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材料采购控制
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
积极调查材料资源,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掌握市场信息,降低材料采购价格
严格材料入库验收,确保材料质量完好
材料现场管理控制
材料的存放
材料的发放
材料的组织
材料成本控制
制度控制
材料限量控制
主材控制
3.1 加强商品砼的数量控制
3.2加强钢材用量的控制
3.3模板的控制
内 容 摘 要
施工企业相对其他行业来说,是一种具有较低附加值的行业,其具有企业的一般属性,但在生产经营管理上由于其生产产品的特殊性与其他企业又有所不同,在成本构成中,就房建工程而言,其工程材料成本占到项目总成本的60%-70%,而钢筋、砼等主要材料又占到总材料的85%左右,有效的控制材料成本对施工企业的盈亏有着直接的影响。通过对工程材料采购、管理、成本等环节的严格控制,有效降低工程成本,实现施工企业效益最大化。
企业材料成本控制
企业要想在市场全方位竞争,首先要控制的就是成本问题,然而施工企业项目成本中,工程材料成本又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以房建施工为例:其成本构成中,工程材料成本占到项目总成本的60%-70%。所谓工程材料,按其地位和作用可分为: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和周转性材料。而钢筋、砼等构成工程实体的主要材料在工程材料中又占到总材料的85%左右,严格的控制钢筋、砼等主要材料的采购、运输、收发、保管能起到降低项目材料成本的作用,是工程材料控制的一种必要手段。下面就结合施工企业自营工程实际情况说明一下如何对工程材料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
材料采购控制
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
项目部、材料采购部要根据施有关部门提供的所承接工程项目的各种物资用量及时编制物资采购计划,并经项目经理及公司有关部门领导审批后方可组织进行市场采购。当工程项目确定后,应立即组织技术人员、材料人员编制准确的用料计划,该进的料不按时进会造成停工待料;太早采购又会囤积物料,造成资金的积压、场地的浪费、物料的变质,所以制订有效的采购计划是十分必要的。正确及时地编制物资采购计划可以有效地保证物资采购的计划性,杜绝盲目采购,避免物资的超出和积压,降低采购成本
积极调查材料资源,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对工程项目周边地区的材料资源进行全面调查。一是材料生产厂家和供应商的数量,供应的规格品种是否齐全,能否满足工程用量的需要;二是材料供应点离工地的距离远近及运输价格;三是各类材料的供应单价;四是考虑工程全面开工后主要材料上涨幅度;五是施工所在地材料供应及运输环境情况。综合各项优点,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供应商。
3、掌握市场信息,降低材料采购价格
对材料的采购价格进行控制。企业应通过市场调研或者通过咨询机构,了解材料的市场价格,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货比三家,选择较低的材料采购价格。对材料采购时的运费进行控制。要合理地组织运输,材料采购进行价格比较时要把运输费用考虑在内。在材料价格相同时,就近购料,选用最经济的运输方法,以降低运输成本。要合理地确定进货的批次和批量,还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确定经济批量
4 、严格材料入库验收,确保材料质量完好
施工单位要根据材料品种、规格型号、技术性能、质量要求、需要数量、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设置合理的料场、料棚、料库。保管人员要严格做好材料的入库验收、在库保管保养及出库等管理工作。材料验收要建立健全责任制度,一般应由两人共同进行,对大宗材料进场实行承包人三方验收。库存材料要坚持定期盘点制度,及时掌握库存材料的数量、质量状况,确保材料的质量完好,防止发生变质及不合理损耗造成损失和浪费。
材料现场管理控制
材料的存放
建筑材料应根据材料的不同性质存放于符合要求的专门材料库房,应避免潮湿、雨淋,防爆、防腐蚀;一个建筑工地所用材料较多,同一种材料有诸多规格,比如钢材从直径几毫米到几十毫米有几十个品种;水泥有标号高低之分,品种不一,各种水电配件品种繁多,所以各种材料应标识清楚,分类存放。合理的材料存放,可以减少更多的中间环节和二次搬运,能加快材料周转,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材料的发放
