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
产品种类单一,灵活度差
政府过度干预,小额信贷风险增加并呈多元化
法制监管不到位
融资渠道无力支撑可持续经营
优化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的措施:
2.1、 根据实际拓展业务范围,强化小额信贷产品的研发
2.2、 建立和完善利率管理体系
2.3、 强化监督管理,防控金融风险
2.4、 扩大小额信贷的资金来源
2.5、 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促进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
三、 结束语
内 容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金融行业也迅猛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金融借贷产业不断创新变革,各种各样的小额信贷公司,P2P平台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并且已经逐渐从城市渗入到农村领域。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国家政策大力扶持农村经济,同时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针,各种类型、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和地方性小额贷款公司都已开展并逐步扩大了农村小额信贷业务,但是现阶段我国农村小额信贷业务仍存在诸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小额信贷业务市场的规范性和安全性,进而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有效解决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农户小额贷款存在问题及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金融行业也迅猛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金融借贷产业不断创新变革,各种各样的小额信贷公司,P2P平台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并且已经逐渐从城市渗入到农村领域。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国家政策大力扶持农村经济,同时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针,各种类型、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和地方性小额贷款公司都已开展并逐步扩大了农村小额信贷业务,但是现阶段我国农村小额信贷业务仍存在诸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小额信贷业务市场的规范性和安全性,进而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有效解决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经研究分析,现阶段我国农村小额信贷业务还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
1.1产品种类单一,灵活度差
农村的农业产业份额较大,农民大多依靠作物种植或者畜牧养殖获取资金来源,但是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和畜牧养殖周期都比较长,农民资金回笼周期也很长,农民想要获取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养殖或者种植业中,就需要符合需求的信贷产品。另一方面,农村人口众多,农民朋友的家庭实际情况错综复杂,就需要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制定实际需求的金融产品。产品单一,难免照顾不周,导致很多农民朋友不能享受到国家的惠民政策,感觉贷款难。从当前情况来看,农村小额信贷业务范围还很窄,放款额度不高,产品种类过于单一,而且贷款期限比较短,这些都难以满足农民的资金需求,没有合适的贷款品种匹配不同情况的农民朋友的实际资金需要,导致农民朋友急需资金发展农业生产的问题得不到切实的解决,严重影响了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在农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打击了农民朋友的积极性。
1.2政府过度干预,小额信贷风险增加并呈多元化
近几年的金融危机让大家对于资金安全更加重视,很多行业都建立了企业资金风险预防机制。小额信贷机构虽然也有自己的资金风险预防机制,但是风险依然很高,除自身原因外,由于政府政策上的过多干预,也导致小额信贷机构经营风险增加,并且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对小额信贷机构正常运营产生较大影响。
我国小额信贷的发展中行政干预依然过多,许多从事小额信贷的机构并不是独立完善的市场主体,由农行和扶贫社操作的政府主导型信贷项目,其资金、人力等都来源于政府,行政性在所难免。农村信用社作为提供小额信贷的主力军,除开展正常的信贷业务外,还要承担相当一部分的社会保障任务。政府对于减缓贫困的政治承诺以及各种缓解贫困计划的干预和介入,都会不同程度地增强或弱化小额信贷的扶贫效果。有些地方政府通过下文件、发命令等形式对金融机构下达贷款发放任务,影响信贷机构的独立性。而非政府小额信贷组织没有合法的金融地位,大部分仍然是以项目办公室的形式,挂靠于当地政府机构。当地政府可以通过控制捐赠资金所有权、信贷机构的管理人员和理事会来控制非政府小额信贷机构。这种模式很容易产生官员腐败、目标偏离还贷率低等问题,对我国小额信贷的良性发展将是一个极大威胁。
1.3法制监管不到位
我国相关法律还没有明确规定农村小额贷款的主体是谁,所以农村小额贷款的权利和责任并不明确,导致他们普遍对风险管理不重视,也由于缺乏完善的内控机制,没有足够的能力去预防可能出现的风险。与此同时,由于很多农民素质较低,信贷偿还的意识不强烈,拖欠贷款的现象时有发生,加之政府干预,很多贷款都是低息或者无息贷款,用于扶贫脱贫,带有强烈的政治干预手段,导致个别农民朋友恶意套取资金,同时对那些小额贷款不守信用的人也没有追究相关的刑事责任,增加了小额贷款公司经营风险,严重阻碍了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1.4融资渠道无力支撑可持续经营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小额信贷业务不仅风险多元,而且效益差,资金供给严重不足,并且渠道单一化,成本高,因此,很多农村商业银行小额信贷业务举步维艰,可持续性不强,久而久之就缺乏持续开展小额信贷业务的动力。首先,农村商业银行小额贷款没有统一的利率标准,特别是很多贷款都是针对贫困农户开展的,贷款率一般不高,因此银行收益不高,甚至出现负增长,尤其是对于贫困地区来说,业务量都达不到盈亏平衡点,很多业务都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农村居民往往一次性存款较多,资金流动性较差,资金来源十分受限,由于农民的生活水平比较差,自身没有充足的资金,提供小额信贷产品的机构资金供给明显不足,小额信贷难以持续发展。
优化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的措施
针对农村小额信贷所出现的问题,探索相应的解决策略应当成为国家和金融行业所关注的重点内容,更加应当得到重视。以下就优化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的措施列举一二:
2.1根据实际拓展业务范围,强化小额信贷产品的研发
