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目前形势下会计电算化的现状1.会计电算化的特点2.会计电算化目前存在的问题
二.会计电算化面临的问题1.对电算化的认识2.对电算化管理的基础不强3.缺乏专业的电算化人才4.相关软件有缺陷
三,新形势下对会计电算化的方法1.完善相关软件2.培养真正人才
四.结论
内 容 摘 要
在经济贸易全球化的今天,会计电算化早已成为当前会计工作的主要工具,同时也是提高工作效率,运用计算机技术代替手工记账的基本方式,但关于如何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优势,科学合理地运用“电算化“进行记账,从而为会计工作提高优质,高能的工作质量,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当下,市场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贸易的复杂多变,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电子商务日趋活跃,都为会计的管账,记账,和结算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正确的了解新形势下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客观地分析会计电算化面临的问题,并有针对性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不仅是会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甚至对整个会计点算化系统,都会有十分重大的作用和意义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新形势下会计电算化特点
(1)会计电算化是会计进入电算化的基础,也是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更是会计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从总的情况来看,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改进,会计电算化的形势和基础还是比较好的,基本完成了手工会计记账向电脑会计计算的转变,但随着新的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应用,会计电算化正从简单的会计核算系统向综合的管理信息系统转变,形成以会计软件为核心,融管理,计划,分析为一体的会计电算化管理信息系统。社会各级各部门都在广泛应用会计软件,并实现了从DOS平台迅速向WINDOWS平台转变,后台数据库正逐渐由XBASE数据库向互联网络数据库转变,管理机制符合我国《企事业会计准则》及其配套的行业会计制度。同时人员素质逐渐提高,操作水平日益熟练,系统的安全性与保密性加强,显示会计电算化以向优良,稳定,科学的方向发展。
(2).会计电算化目前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形势的日益发展,要想促进工作的高效率,会计电算化必须与适应但目前从会计系统的情况看,每个部门运用会计电算化的程度不一,主要涉及(1)大部分单位没有实行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和管理:已使用的部门,单位大多数只停留在简单的应用阶段,如工资发放,报表的简单的应用阶段,如工资的发放,报表的简单汇总等(2)会计电算与手工核算并存,不存在“甩帐“条件(3)所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的规范性,使用性差,不能满足会计核算工作的需要,缺乏既懂会计又能熟练掌握‘电子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5)会计核算软件的开发进程缓慢。总之,会计电算化培训工作跟不上需要,操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相关部门管理不够科学,安全,相应的管理措施明显与现实不符,存在漏洞;优质商品化的科学软件少,性能不完善,使用说明书不规范,不详尽;会计软件之间缺乏兼容性,致使重复开发过多,造成资源浪费;会计软件频繁升级,无法保证会计处理的相对稳定性;当前会计软件无法满足会计数据保密性的要求,现金的计算机技术在会计电算化中未充分运用,商品化软件开发推广与实际应用存在差距。因此 电算化的这些现实状况说明,高效,务实,安全,稳定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任重道远。
二.会计电算化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还不到位
(1)单位领导层对实施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认识到开展会计电算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管理现代化的需要,是迫切的(2)由于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长期被人们所接受,加上目前记账管理都建立在手工记账的基础上,要改变人们长期形成的习惯方式,部分从业较久人员不愿接受,有较大难度。(3)一些管理人员认为电算化仅仅是以机代帐,软件只需一次性投入即可,出现了只注重硬件换代,不注重软件升级的情况。从386,486,一直到奔腾4,机型换了几次,但财务软件一直停留在古老的FoxBASE开发的DOS版上,导致软件跟不上需求(4)由于一些负责人对电算化知识不掌握,对电算化管理很陌生,只习惯于手工记账的管理,特别是对电算化的保密性,安全性存在空白,对会计电算化数据产生质疑,依赖于手工记账,从而造成不会管,不敢管的混乱局面,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及推广
