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内容摘要3
一、绪论4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4
(二)研究内容4
(三)研究方法4
二、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面临的风险4
(一)来自个人消费信贷主体的风险4
(二)来自商业银行本身的风险5
(三)来自其他方面的风险5
三、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6
(一)来自个人消费信贷主体的原因6
(二)来自商业银行自身的因素7
(三)其他方面的原因7
四、商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的防范对策8
(一)建立健全个人信用征信体系8
(二)加强银行内部管理9
(三)完善个人消费信贷相关的法律体系9
(四)建立科学的信息管理体系9
(五)利用贷款利率的杠杆工作来规避风险10
结论10
参考文献11
内 容 摘 要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行业的发展也迎来了一个新的高峰期,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要经营业务之一,其不仅对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我国商业银行及其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随着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其伴随的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因此,分析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面临的风险和制定相关的防范对策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和金融环境,结合理论数据与实际情况,首先根据主体的不同,分析我国个人消费信贷面临的风险;再次,在找出面临的风险的基础上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最后,根据对以上内容的研究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策略。这对维护我国金融安全,促进我商业银行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商业银行;风险;防范对策
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和控制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个人消费贷款发展势头良好,资产质量也很好,不良资产率远低于企业授信业务。相较传统企业贷款业务而言,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一种新的利润来源,它所潜在的收益增长空间十分巨大。因此,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将会是我国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伴随着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快速发展,其面临的风险变得也越来越大。在这种高风险的情况下,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到商业银行的发展,而且还会影响到正常有序的金融秩序的建立。因此,必须加强对个人消费信贷的管理,将其风险降至最低,才能真正发挥其促进消费、保障经济发展的作用。这就需要我们充分结合我国实际,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科学严密的防范策略。
研究内容
本文通过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和金融环境,结合理论数据与实际情况,首先根据主体的不同,分析我国个人消费信贷面临的风险;再次,在找出面临的风险的基础上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最后,根据对以上内容的研究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策略。
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根据“个人消费信贷”“风险”这些关键词,在知网等中文文献网站上以及EBSC0等外文文献网站上搜索查询并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从而客观全面地获取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的准确的参考资料,同时为得出相关结论做准备。
2.文本细读法:通过所查阅的具体的文献资料,对文本整体进行细致的阅读,研究文本的内容要点,吸收其中可以借鉴的内容与思想,同时分析文本中存在的问题,取长补短,有针对性地运用到自己的论文写作中。
二、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面临的风险
(一)来自个人消费信贷主体的风险
1、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个人消费信贷中最主要的风险之一,它是指在以信用关系维持的交易过程中,借款人到期未偿还债务而致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它又被称为违约风险。借款人无法到期偿还贷款的原因主要是由自身因素造成的,其主要分为两方面:第一,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了问题,由于借款人的收入不够稳定或者支出消费较大,没有合理的消费计划,而导致借款人无法按时履行还款责任。第二,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发生了改变,这是由借款人自身的品行和道德等因素造成的。借款人的个人品行不仅决定了借款人的主动还款意愿,同时还决定了款人是否能按时履行还款责任。而目前在个人信用消费贷款市场上,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和监督的不完全性,使银行无法准确判断借款人的信用程度、还款能力和借款用途等等。这就导致在个人信用贷款的逐渐发展过程中,其潜在的信用风险慢慢暴露出来。
2、抵押物风险
通常,我国商业银行为保证自身资金的安全,在发放消费贷款时要求借款人提供有一定价值的抵押物或者第三方担保人。当借款人出现无力偿还贷款的情况时,银行就会取得对借款人抵押物的处置权,并通过在二级市场合理的变现获得一定的资金。但是由于抵押物本身会因为自然、人为破坏性因素等变化而造成价格或者价值的损失,且我国消费信贷法制体系不健全,对抵押物及其处置权的保障还不够,这些就导致了信贷风险的增加。
