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概述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正确调整
三、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与非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
四、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披露
内 容 摘 要
摘要: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与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需要调整或说明的事项。分析了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与非调整事项的内容以及区别,并进一步分析了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与非调整事项在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之间的区别联系。
关键词: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调整;会计处理;税务处理。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有关问题研究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与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需要调整或说明的事项。这类事项的披露,或者对企业资产存在状况提出新的证据,或者对企业财务状况或收益评价有重要影响,因而有利于投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判断,规避潜在风险。
一、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概述
(一)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定义
1.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指自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需要调整或说明的事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因此,本准则中的“年度资产负债表日”是指12月31日,但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不含12月31日发生的事项。如果母公司在国外,或子公司在国外,无论国外母公司或子公司是如何确定会计年度的,其向国内提供的会计报表均应按照我国对会计年度的规定,提供相应期间的会计报表,而不能以国外母公司或子公司确定的会计年度作为依据。
2.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指董事会批准财务报告报出的日期。通常是指对财务报告的内容负有法律责任的单位或个人批准财务报告向企业外部公布的日期,这里的“对财务报告的内容负有法律责任的单位或个人”一般是指所有者、所有者中的多数、董事会或类似的管理单位,由于本准则是在上市公司的范围内施行,因此,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是指董事会批准财务报告报出的日期。因为,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董事会有权制订公司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股东大会有权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是报送给股东大会审议批准的,在股东大会召开之前,财务报告已经报出,因而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不是股东大会审议批准的日期,更不是注册会计师出具审计报告的日期。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
1.资产负债表日后诉讼案件结案,法院判决证实了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现时义务,需要调整原先确认的与该诉讼案件相关的预计负债,或确认一项新负债。
2.资产负债表日后取得确凿证据,表明某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生了减值或者需要调整该项资产原先确认的减值金额。
3.资产负债表日后进一步确定了资产负债表日前购入资产的成本或售出资产的收入。
4.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现了财务报表舞弊或差错。
(三)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
1.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重大诉讼、仲裁、承诺。
2.资产负债表日后资产价格、税收政策、外汇汇率发生重大变化。
3.资产负债表日后因自然灾害导致资产发生重大损失。
4.资产负债表日后发行股票和债券以及其他巨额举债。
5.资产负债表日后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6.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巨额亏损。
7.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重大会计政策变更。
8.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企业合并或处置子公司。
(四)调整事项与非调整事项的区别
资产负债表日后所发生的事项是属于调整事项还是属于非调整事项,取决于该事项是否在资产负债表日或资产负债表日之前就已经存在。如果该事项在资产负债表日或资产负债表日之前就已经存在,而发生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该事项就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的调整事项。如果该事项在资产负债表日或资产负债日之前并没有存在,只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事项,该事项则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的非调整事项。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正确调整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包括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和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是指对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的情况提供了新的或进一步证据的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是指表明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情况的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表明持续经营假设不再适用的,企业不应当在持续经营基础上编制财务报表。对于应调整的日后事项,应当如同资产负债表所属期间发生的事项一样进行账务处理,并对已编制会计报表的相关项目进行调整。由于上年度的账目已经结转,损益类科目也已无余额,因此,对日后事项的调整有其特殊之处。
1.调整时的科目使用。涉及损益事项的所有损益类科目均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涉及利润分配的事项,直接在“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核算;既不涉及损益,又不涉及利润分配的事项,直接调整各相关科目。
2.对财务报告年度来说只调表不调账。即对报告年度的资产负债、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报表附注以及相关的附表的相关项目进行调整,但对账项的账簿记录不加调整,反映在日后时期所属年度的账户中。
3.分录中损益类科目调整与报表中损益类项目的调整存在不一致现象,比如销售退回调整时,涉及损益类的调整有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所得税等,在编制调整分当时均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反映,但在调整利润表时,则应分别调整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所得税等项目。
三、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与非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
(一)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
1.在会计处理上,企业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应当调整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报表。企业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通常包括下列各项:资产负债表日后诉讼案件结案,法院判决证实了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现时义务,需要调整原先确认的与该诉讼案件相关的预计负债,或确认一项新负债;资产负债表日后取得确凿证据,表明某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生了减值或者需要调整该项资产原先确认的减值金额;资产负债表日后进一步确定了资产负债表日前购入资产的成本或售出资产的收入;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现了财务报表舞弊或差错。
2.在税务处理上,企业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在调整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报表后,如果是在纳税年度终了之日起5个月内尚未办理纳税申报的,应按调整后的会计处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如果是在纳税年度终了之日起5个月内已办理纳税申报的,应重新按调整后的会计处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办理纳税申报;如果是在纳税年度终了之日起5个月后已汇算清缴的,所涉及的应纳所得税调整,应作为本年度的纳税调整。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
1.在会计处理上,企业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不应当调整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报表。企业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通常包括下列各项: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重大诉讼、仲裁、承诺;资产负债表日后资产价格、税收政策、外汇汇率发生重大变化;资产负债表日后因自然灾害导致资产发生重大损失;资产负债表日后发行股票和债券以及其他巨额举债;资产负债表日后资本公积转增资本;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巨额亏损;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企业合并或处置子公司。
2.在税务处理上,因为企业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不调整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报表,对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不产生影响,企业只要根据会计处理的结果,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并进行纳税调整即可。
四、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披露
1.财务报告的批准报出者和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等规定,企业所有者或其他方面有权对报出的财务报告进行修改的,应当披露这一情况。
2.每项重要的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性质、内容,及其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无法作出估计的,应当说明原因。
3.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取得了影响资产负债表日存在情况的新的或进一步的证据,应当调整与之相关的披露信息。需要说明的是,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已经作调整事项调整会计报表有关项目数字的,只需以报表附注形式说明事项的内容、估计其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影响,以提供会计数据来补充资产负债表日编制的财务报告的信息。如无法对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或存在的事项对财务报告数据的影响做出估计,应说明其无法估计的理由。
参考文献:
[1] 周靖.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有关问题研究[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2).
[2] 李水秋.浅议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调整[J].中国外资,2010,(4).
[3] 周素华.论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12).
[4] 张翠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若干问题的探讨[J].财会月刊,1998,(12).
[5] 周国强.高级会计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6] 张新民.企业财务报表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7] 由磊.新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分析及对策[J].时代财贸,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