(二)电算化管理基础工作十分薄弱
会计电算化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但也增加了操作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等岗位和责任,带来了许多新的要求,提出了新的问题,因此实施会计电算化,必须建立与之相配套的一些内部控制制度加以约束,才能充分发挥电算化的优势,目前,会计系统很多单位没有严密的管理制度或有章不循,使得会计电算化不能正常健康运转。加上基础工作薄弱,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电算化管理也就出现一些问题导致手工与计算机并行时间过长,增加会计人员的工作量
(三)缺少专业人才
由于会计电算化涉及到会计和计算机两种专业知识,在岗的会计人员虽经过计算机等级培训,但与实际要求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1)会计人员知识不全面,好多年龄较大的会计人员对会计业务比较熟悉,要对计算机知识了解有限,而年轻人则相反,要想两者兼得,还有待时日(2)对于计算机知识的培训教材老化,计算机技术发展很快,几年时间,计算速度提高了几十倍,软件操作系统也有质的变化,而现在的教材却是几年前的,讲解的知识陈旧,实用性不强,经过这样培训的人员实际操作能力差,最多只有证书(3)对会计人员后续的再培训和追踪考核缺乏,没有系统性
(四).会计软件存在缺陷
众所周知,会计软件的质量是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物质基础,决定着电算化工作的深入程度,也关系到能否顺利的做到甩帐工作,但目前财政系统使用的软件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1)安全性与保密性,许多软件缺乏操作日志记录功能,对操作人地点,时间,内容没有具体记录,出现问题不便于追究责任,另外,数据库缺少必要的加密措施,可以很方便的从外部打开修改。还有一些商业软件为了占领市场,为顾客提供修改以前账目等功能,这些都为会计工作的真实埋下了隐患,容易产生问题,(2)各核算模块缺乏衔接,总账,固定资产,工资等模块间数据不能顺利地相互传递,以实现自动转账,相关查询等功能,不能做到“无缝连接”,因此也就无法充分发挥计算机在数据处理上的先进性
三,新形势下会计电算化的方法
1.完善会计电算化的配套法规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与财务软件功能的不断增加,针对会计电算化工作出现的新问题,对现有的相关法规进行补充和完善,使得会计电算化的工作走上规范化的道路细化对商品化软件评审规定,并杜绝软件的非法功能。
建立健全一整套电算化模式下的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内控环境
(1)这些内控制度的建立应遵循以下原则,不兼容权限必须分离原则,即对电算化权限严格控制,系统操作员以外的操作人员只享有操作权限。
(2)相互制约原则,加强对电算化系统数据输入,处理,输出的控制明确管理员,操作员,维护人员的职责范围
(3)内部防范原则。主要针对个别人容易出现的个人垄断现象以及对系统管理人员的监管控制问题进行防范。所有这些都是制定会计电算化规章制度必须加以考虑的问题
2,加大对全面性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的力度
(1)首先加大高校高层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建议在大专院校开设会计电算化专业或在财务专业中增设计算机专业知识,同时各高校还应加大电算化审计人才的培养。
(2)同时加强对在职会计电算化知识的培训,由于一些小企业没有开展会计电算化,开展会计电算化专业也需要基层会计电算化人才,所以,允许一部分人可以只具备初级会计电算化知识,但要重点培训一批具有中级电算化知识的人,并在培训结束后,每年将会计电算化作为重点知识进行后续教育培训
(3)培训系统的不断完善,完善会计人员会计电算化知识结构体系,丰富相关计算机知识,在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新的应用软件不断涌现,操作系统也不过1.2年就升级,所使用的财务软件即使未更换,也存在升级,这都要求你不断地适应形势变化需要,对会计人员进行电算化相关知识的再培训
结合实际,实施完善的实施规则,促进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四,结论
虽然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与国外相比之下,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所以要加大发展的力度,培养高科技的计算机人才来开发计算机软件,要提高会计人员的电算化水平,培养一批既懂会计又懂计算机的人员,要加大对会计人员的管理力度,废除会计法规中不符合电算化的制度,进行不断改善和完善,来适应会计点算化的发展,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水平,同时吸取国外的一些现金经验,不断总结和进步,从而使得会计电算化事业越来越完美。
参 考 文 献
陶红 中小企业及会计电算化的问题及对策J 中心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9.02
王振武 会计电算化M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9
杨耀伟 企业会计电算化核算下内部控制的必要性J财务通讯(理财版)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