(二)来自商业银行本身的风险
1、管理风险
管理风险是指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由于管理体制不健全, 管理信息系统比较滞后, 对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管理水平不够高,管理经验不足,且缺乏相应的风险防范意识,银行管理人员违规操作, 盲目发放贷款, 导致不良贷款增加的风险。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是贷前调查查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对借款人、保证人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核对不足,对其还款能力的分析判断液不到位;第二是银行在授权管理中存在漏洞,对贷款审批程序和控制不当。第三是银行的风险管理政策和制度的贯彻执行不到位,信贷业务流程中实际用途风险控制措施还存在着缺陷。第四是银行贷后管理存在着严重的重贷轻管现象。
2、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发放的个人消费信贷债权的流动性较差而产生的风险。随着个人消费信贷的迅速发展,其在银行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资金“长进短出”的矛盾逐渐加剧。而目前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对资金的需求极其旺盛,在配套的市场条件不健全的情况下,尚缺乏对消费信贷资产盘活这一措施,这就商业导致银行很有可能出现流动性风险,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来自其他方面的风险
1、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是指商业银行的日常经营活动或各类交易中违反了相关的商业准则和法律原则或者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做依托和保障所引发的风险。目前我国在个人消费信贷领域,还未有统一的法律规范,对待失信违约这一情况还未有明确的惩处办法。这就导致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在银行办理时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对于其中出现的问题往往会无法解决。特别是在个人贷款的担保和抵押物等方面缺乏法律保护,或者政策相互冲突,如人民银行在《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中有规定借款人要对抵押房屋办理保险,借款人认为这一规定违反了《保险法》中“保险自愿”的原则,导致商业银行对其风险难以控制。由于政府对个人消费信贷方面的保障制度还没有真正的建立起来,在司法操作的实际过程中,时常发生为了保护借款人或保证人的正常生活而忽视银行债权法律保护的现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银行风险转移问题。
2、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在贷款期间,存贷款利率发生变动而可能给银行造成的损失或收益。在银行发放个人消费信贷过程中,由于借款人人数较多,存在不同类型的风险,我国利率尚处于管制阶段,无法在面对不同的客户时实行不同的定价来实现收益的最大化。且我国目前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期限存在着严重失调的现象,"短存长贷”这一问题十分突出,存款期限一般较短,但是个人消费信贷尤其是个人住房贷款或个人汽车消费贷款期限很长,从3年、5年到10年甚至是30年,使得这一期间的利率很难把控。当利率发生变动时,商业银行就会承受净利息收入下降的利率风险。
三、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来自个人消费信贷主体的原因
1.、个人消费信贷主体的自身道德因素
个人消费信贷主体的自身道德因素是指个人消费信贷主体故意骗取银行贷款、故意拖欠拒绝还款,或其它不正常的经济目的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因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向商业银行提供虚假的信息资料,骗取获得贷款的机会;二是存有不想还款的心态,想骗取贷款金额;三是即使有能力偿还贷款,也拒绝还款;四是取得银行贷款后,违约利用贷款金额,对银行资产安全构成威胁。
2.、个人消费信贷主体偿还能力出现问题
借款人还款能力是个人年贷款资金安全的根本保证。借款人是否能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其主要依靠的是借款人及其家庭的收入,或者其他融资渠道获得的资金。但借款人有时会因健康、收入、家庭等其他原因,又或者因遇到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不能按时足额偿还商业银行贷款本息的风险。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经营状况也不会是一成不变的中,劳动用工制度也在不断改革中,又因现在职工工作具有很大的流动性,这些都容易导致借款人难以履约。目前商业银行无法对这些影响借款人收入稳定、财务状况变化的因素进行持续有效的监督,且国家对个人的资信状况也未进行动态式的评估和记录,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商业银行获得借款人真实情况的难度。
(二)来自商业银行自身的因素
1、商业银行自身管理出现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管理控制水平还处在较低的水平,没有完善系统的的整体的个人消费信贷技术管理系统,操作手段较为落后,在管理个人消费信贷方面的经验是处于空白状态。商业银行将资金运营的效益性作为其主要目标,对经营的安全性与风险防范控制缺乏科学系统的认识。很多商业银行为了追求贷款数量和利润,只顾眼前利益,对个人消费信贷面临风险没有做出相应的监管,肆意对借款人发放贷款,信贷人员责任心缺失,这就很容易导致呆账和死帐的出现。还有商业银行在贷前、贷中、贷后的措施不到位,“三关失守”,贷前调查不到位,贷中审查不严格,贷后监督管理力度不够。这些等等内部原因就导致了商业银行信贷监管松散,信贷风险增加。
2、缺乏有力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机制
