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论银行经营中的风险

论银行经营中的风险
上传会员: panmeimei
提交日期: 2023-12-18 15:41:49
文档分类: 金融学
浏览次数: 0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论银行经营中的风险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免费文档不需要积分。
文档介绍: 需要原文档可注册成本站会员免费下载。
文档字数: 3319
目 录
一:商业银行经营风险概述
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内涵
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特征
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二: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经营风险及产生的原因
(一)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经营风险
(二)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原因
三:中信银行经营风险管理问题的具体案例分析
中信银行经营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中信银行经营风险管理问题的原因
四: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管理的优化对策
树立稳健经营发展理念
完善风险管理的有效机制
优化银行授信管理体系
建立银行信贷责任制度
提高银行管理人员素质
加强商业银行监管力度
五:结论

内 容 摘 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目前我国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外,有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44家城市商业银行和212家农村商业银行,我国商业银行的总数已经达到了370家,营业网点遍布全国各地。尽管我国商业银行步入了较快的发展轨道,但由于商业银行的特殊性,特别新一轮金融体制改革,市场利率化改变以及存款保险制度加速的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经营风险。自2013年5月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出现同业拆借现象,质押式回购和买断式回购利率都出现了大幅度上升SHIBDR隔夜利率在一段时间内达到了13.44%,盘中甚至升至了30%的历史最高位,导致我国出现了钱荒,不仅给商业银行造成了重要影响,而且也给经济发展造成了重要影响。在我国大力实施新一轮金融体系制度的历史条件下,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经营中风险问题,不仅有利于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经营中的风险管理水平,而且对于推动我国新一轮金融改革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论银行经营中的风险
一:商业银行经营风险概述
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内涵
商业银行风险是指在经营中的过程中,由于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使得银行收益率偏离银行预想收益,从而遭受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的可能性。
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特征
商业银行经营风险主要有四个特征:一是客观性,不以人意志为转移,金融风险始终伴随着商业银行的经营,改革,发展和创新的全过程。二是可控性,尽管风险始终存在,而且具有客观性,但在风险发生之前,商业银行通过预警,测度和控制,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能够更好的控制风险。三是扩散性,因为商业银行属于金融中介,一旦某个商业银行发生经营风险,就会通过各种渠道扩散至整个金融体系。四是具有隐蔽性,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常常因为信用中介特征而被掩盖,特别是商业银行“有供有还,存款此存彼取,贷款此贷彼借”的信用原则,更容易掩盖风险。
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首先对于商业银行加快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具有重要价值,有利于推动我国商业银行在全国乃至国际金融体系中形成一定的地位,对于保障我国金融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以及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十分重要。
二: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经营风险及产生的原因
 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不良贷款的风险,具了解,我国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利息净收高占总营业收入的80%以上,,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主要业务仍然是贷款,因而不良贷款必然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管理造成隐患。其次期限错配的风险,同业拆借,,个人存款,单位存款是我国商业银行主要资源来源,而资金业务主要是贷款和有价证券,而传统的业务主要是负债业务,其资产业务也主要是贷款业务,而贷款长期化,存款期限款短期化,现象普遍,短期贷款不断下降,长期贷款不断上升,这使得商业银行期限配错,而使其陷入流动性紧张的现状,导致商业银行资金周转失灵,从而带来经营风险管理隐患。三是资产结构的风险,由于我国商业银行资金运作方面,仍以贷款为重点,占资产比重的大部分,由于贷款比例如此之高,从而导致商业银行经营中的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原因,一是银行内部管理动力不足,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更多的是接受外部监管,而银监会通常采取易于操作的单一指标约束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而内部监管不够完善,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普遍认为国家会提供持续的信用担保,而商业银行的存款相对稳定,而对于经营管理风险相对于比较被动。
二是指标体系存在一定局限性,我国国有,股份制,城市,农村等几类商业银行经营环境,,资产规模,企业制度,管理水平不尽相同,而监管当局采取统一的监管制度,和指标体系,因而无法全面反映出每家商业银行的经营性风险。
三是对现金流缺乏关注,目前资产结构相对单一,具有创新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相对不足,衍生品交易规模有限,经营风险与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都有关联性,如果商业银行现金流枯竭,那么商业银行必定爆发风险。
三:中信银行经营风险管理问题的具体案例分析
中信银行原名中信实业银行,1987年成立,是我国最早的新型商业银行之一,于2007年香港联合交易和上海交易所同步上市。
(一), 其中存在的问题:信贷投放空间过于集中,2013年,制造业,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长地产业仍然是中信银行信贷投放量前五大行业,占比77% 。
资产质量存在参差不齐,中信银行将贷款客户分为四级。而国外分为八级,由于风险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个别信贷人员缺乏风险把控意识,在对于企业进行贷款过程中,对企业调查不够详细数据不够真实,很多时候流于形式,造成了巨大的风险隐患。
再次风险控制缺乏重视,通常情况下银行对于信贷抵押物质量评估具有较强时间性,经济处于上升阶段的质押评估值一般评估较高,在经济处于下行预期时一般会大幅缩水,因而地质押物具有重要的前置作用,而在中信银行信贷业务中,高达68% 处于地质押贷款,但中信银行对违约风险估值过于简单,而且没有完善的信贷数据库,没有准确的去度量信贷风险模型进行测评,这使得中信银行不能有效的评估违约风险。
(二):中信银行经营风险管理问题的原因
 风险管理理念比较落后,上海中信银行在经营管理风险方面有单一部门设置的问题,而不是对整个流程进行风险控制,这就导致上海中信银行无法获得更加有效而系统的经营风险要素,风险管理人员不可能对经营风险做出正确的判断,没有建立明确的岗位目标责任制,相关部门之间缺乏制约,同时也缺少配合,无法星辰个内部控制的协调体系。
四: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管理的优化对策
 (一),树立稳健经营发展理念,首先必须牢固树立稳健经营的指导思想,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盲目扩张,不搞不计质量的追求规模和速度,遵循审慎的办事原则,在经营每项业务中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保持对经营风险的清醒认识和敏感性,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业务特点,明确政策指导意见。
(二),完善风险管理制度有效机制,制度具有根本性,长期性,稳定性的重要作用,必须在健全和完善经营风险管理机制上狠下功夫,。
(三),优化银行授信管理体系,建立前置防范观念,明白“磨刀不误砍柴工”道理。将信贷风险扼杀在摇篮中。
(四),建立银行信贷责任制,将信贷风险管理落实到每一位员工,,形成信贷风险管理的强大合力,由此更好控制风险。
(五),提高银行管理人员素质,我国各大商业银行想更好的抓好经营风险管理工作,必须依靠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
五:总结
综上所述,尽管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改革不断深化,我国商业银行在经营风险管理方面已经比较成熟,但目前仍然存在较多制约因素,特别是我国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不良贷款,期限错配,资产结构方面的隐患,以及商业银行管理动力不足,指标体系存在一定极限,对现金流缺乏重视的问题,经营风险管理方面的问题已经开始显现,存在过于集中,风险参数不齐,风险控制缺乏足够重视的问题,经营管理理念落后,外部经营风险增多,风险管理人员素质差,从而导致根本性的商业银行经营风险。
参 考 文 献
1,杨有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
2,刘招军,《商业银行经营风险控制与管理研究》,武汉大学,2013
3,李开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量化分析》浙江大学,2011
4,唐双宁,《商业银行风险监管问题研究》,《中国金融》,2014年
5,汪伟建,《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的对策研究》,《海南金融》2013
6,曹伟,《商业银行小草风险对策分析》,《金融理念与实践》2014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试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下一篇论银行组织存款策略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