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我国股市现状
二、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的问题
三、解决问题和进一步发展我国股票市场的对策意见
内 容 摘 要
我国的股票市场经过20多年发展。股票市场一波三折,牛熊交替,带给股民有喜有忧。股票市场还缺乏经验,股票市场的运作体系,管理体制等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和困扰,阻碍了股票的健康发展。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已与宏观经济活动息息相关,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中国证券市场仍是一个新兴的市场,与其他新兴市场一样,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规范和完善。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的突出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二十多年来,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完善和相关制度的不断健全,我国的股票市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相比较我国股票市场还很不成熟,从企业的上市开始一直到上市公司的退市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很多问题。目前,这些深层次的弊端还没有得到解决,一些新的问题仍在不断涌现。就目前而言,我国股票市场中的问题不仅存在于股票市场本身,而是贯穿于整个市场的始终,不论是股市的相关制度和管理,还是股市类的相关政策,甚至包括股市相关各类人群的行为心理,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科学、不合理的因素。股票市场作为中国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中国股市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同时,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及时解决。股票市场存在内幕交易、退市规则的执行力度不足及“圈钱”行为未得到有效遏制。
一、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的问题。
上市公司选择机制不合理,我国股市现在的上市制度是保荐人制度,上市选择并没有市场化而是由政府和券商掌控,这就使得上市融资成为了一种政府垄断的稀缺资源。这种体制不利于企业自主选择融资规模和融资窗口,还会滋生腐败和寻租现象。上市机会更多的向国有大中型企业倾斜,使得更加需要资金的中小企业无法获得上市机会,加剧了中小企业融资和生存发展的困难。同时政府不愿意放弃行政审批的权利,又不情愿放开对发行节奏的控制,这让原本应该由市场来主导的中国股市沦为了“政策市”。保荐人制度主要还是证监会和发行审计委员会决定上市公司的数量和上市时机。之所以选择这种制度,官方给出的理由是为了保护投资者,由监管机构从待上市的企业中筛选优质企业。但是,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一年好,两年差,三年ST,四年PT”的经营状况,利润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我国的3000金多家上市公司中有400多家发生过丑闻,出事比例高达15%,而同期美国市场的比例是1%。这就是政府所谓的“从待上市的企业中筛选出优质企业,保护投资者”。事实表明审批制度已经不能满足政府的意愿,该选择机制不能从待上市的企业中选出优质企业。首先,由于这种选择机制向国有企业的倾斜,甚至是放纵国有企业,使很多效率低下经营状况不好的国有企业轻轻松松地取得上市资格,然后就把股票市场完全当作“圈钱”“脱困”的场所,筹集资金是他们的最终目的。其次,众多中小企业并没有国企的待遇,同样条件的中小企业要想上市要难的多,再加上这其中没有满足上市条件却因为同样也想在股票市场中赚一把或者其他原因而想要上市的中小企业,就有很多企业进行造假包装和行贿。于是财务造假事件层出不穷,政府审批制度的各个层次的人员、各证券公司投资银行部相关人员腐败严重。用这种方式进入股票市场的公司的经营状况怎么可能不是“一年好,两年差,三年ST,四年PT”,政府把大量的类似企业放入到股票市场,那又何谈保护投资者?
