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我国会计教育

我国会计教育
上传会员: panmeimei
提交日期: 2023-11-23 07:28:38
文档分类: 会计
浏览次数: 3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我国会计教育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免费文档不需要积分。
文档介绍: 需要原文档可注册成本站会员免费下载。
文档字数: 7972
目 录
一、中国古代会计与西方现代会计起源
二、 中外会计处理不同
三、我国会计教育培养模式
四、国内会计专业证在国际效力
五、非经济类院校开设会计专业问题
六、香港高等学府给我个人的启示
七、专业资格证取得阴暗途径
八、学习会计专业让我感受到的

内 容 摘 要
 摘要: 深入研究我国会计教育有利于我国会计行业发展,面对日益经济崛起的中国,需求会计人才越来越高,对专业能力要求越来要深且高端人才缺口比较严重。只有会计人才素质全面提高,我国经济才能更有力的迎接国际,融入全球,于国际接轨。也更符合我国未来规划。所以会计教育研究显得举足轻重,学习并运用会计专业技能,就需要了解会计起源,并随社会发展历史重要性,只有深知历史会计教育演变才能更符合现代化社会需求。我国会计教育存在学术严谨性,专业 流水化“产品”,致使我国会计专业技能证书在国际经济行业效力偏低,甚至遭到质疑。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让我国经济真正的腾飞,社会化风气,乃至整个教育界对于人才培养质量严谨认知。促使我国适应全球化经济,我国人才也能在国际舞台展露头角。
 关键词:会计起源;教育模式;资质能力;全球化
中国古代会计与西方现在会计起源
中国会计的命名起源于西周。但是把零星核算称“计”,把对一定时期经济的综合考核称“会”。古代字义“会计”解释,是把管理者的绩效考核与日常的经济核算紧紧练在一起的。在国外,会计也有悠久的历史。在原始的古印度小公社里,已经有了一个记账员,专门登记农业账目。
   一、我国古代会计与政治背景
    我国会计制度源远流长,在古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从原始记录计量到单式薄记再到复式薄记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沿革过程。
  中国会计有着悠久的历史。如果说原始的计量记录行为始于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那么,见之于文字记载的中国会计,已于公元前1100年至公元前250年左右的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就初具规模,那时,中国就有了“会计”的称谓,并认识到,会计工作是一项由零星核算到汇总核算在到三年大计的系统过程,这一系统过程应当真实、恰当。会计在当时的涵义是:既有日常的零星核算,又有岁终的总核算,通过日积月累的岁会的核算,达到正确考核王朝财政经济收支的目的。
  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各诸侯国经过战争和兼并形成七雄各据一方的局面,各国在注重发展自上军事力量的同时也注重加强经济的发展。各国在继承和发展了西周王朝以来一中央政府实施的“岁记”、“大计”,并将其命名为“上计”制度。不同与西周的是此时的上计已经不再局限于中央财计部门,在全国各个部门中都已普遍实行。诚然上计制度是官计制度专门化和职业化的结果,上计制度的确立是封建中央集权强化的表现。
  秦国大一统天下之后,上计制度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根据云梦出土的秦简和相关史料我们可以看到,秦朝时已经有了专门的官员上计史,并按不同部门而有不同的名称,总称为“官计”。
汉承秦制,汉继承发展了上计制度,上计制度到西汉时代已比较完善,成为当时中央控制全国财政经济收支的重要经济制度。此律规定:凡上报不及时者治罪、凡在上计报告中弄虚作假者治罪。
   二、西方会计历史
   追溯西方会计一千年改革的发展历史,是迅速的,充满了高涨的热情。
 (一)、西式单式簿记的崛起?
10世纪至11世纪,作为中世纪西欧工商业中心的城市兴起,并很快得到发展。11世纪末至12世纪,在十字军东征后,意大利北部的伦巴底和中部的托斯坎尼开始控制了东方和西欧的中介贸易。13世纪至14世纪,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以威尼斯为中心的地中海贸易区形成,在13世纪至14世纪,行会在各城市国家中发展起来,而通过行会所结成的资产者同盟,已成为向封建建主宣战的得力组织。这便是借贷复式簿记得以在意大利北部城邦萌芽、产生及获得初步发展,最终促使西式簿记崛起
   (二)、西方复式簿记的产生
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萌芽及生长阶段,产生了佛罗伦萨式、热那亚式与威尼斯式簿记“三式薄记”,在16世纪至17世纪,德国、荷兰、法国等先后继承与发展意大利的复式簿记实务与理论,最终在欧洲造就“帕乔利时代。”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扫清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障碍,进而带来18世纪70年代的产业革命,18世纪在巩固兴旺发达起来的公共会计师事业及它在审计、复式簿记原理与早期成本会计方面的贡献,使英国很快成为世界会计发展中心,这一历史地位一直保持到19世纪。西方会计崛起是资本主义经济军先在西欧产生、发展之必然结果,其后,它在近代会计发展史上占据支配地位,又是科学技术进步、产业革命在西欧发生与发展,以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之必然结果。至20世纪初,伴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心转移,世界会计中心也就从英国乃至西欧转移到美国。
中外会计处理不同