最近几年来,我国国家政策是鼓励商业银行发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商业银行大量贷款难以收回,经营效益状况和资产质量状况逐渐恶化。有的信贷业务人员为了完成自己的业务,开始擅自降低贷款标准和条件,向没有借款资格的借款人发放贷款,这是由于商业银行缺乏有力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机制导致的。
(三)其他方面的原因
1、个人信用体系不健全
我国现行的个人信用体系并不建全,发育程度还比较低,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信用体系不健全也会给个人信贷业务带来潜在风险,我国个人征信系统启用较晚,更新较慢,正常周期为45d,且客户信息还不够完善。有些客户在个人征信系统中更是缺乏最基本的个人信息,如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等,个人信用信息不完善,信用逾期记录显示不及时,以至于商业银行个人信贷工作者无法全面掌握客户的信用情况,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给银行造成损失,我国的个人征信系统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这严重制约了个贷业务的发展与壮大,增加了商业银行开展个贷业务的风险,也导致商业银行不能对资金的使用进行有效的监管,也无法对借款人的个人信用变更进行有效的监督。
2、抵押物难以变现和利率市场化
虽然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较快,但消费品二、三级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交易秩序不够规范,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流程手续比较繁琐,交易收取的费用也比较高,这就造成了抵押物难以变现或者变现获得的价值较低,低于其本身所具有的价值。但是商业银行会在消费贷款发生风险时,将贷款的抵押物作为第二个还款来源,以获得一定的资金安全。所以抵押物是否能够合理合法足额地变现成为银行商业防范资产风险的一个关键问题。而利率市场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利率的变动是我们难以预料的,若商业银行无法根据利率未来的变动来调整自己的经营手段,就会导致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和资金风险变大。
3、个人消费信贷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虽然我国也出台了一些经济法律法规,但大部分都是针对企业的经济行为,关于个人消费信贷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建立,不健全的法律体系,无法给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提供一定的保障,这是商业银行法制制度的一大缺失。目前,我国没有设立独立的法律部门,专门从事对个人消费信款业务的监督与管理,也没有颁布一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的法律法规来约束个人消费信贷行为,对个人消费信贷失信的惩罚手段和力度也未有具体的规定。由于现有的法律体系不够健全,使得个人消费信贷行为监督管理不到位,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发展得不到安全保障。在相关制度政策方面,我国个人破产制度、个人财产申报制度、个人账户制度等也一直未出台,使得个人经济状况无法透明化,个人信用评价不够全面,信用风险一直存在。所以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加强立法工作,完善个人消费信贷法律体系是我国政府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
四、商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的防范对策
(一)建立健全个人信用征信体系
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个人信用征信体系是商业银行防范信贷风险的有效措施,是基础性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信贷业务的成本。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可以将这一措施分成两部分。首先由于个人信用信息不集中,分散在银行、保险和公安等各个部门,所以我们应以银行内部个人信息为基础,将其他部门所具有的个人信息资料集中起来,在银行内建立一个专门的机构,对个人信用信息进行统一的管理,使每个借款人的信息都比较完整,并且这些信息可以在各个部门之间进行交换。在这基础上还应建立信息交换制度、个人信用管理制度等等,允许借款人查看自己的资料,如果发现错误,应及时进行调查核对并对其进行修改,对个人信用信息管理机构的程序进行规范。其次,央行银行应该尽快建立一个完善的个人信用征信系统,联合法律部门、保险部门或其他金融部门,对借款人的收入信息、财产信息、信用信息和犯罪信息等进行全面的收集,在此基础上评估个人信用等级,为商业银行提供借款人的信用等级情况。且对收集的个人信用信息央行应及时更新管理,确保其发布的信息和评估的信用等级是最新的,提高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质量,降低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面临的风险。
(二)加强银行内部管理
1、健全银行内部个人信贷的风险管理体系
商业银行应从贷款的发放、跟踪、监控入手,建立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的预警机制,从根本上严控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流程。商业银行还应在内部建立一个严格高效、信用等级较高的个人信贷风险管理团队,时刻对商业银行面临的信贷风险进行监测与监督,并建立一定的失信惩处机制。
2、建立科学的激励制度
商业银行可以在内部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制度或者考核机制,实行竞争上岗,使银行职员不断强化自身的职业危机感和责任感。 激励他们努力学习银行业务,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强化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及时掌握各种信息和因素的变化, 做到严于律己, 认真负责的处理业务, 做好对个人消费信贷风险预防和管理工作。
(三)完善个人消费信贷相关的法律体系
1、关于抵押风险的法律法规
针对个人消费信贷抵押物变现存在的问题,我国应尽快出台相关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规范处置抵押物的法律操作程序,以保护贷款人的合法权益。还应制定有关消费品担保贷款的法律法规,促进消费品担保贷款的稳健发展。