我国股票市场的运行机制问题众多:1.监管机构监管力度不足,我国股市发展历史上的失误在于解散了跨部门、跨利益集团的股市发展政策设计部门,如国务院证券委正是失去了这一战略思维的“心脏”,我国股市出现了“只谈发展”“不谈发展改革”,“只谈监管”不谈“改革发展”。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现状是:由警察部门主导的全面规划发展!如果不能正确处理股市“监管”与“发展”、“改革”的关系,就难以处理“破”与“立”的关系,我们“破”了不规范的市场力量,但没有“立”起相应规范化的市场力量。打击不规范力量给“庄家”、“私募基金”、“跨市场、跨产品套利”等种种交易行为以重创!而这种重创基本瓦解了由他们组成的自下而上的自发形成的我国股市的流动力提高机制。但是,由于我们没有相应的针对“规范化”市场运作机制的主动的战略性的建设方案,在瓦解的同时没有建立流动力提高机制。这样做的严重消极影响就是:随着我国股市流动力提高机制的不断被削弱被瓦解,我国股市的运行安全正受到严重威胁。2.股市投机性强我国股市投机性表现:我国股市波动幅度大;我国股市换手率过高,参与资金多以短炒为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市场基本上以炒作概念为主,绩优股长期受冷落,绩差股鸡犬升天,庄家操纵严重。我国股票市场的投机色彩过浓,甚至有蔓延的迹象,消极功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法投机。我国股票市场上的内幕交易,关联交易等方式牟取暴利的违法违规现象已经存在,这严重伤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和投资热情,违背了“三公”原则。二是过度投机,导致市场震荡,放大了市场风险。股市泡沫严重在我国的股票市场上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的信息都是不充分的。在这种市场环境下,流传的信息可能是投资者自己研究的结果或是通过私下渠道所获得;另一方面,一些股票披露了有关信息,但投资者仍然不能确定这些信息的真实性。这样投资者无法直接获得真实的信息,但是通过观察别人行为来推测市场信息时,就会产生羊群行为。虽然机构投资者相对于个人投资者处于信息强势,但是由于机构投资者具有较高的信息推断能力,他们反而更容易发生羊群行为。在这样一个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股票的涨跌将不再主要由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影响,而是受一些投机因素影响,投资者过渡追逐投机利润,形成了羊群效应,便会引发大量的泡沫。与国外成熟股市相比,我国股市的虚拟度惊人!国外是1.4倍左右,我国是3.42倍,如果坚持同股同权的话,我国沪市指要到600点左右其泡沫程度才和国外成熟股市处于相同水平。我国股市的泡沫主要在一级市场上形成的。
退出机制几乎没有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的基本现状是:A股上市公司淘汰率仅2%。目前,A股主板的退市制度是:上市公司在退市前一般都要经过事先设定的两道“风险警示”,即ST与PT。ST与PT既是对绩差股的黄牌警告,同时它更是提示投资者,这些上市公司有着退市风险,须谨慎投资。但就是这些有着退市风险的ST、PT股,却成了市场炒作的对象。因为在A股市场,公司上市资格或地位是一种稀缺资源,正是由于它的稀缺性,使得绩差公司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方式维持其上市地位,包括各个地方政府也会采取措施避免地方的上市公司退市。同时,由于上市不易,一些在场外排队等待的公司也试图通过并购重组的方式“买壳”入市,使绩差公司得以避免退市的命运。这么多只垃圾股票在市场中流通,监管部门却视而不见。美国同期被退市的上市公司已经超过新上市的公司,可见我们国家的监管部门的监管和打击是多么软弱无力与敷衍。如果不加强监管,建立起严格的退市机制我们的股票市场就不可能健康的发展。享有“中国经济学家的良心”之称的吴敬琏曾毫不留情地发出过“中国股市连一个规范的赌场都不如”这样的论断。他认为,中国股市很像一个赌场,甚至还不如一个赌场,因为赌场里面也有规矩,比如你不能看到别人的牌。而中国股市有些人可以看到别人的牌,可以作弊和操纵。
解决问题和进一步发展我国股票市场的对策意见:
对于上市公司选择机制的对策浅析,对于我国股票市场上市公司的选择机制即股票发行制度的对策选择是很明确的,我国的相关部门应该加快改革的步伐,加快核准制向注册制的转变。我国现行的一系列股票发行制度的不合理,最根本的就是要先改变核准制度。相关部门要简政放权,政府部门只需要制定IPO的条件和需要披露的文件。交易所来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是否达到上市条件进行审核但不对盈利前景、募集资金使用提出实质性意见。当政府完成了改革,使我国的股票市场的股票发行制度走向了注册制,接着再对其他的一系列的辅助发行制度比如操作层面,网下配售比例、新股询价过程、股票回拨机制、及绿鞋等进行一步步的改善。这样保证了股票市场中源头上市公司的质量,才有了我国股票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