针对小额贷款业务品种单一的问题,首先应当积极分析并研究农村、农业、农民的特点,并有针对性的创新符合农业发展及农民种植养殖需求的信贷产品。而且随着城镇化进程发展,农村小额信贷机构也应当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发展,适度扩大信贷范围及业务种类。应当适当借鉴国家商业贷款业务种类及形式,并根据农村实际情况进行创新融合,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多元化发展的小额信贷业务,此外,还应当打破信贷只针对于扶贫的局限,增加农民受众群体,让更多的农户或者是本土企业受益。其次,应当对贷款的期限进行灵活的调整。一般来讲,农村种植周期往往都需要半年或者一年,而养殖的周期可能更长,因此,应当根据不同产业的特点,丰富贷款期限,推出为期一年、18个月、2年的小额贷款,这样确保农民资金的有效回收,促进农户还款良性循环,提高贷款的流动性。再次,适当提高贷款额度。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市场经济也不断繁荣,很多农户不单单依靠传统的种植和养殖来增加收入,还通过开展个体经营来获取收益,比如开展农作物加工或者是一些农产品货运业务,此时小额贷款过低的额度就不能满足这类农民的诉求。因此,应当根据农村发展及金融机构自身的实际情况,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提高信用贷款的额度,增加贷款对象,拓宽贷款业务范围。
2.2 建立和完善利率管理体系
在农村小额信贷中,利率是影响其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保证了利率的合理性,才能有效补偿资金成本、管理费用等的贷款损失。与一般的商业银行贷款相比,小额信贷有很多缺点,包括成本高、额度小。通常情况下,商贷都是需要抵押物的,但是,小额信贷就不需要有抵押物,纯粹是信用贷款,这样的贷款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贷款的风险性。目前,从我国农村信贷的现状来看,一般都是在五万元范围内,所以不能用一般银行对较大的农业项目的利率水平来套小额信贷的利率。因此,我国相关政府就应该根据农村当地的实际情况来提高小额贷款利率,不断放宽利率浮动的范围。另外,我国相关政府还应该建立完善的小额贷款利率自主浮动机制,对客户经理的贷款权进行明确,从而不断提高利率管理水平。最后,对那些与农民有关的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等项目适当的延长还款期限,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3 强化监督管理,防控金融风险
我国相关部门要想不断强化监督管理,防控金融风险,就需要从以下两点着手做起。
第一,要建立完善的农村小额信贷风险预警机制。农村小额信贷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风险,只有建立了完善的农村小额信贷风险预警机制,才能从源头上减少农村小额信贷风险。对于农村小额信贷来说,经济档案显得也很重要,经济档案包含的内容比较多,比如:家庭情况、个人状况等。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信贷还款记录的跟进,针对不同的目标群体采用不同的贷款限定总额。同时,还应该建立特殊的风险防控备用金,以备不时之需,比如特大自然灾害等,从而减少经济损失。另外,农民要想减少风险,还可以与一些比较大的保险公司合作,例如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
第二,不断优化监管的方式方法。要想从根本上降低金融风险,我国相关部门就应该不断优化监管的方式方法,强化监督管理,比如财务安全风险评估等,从而减少金融风险。与此同时,还应该不断完善农村小额信贷信息统计系统,降低系统漏洞,实现信息资料的共享性。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还应该不断强化农民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让他们能够充分认识到小额信贷发展的重要性,从而达到降低金融风险的目的。
2.4 扩大小额信贷的资金来源
农村小额信贷金融机构只有在充足的存款资金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开展贷款业务,为了扩大资金来源,拓宽资金渠道,应当从以下几点进行操作:首先,从国家层面来讲,应当放宽对农村小额信贷金融机构贷款业务的相关扶持政策,废除不合理的农村贷款政策,给予农村小额信贷金融机构一些政策倾斜与资金支持,同时成立小额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不断减少投入成本,并且解决风险补偿问题。还应该组建农村政策性保险公司,为农村小额信贷金融机构提供补偿业务。其次,农村小额信贷金融机构要不断引进专业素质强的信贷人才,并对现有员工进行培训,强化其风险意识,提高信贷业务能力。另外,还应当积极采用合理方式,吸引当地的资金,提高资金储蓄量。最后,可以以城市为单位,允许农村小额信贷金融机构适度的资金调剂,有效提高闲置资金的利用率。一直以来,我国相关政府总是过分地强调小额信贷的扶贫性质,没有充分认识到小额信贷商业性的重要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大了农村融资的风险,因此,我国相关政府应该放宽融资手段,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金来源问题。
2.5 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促进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相关部门还应该重视农业产业化建设,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发展,加快基础设施的投入,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鼓励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加大农业种植和养殖相关知识培训,提升农民朋友的农业种植和养殖技能,加大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农业用具、农业用电、农业用地的补贴投入。同时大专院校也要注重农业人才的培养,同时在政策、福利、思想上鼓励和吸引优秀的青年人才积极投身新农村的建设中去,用他们的所学带动当地农业的发展,带领农民创收,真正实现授人以渔,而不是简单的授人以鱼,从而促进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小额信贷也在不断发展,要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就必须重视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在新农村建设、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发挥的巨大作用,但是农村小额信贷在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如何让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扮演更好的角色,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因此,相关部门必须认识到农村小额信贷的重要性,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建立和完善利率管理体系,并不断强化监督管理,防控金融风险,从而促进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调查研究】农商行小额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016-07-27 文野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2016-11-18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年10期
农村小额信贷风险及防范 2016-05-12 农业经济 ◎赵素宁 吕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