2、加紧研究个人破产法
虽然目前个人消费信贷的对象都集中在收入较高和信誉较高的人群中,好像很难出现借款人破产、无法偿还贷款的现象。但随着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借款对象不断扩大,可能发展到中、低收入的人群中,又或者因一些不可避免的外界因素而导致借款人破产、无法偿还贷款,这些问题都是极有可能出现的。所以结合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研究健全个人破产法是十分必要的。
(四)建立科学的信息管理体系
国家在推进商业银行发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同时,应建立科学的信息管理体系。首先应建立环境监测信息系统,其应包括宏观经济环境信息,区域经济信息以及对未来经济预测的信息等。其次,应为客户建立一个信息系统,包括客户的财务信息、信用信息等。业务人员还应与个人消费信款的借款人保持联系与沟通,及时了解客户信息的变化,确实收集的信息是最新最准确的。然后还需建立信贷风险监控信息系统,包括信贷违规性信息、不良贷款信息、财务指标异常化信息等。最后,应对信息管理系统的硬件设施进行完善,实现全社会信息数据共享,以此来强化借款人的责任意识,保证商业银行资金的安全性。
(五)利用贷款利率的杠杆工作来规避风险
对个人住房贷款这样时间较长的贷款尽快实行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的利率制度。固定利率是按事先约定好的利率来计算所有贷款期内的全部利息,这种利率是固定不变的,不会有任何调整。浮动利率是指在贷款的有效期内,只约定某一时间段内的利率,在合同到期后,再根据事先约定好的新利率的计算方法重新确定下一时间段的利率。这样在利率发生变动时,银行面临的风险将相对减少。
可以尝试实行还贷奖惩机制。贷款周期长是个人消费信贷的一大特征,利率的调整是导致银行受损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利率下调时,借款人可以提前偿还固定利率的贷款,然后以较低利率来进行新的贷款,借新债还就债,导致商业银行收益下降,造成资金困难。为了避避这样的情况,商业银行可以收取高于预定利率的罚息,以此来弥补信贷资产的损失。
结论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对个人消费信贷的需求逐渐增加,推动了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因此,结合目前的经济状况和经济环境,研究分析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面临的风险及防范对策是一个具有较强意义的研究课题。根据本文研究的内容,我们可以发现促进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需要内部手段与外部措施相结合,不仅国家要为商业银行和个人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商业银行也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策略。只有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完善风险管理系统,提高个人信用意识,才能将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逐一解决。
总而言之,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如何防范个人消费信贷面临的风险是商业银行急需研究解决的一大问题,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商业银行解决个人消费信贷风险有一定的帮助,也希望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能以成熟的状态促进我国未来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程明娟. 交通银行河南省分行消费信贷风险防控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8.
[2]田林鹤,马逸.有效防范个人消费信贷风险[J].唯实(现代管理),2018(06):31-33+64.
[3]李霁媛.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创新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8.
[4]马文意. 潍坊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8.
[5]李姗姗. 电子商务消费信贷信用风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8.
[6]郑洋.消费信贷中的风险及其控制[J].现代国企研究,2018(08):152.
[7]王栋. 互联网消费信贷风险的法律监管[D].兰州大学,2018.
[8]包小渊. A银行郑州分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8.
[9]孙晓庆.唯品会公司小额消费信贷风险控制分析[J].市场研究,2018(03):36-37.
[10]王骁驰. 浙江泰隆商业银行X分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8.
[11]陈浩. A银行Z分行个人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研究[D].郑州大学,2017.
[12]周娟.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网络消费贷业务风险控制研究[D].广西大学,2017.
[13]王信. YC银行S分行个人汽车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东华大学,2017.
[14]陈清苗.农信社开展个人消费信贷及思考[J].金融经济,2017(20):142-143.
[15]商延泽. 广发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研究[D].深圳大学,2017.
[16]钱智通.银行信贷互联网化的博弈行为研究——以线上个人消费信贷为例[J].金融监管研究,2017(06):95-109.
[17]唐波,李佐军.个人消费贷款敏感性系数研究[J].征信,2015,33(12):10-14.
[18]段文辉.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信用风险控制策略分析[J].吕梁学院学报,2015,5(06):91-93.
[19]孙航,冯黎.大学生网络信贷消费市场现状及应对措施探究[J].商业故事,2015(34):45.
[20]汪汐. 中国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