  我国自93年以来实施的一系列财务会计制度改革,使我国财务会计在广泛的领域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协调一致。但由于一国的会计受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法律环境、金融环境、文化环境、政治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的财务会计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财务会计仍存在一定的差异。我国企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要遵循我国颁布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西方财务会计并不能在我国的会计实务中得到运用,但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和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财务会计也处于不断变革之中,了解中西财务会计的差异并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对发展和完善我国的会计体系,提高会计人员对未来的适应能力有着重要意义。我国财务会计与西方财务会计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西方对财务与会计关系的基本表述
中国对财务与会计关系的表述主要有三种思路:首先是?“大会计观”,认为会计包括财务甚至可以代替财务,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会计是管理的主体,财务是管理的对象,必须对财务实施会计管理。而西方国家基本上认为财务与会计是两门学科,各自有其不同的理论体系。在他们看来:“会计是一种技术,它是对财务性质的帐项,用显明的方法,以金额来记录、分类及汇总,并对其结果做出解释。”
(二)中西方财务与会计经济环境的比较
我国为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度,而西方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根本在于生产资料的所有归属。西方的经济制度经过工业革命以及漫长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渐确立资本私有制。对私有财产的采取“神圣不可侵犯”的规定。西方的市场经济是一种典型的竞争性市场经济?,其基本特征是实行自由企业制度;公司法对企业注册几乎没有什么限制;保护竞争?,限制垄断?,通过法律来干预经济,法律体系完备等等。
 (三)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
经济发展水平?,即国家贫富的程度?,中西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对会计的地位、?会计人员素质、?会计教育乃至会计原则、?会计方法的选择上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西方经济的高度发展以及出于竞争压力和吸收投资者的目的?,这无疑迫使西方对外报告会计的需要从一个更高的层次上进行信息揭示和披露,和在财务管理制度方面的加强。
我国会计教育培养模式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市场全球化、一体化的增强,特别是我国“入世”后,社会对管理会计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我国的管理会计教育发展缓慢,会计教育培养方式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解决这些矛盾,应该从创造管理会计教育新的外部环境,加快会计教育整体改革步伐,改进管理会计教育本身等方面入手。
管理会计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中发挥着直接重要的作用,它直接来源于企业的实践活动,而企业实践活动的发展变化远比学术理论的发展变化迅速和复杂得多。这就要求管理会计教育必须面向企业实际需要,探索出一条培养企业管理所需相应专业人才的正确途径。如何培养适应现代化需求的应用型管理会计人才,成为当前管理会计教育的重要课题。
管理会计人才需求的新特点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企业经济主体的多元化和内部管理活动的多元化,促使我国管理会计实务工作对相关专业人才需求呈现出新的特点:
(二)对人才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等方面的需求呈现两极化趋势。一方面是,对于高中毕业生进行初级技能培训,以满足基层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需要具有广博精深专业技能、知识,且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管理会计高手”,以便于结合企业内外部环境因素,帮助企业管理决策层解读和高效利用会计系统已生成的信息。
(三)管理会计人员工作表现形式出现泛会计化和非会计化两种趋势。即传统上不参与会计工作的人员(如CEO、中层管理人员、一般员工等)开始做一些会计基础工作(例如,仓房保管员负责登记的入、出库单),传统上的会计人员却开始为企业的计划、预测、决策、日常成本管理献计献策。
(四)管理会计知识对管理咨询越来越重要。知识经济条件下,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大大减少了会计核算的工作量,使得会计工作重点由核算转变为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和财务管理,实现会计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管理咨询作为未来会计专业发展方向,咨询公司作为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场所之一正在悄然兴起。
(五)知识结构要求体现多元化。由于社会专业分工的客观存在,决定了教育领域中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决定了所培养出的人才必须具有一定的专长。同时,经济环境的变迁要求管理会计专业人才应掌握管理学、经济学、财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财务、管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具有计算机技能、职业品行、人际关系、获取信息以及分析和决策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敏感的职业判断力和持续发展的潜能,即实现“通才+专才”的完美结合。
(六)专业素质能力要求高。现代经济条件下要求管理会计专业人才应是具备一定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思想素质好、认知能力强、富有创造性、知识面宽、理论基础扎实。
国内会计专业证在国际效力
 