建立限额领料制度,仓库物资的发放,要实行“先进先出,推陈储新”的原则,项目部的物资耗用应结合分部、分项工程的核算,严格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在施工前必须由项目施工人员开签限额领料单,限额领料单必须按栏目要求填写,不可缺项。对贵重和用量较大的物品,可以根据使用情况,凭领料小票分多次发放。对易破损的物品,材料员在发放时需作较详细的验交,并由领用双方在凭证上签字认可。
材料的组织
材料的组织现场材料管理和管理目标的实施阶段,其主要内容如下:(1)现场材料平面布置规划,做好场地、仓库、道路等设施的准备。(2)履行供应合同,保证施工需要,合理安排材料进场,对现场材料进行验收。(3)掌握施工进度变化,及时调整材料配套供应计划。(4)加强现场物资保管,减少损失和浪费,防止物资丢失。(5)施工收尾阶段,组织多余料具退库,做好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利用。
材料成本控制
制度控制
首先从制度上做好控制,树立“先算后用,节约有奖,浪费扣罚”的风尚,建立限额领料制度、余料回收奖励制度。再可以实行材料消耗节奖超罚制度,凡是节约用料,在分析物施工错误,无偷工减料现象后,对节约单位和个人按照节约金额,按一定的比例给予奖励;超耗部分材料按超耗价值,按一定的比例在工资中扣除。
材料限量控制
加强现场材料管理,实行限额供料制度是工程材料成本控制的重要措施。对于每个单项工程,在工程数量确定的情况下,其构成工程实体的主要材料用量是可以控制的。首先材料人员要严格按照材料用量限额发料,对材料发量按时填报和汇总,防止超发或错发。严格控制材料用量,坚持限额发料构成工程主体的主要材料,必须纳入限额发料的范围,并建立相应相应的责任制度。最后如超过了限额用料,应及时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再则施工单位要根据工程项目类别和工程数量,结合工程进度定期对物耗水平进行分析,施工过程中要坚持定额供料,严格控制进料及材料领退手续,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克服浪费,节约有奖。
主材控制
3.1加强商品砼的数量控制。目前商品砼的数量不足有两种情况:一是厂家提供数量不足;二是由于施工班组楼板厚度控制不好造成浪费。针对第一种情况,建议商品砼合同签订时结算数量按图纸结算,避免数量失控;针对第二种情况,建议楼板砼厚度控制标高在施工前降低5~10毫米,因为楼板的正常沉降在5~10毫米左右。
3.2加强钢材用量的控制。目前钢筋存在的超量的问题,为了应付验收钢筋,钢筋工不懂规范只知道多方钢筋,造成超规范放置,这是因为班组结算是按吨位结算,多放钢筋对班组有利。按规范和图纸进度检查,多方要罚,同时合理利用钢筋的各类技术性能。如线材可以进行工厂冷拔加工,增加长度、强度,现浇板采用冷轧扭钢筋,加强加工管理,合理配料。进料长度根据配料单确定,减少钢筋损耗。施工员审核翻样单或施工员翻样,严格按翻样单制作钢筋。
3.3模板的控制。现场要加强模板的进货数量、规格尺寸控制,不能依靠班组,班组要多少就进多少。应根据进度安排、房屋类型来配置模板,模板规格结构模数定,要进行模板翻样的审核工作。考虑周转利用,就模板可以制作成定型模板,进行重复利用。拆模后的模板即使清理并深脱模油,处理好模板安装与拆模的技巧,控制模板拆模的损耗。小而结构复杂的模板难拆处,尽量用旧模板代替。
在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制定采购计划、降低采购价格、合理堆放材料、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严格材料进场验收和领料制度、减少各个环节的损耗、节约采购费用、合理使用材料,针对主要材料严格管控,这些对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材料损耗和节约工程成本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总之, 工程材料成本的管理水平,是体现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务必要把,结合严格额采购、规范化管理,有效的成本控制使企业的降到最低,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使之立足于市场全方位竞争中也能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参 考 文 献
《材料员一本通》.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施工项目会计核算》.李志远.中国市场出版社
《成本会计》.李敏.立信会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