对于我国股票市场运行过程的对策浅析。1.确定我国股市长期发展目标的意义我国快速的经济增长可以成为推动我国股市增长的推动力,但是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可能会出现泡沫,而且股市内部结构不合理也会阻碍股市长期健康发展。要想长期保持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就必须保持我国股市的长期健康发展。政府和投资者应该共同努力把我国股市建造成为一个具有长期投资价值、法律监管严格、同股同权、开放式、多层次、以现货交易为主其他交易为辅的国际化一流水平的股票市场。2.制定出合理的股市长期发展规划。首先,应该明确把握股市在经济中地位与作用,使股市具有长期投资价值,股市不能长期过度投机,应该做到长期投资,减少金融风险,维护经济秩序。其次,吸引机构投资者。发展投资基金,对机构投资者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再次,改善和优化交易条件。提高交易速度,使交易变得更灵活,加快股市信息传递速度。最后,加强股市监管,严格按照市场机制运行股市,发挥竞争机制作用,贯彻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3.严格保证上市公司的质量实时监察上市公司的财务情况,严查财务造假的事件。健全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改变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畸形股权结构。在严格控制上市公司的基本质量的同时还要创造一种良好的公司治理文化:树立“股份公司是股东的,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理念;树立“股东公司最高权利机关是股东大会,核心机构是董事会”;树立“人力资本价值”理念。
(三)对于退出机制的对策浅析相关部门建立起严格退市机制的并能保证相关部门严格按照其执行已经是迫在敏捷了。我国虽有现行的退市机制,但退市的上市公司几乎没有。一些严重资不低债、缺乏市场重组潜力和收购价值的劣质公司仍然没有被淘汰,而是在股票市场中被炒作亦或是被当做“壳资源”被收购,其垃圾股票继续流通。这无疑是对投资者权益和我国股票市场健康发展最大的危害。
上市公司的恶意“圈钱”行为只是满足了企业的“融资饥渴症”,却大大降低了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导致再发行后长期业绩的下跌,严重影响了证券市场的正常经营和长久发展。完善中国股票市场的对策建议:(一)明确内幕交易行为的法律责任第一,应该完善证券法的相关条款,使得经济处罚大于内幕交易行为者所获得的利益。第二,清晰界定内幕交易行为的民事责任,明确赔偿标准,增强监控内幕交易行为的主动性。第三,目前,内幕交易行为更加隐蔽,而内幕交易行为相关的法律规定内幕交易行为由控方承担举证责任,使得民事诉讼的难度大为增加。为此,建议应由内幕交易行为的辩方进行举证,以减少监督成本,力争打击更多的内幕交易行为,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二)加大退市制度的执行力度缺乏有效退市制度的股票市场,引起某些垃圾股变成“不死鸟”,使得壳资源往往成为市场追逐的热点,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炒作的不正之风充斥股票市场,使得理性投资难以得到该有的报酬。就目前来看,一个多元的退市制度已经建立,主要就是执行的问题。上海和深证券交易所都必须严格根据退市制度的规定,对达到退市标准的上市公司真正实施退市程序。此外,证券交易所还应强化对恢复上市公司的审查力度,防止通过财务造假等手段以逃避退市的命运。(三)严格限制融资圈钱现象首先,应尽快完善现金分红制度。上市公司融资或再融资时,只在招股书承诺分红是行不通的,应清晰规定分红回报率,如上市公司3年内现金分红率不可小于其可供分配利润的一定比例等,不符合要求的应限制其再融资,以保障投资者的利益。其次,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现有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尚不健全,表面上融资方案需要召开股东大会进行决定,实际上却是由于中小投资者没有发言权,最后由大股东和管理层拍板决定,为公司的融资圈钱行为大开方便之门。可见,圈钱的行为得不到制约,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是分不开的。
参 考 文 献
田小龙.我国证券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
陈岱松,等.我国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之探讨[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
孟永波,郭秀国.中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制度的变迁及其解读[J].中国经济导报,2011,(1).
李哲.构建中国特色的一主三辅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J].江西社会科学,2012,(8).
闫兆虎.中国股市影响因素分析[J].时代金融,2011,(12).
[6]焦方义,丛琳.我国各层次资本市场有效整合的对策选择[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