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其性质:一是会计职业岗位的准入资格;二是反映持证人员基本能力的证明。目前,可在国内参加考试、国外认证的会计师资格证书主要有五种:ACCA(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认证)、AIA(国际会计师专业资格证书)、CGA(加拿大注册会计师)、CMA(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ASCPA(澳大利亚注册会计师)。每张证书适应的国家和教学、考试内容都有一定的区别,用来适应不同国家的会计制度。
国外承认会计证书
目前国内有的外国认证的会计师资格证书有5种:ACCA(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认证),AIA(国际会计师专业资格证书),CGA(加拿大注册会计师),CMA(美国管理会计师考试),CTA(澳大利亚公证会计师考试)。每张证书适应的国家和教学、考试内容都有一定区别,用来适应不同国家的会计制度。 
 可见我国会计基础,会计准则,经济基础,处理方法理念仍有许多差异。阻碍更多的国人走向海外。这无疑提醒我国会计教育为适应全球化经济,做出相适应的改变,不断优化,学习更为适合现在经济的,这样我国经济能更上一个台阶。
非经济类院校开设会计专业问题
 在我国财经高校中,会计学一直比较热门的专业。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社会对会计人才需求的领域与空间正日益扩大,我国非经济类高校设置会计专业的步伐也越来越快,拥有会计专业的高校也越来越多。但随着经济社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和整个社会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非经济类院校会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问题与困难逐渐凸显。
   (一)会计实践教学的现状
   
   大多数非财经类院校的会计教学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务的错误理念:受传统的会计教学影响,常常是呈现“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教师考、学生背”的比较呆板的公式化教学,导致学生思想被动、思维闭塞,把记忆当作接受知识的唯一途径,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教师虽教会了学生理论知识,但忽视了教会学生如何去应用这些知识。当然,开设会计实习课程的非财经类院校也不在少数,但总得来说,会计实践环节教学效果不理想,虽然有些院校安排了会计模拟实习等课程,但由于学校重视力度不够,这些实训课程的学时不明确且过少,甚至有的学校只是形式地执行实践教学,没有实质性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
   
   会计实践教学教师专业综合素质偏低
 非财经类院校普通存在一种情况,会计专业的教师往往是具备高理论水平却缺乏专业实践经历,?欠缺实践动手能力,据调查资料显示1:“双师型”(理论能力+实践能力)教师仅占专业教师的42.14%,低于高职高专评估合格指标。尤其是教师队伍中的青年教师所占比重过大,其中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91.14%,这一方面说明目前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年轻富有活力,但同时也反映出教师专业实践经历的欠缺和实践经验的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学任务繁重,没有精力参加进修培训,没有时间下厂实践锻炼,在企业第一线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的“双师型”教师仅占44.91%,更为严重的是39.29%的专业教师没有参加企业一线工作的经历。由此可见,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积累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教师还应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熟悉会计活动发展变化的全过程,并具备较强的发现和分析实际问题能力。但目前各院校会计专业素质过硬、实践能力够强的“双师型”教师非常缺乏。
 除此之外学生思想上不够重视会计实践教学,会计实践教学环境存在很大缺陷,会计实践教学案例库源供应不足,且案例内容不适当,质量欠缺,会计实践教学课程安排不系统且质量不高。可见,大部分非财经类院校都没摆脱重理论轻实践的理念,这种理念很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
香港高等学府给我个人的启示
 香港的应用型大学以应用为本,学以致用为核心理念,开设应用为本的课程,致力推动应用研究,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学习和借鉴香港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理念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有助于实现我国大部分地方性高等院校的准确定位和向应用型大学的转型,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学校定位与办学理念
   大学的“愿景与使命”,是一所大学关于发展目标和办学定位的“宣言”。大学“愿景”是大学领导着对大学未来发展目标的战略构想。“使命”是为实现愿景·目标而设计的路线·方针·步骤·关键措施等。
   
   香港大学的办学定位是成为一所综合性的·以研究为导向的·具有国际地位的大学。港大将其“愿景”表述为:“屹立国际优等学府之首列,标领亚洲,怀抱中华,旷眼世界。教学科研,是比竭心悉力,交流广益。期勉于精益求精,开心气昧,荟萃天下英才,教以成美,树人淑世,明德新民,止于至善。”
   
