像头的监控等。 
我们应当不断采用新的安全技术来确保网络银行的信息流通和操作安全,如设立多重防火墙、乱码和加密技术,以及确立身份识别系统,成立CA认证机构,尝试为网上银行设置专用域名等,及时准确地在客户和银行之间传递正确的信息,同时防止非授权用户(如黑客)对网络银行所存储的信息进行非法访问和干扰,营造一个可以信赖的网络金融环境。同时,我们应当制定有关法律,完善相关条文,从而确保网络安全,惩治网络犯罪。目前,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中国金融智能卡规范》,详细规定了国内金融智能卡的基本应用(如电子存折和电子钱包),并保证了对其它应用的开放性和与国际智能卡应用的兼容性。《中国金融智能卡规范》的顺利出台,标志着中国在智能卡金融应用标准化的历程中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电子货币的发展迎来了新高潮。中国科大研究生院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不久前也发布了网络银行安全方案,标志着我国也已经具备了自主建设安全网络银行的能力与实力。
参 考 文 献
[1]蔡岩兵 贾素彤.电子商务—走进数字化商务时代[N].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2] 孙森 《网络银行》[M]. 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2-1 
[3] 张福德.电子商务与网络银行[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5.
[4] 谢兴龙,付玉嘉,廖春良. 中国网络银行的发展策略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1). 
[5] 姚立新.电子商务下的金融创新与运用[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8.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论贷款风险及其管理 下一篇论我国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与壮大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