   办学特色
香港大学近年来办学质量得到国际知名评价机构的承认,香港大学的排名得益于其各项国际化的指标,它的教师大都来自于世界各地,一般都有国外优秀大学的博士学位。我隔壁办公室的教师有各种肤色的外国人,也有香港本地人,还有两位出生内地但在国外取得博士学位的教师。据介绍,对于教师晋升与否,给不给终身教职,最重要的评价不是来自本系、本学院或本大学,而是来自外部,来自全世界那个领域里相当受尊重的专家、教授的匿名评审。如果一名副教授不能在规定年限内晋升教授,那么他必须离开学校,腾出空位让学校招聘更优秀的教师。这种严格的汰劣择优的用人制度及高薪待遇使香港大学的师资保持一种高水平的流动性。
 香港大学图书馆藏书丰富,有主图书馆、教育图书馆、牙科图书馆、医学图书馆、音像视频图书馆、法律图书馆、冯平山图书馆、音乐图书馆、余振强图书馆、特殊文献图书馆等。我经常光顾主图书馆,那里的中外文图书很多很全,英文资料占多数。期刊都是全球的权威期刊。图书馆都很宽敞,周围的沙发、电脑、复印机、饮水机一应俱全。图书馆设施和管理也很人性化,你可以带一本书坐在沙发里悠然自得地浏览,可以在因特网上激情冲浪,还可以观赏经典或最近的视频资料。口渴了,你无需杯子就可以直接饮用凉水,也可以自带杯子泡热茶。每一层都有几台复印机,遇到好的资料可以自己动手复印。我虽然首次使用图书馆的复印机,但根据指示,选择“自动”“复印”,就可以复印资料,不用求人,方便得很。图书馆很人性化,分红区、黄区和绿区,在红区你可不能接打电话,不可以吃食物和喝饮料,但可以小声喝水;在黄区你可以小声接听电话,可以喝饮料和水,但不可以吃食物;在绿区你可以查阅资料同时可以小声接听电话,可以喝饮料和水,也可以吃食物。图书馆设有多个讨论室,看书有了心得,可以到讨论室与他人“坐而论道”。
 没有见到内地高校司空见惯的男女学生相拥接吻的激情,没有看到吞云吐雾的烟民,也没有碰到面红耳赤论理的场景。我望着衣着简洁、背挎书包和腋夹书本的师生快步流星地穿梭在校园中,他们似乎不受香港灯红酒绿的干扰,独自追求那种性灵的、知性的、超功利的新天地。
专业资格证取得阴暗途径
 今年来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对于某专业要求越来越严格,资质鉴定,及资质取得越来越频繁。现今大多企事业单位,私企对专业资格证的重视,大过于毕业证书。随之而来的问题日益明显,通过国家统一考试通过率又如“高考”。伪造·变造·“内部控制分数”,也不失为某些人员“生存之道”。国家对于这一现象实际控制力度显得疲软。
《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有关规定 
 第三十条 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舞弊的,由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取消其该科目的考试成绩;情节严重的,取消其全部考试成绩。
   
第三十一条 用假学历、假证书等手段得以免试考试科目并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由会计从业资格管理部门撤销其会计从业资格。
   
 上述规定已经明确责任,针对现目前出现的实际情况。难以查对,也有很多在高位人员参与其中,致使管理更为困难。作为一名刚毕业的学生,即无力也无心。这样的人员进入经济体中所带来的隐患,无法估量,专业素质,职业道德,都是让人揪心。其实每个人都知道这样的买卖,在整个社会怎么赖以存活,都是个别人员价值观出现错误。这样的黑暗交易,影响到在校学生,对于学校教学形成巨大冲击。致使上课出勤率低下。也许,这都是个人选择,你不去选择,怎能影响其心智。个人力量微薄,也无法改变,只是想净化一寸就会少一丝黑色。仅此而已,真才实学才是每个人专业人员具备的才能。
   
   学习会计专业让我感受到的
   
 
   众所周知,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实践早已证明:市场经济越发展,会计就越重要。随着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与企业有关的各个方面人员如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相关部门的有关人员和社会公众等都非常有必要了解会计基本知识。所以会计学的基础显得重要。现在有太多的大学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如果只是拿着大学本科文凭,那么你跟其他人就没有什么区别与
优势,除非你自身的专业知识学的非常好,也把一些证书都考过了。
先在我已经参加工作,再来拟写学习会计各种优势,取得会计专业资格证书,对于大多数毕业生,我具备了从事工作的资格,比起一张毕业书,感受颇多。记得刚去应聘时,当我拿出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时,已经把很多面试者挤出。想起母校,感谢学校给我这样的学习机会,让我有幸成为一名经济工作者,眼界思路更为旷广。
 总结
   
   只有我国会计教育从国家方针到教育机构,拥有健全体制·管理理念·教学宗旨。对教授专业严格控制,保证教学质量,对没有资质的院校进行严格管理。我相信我们伟大的祖国需要这样的人才,抓好教育,为我们国家输送优质人才,让我国经济再一次向更高的天空腾飞。至此,感谢母校,感谢为之努力教学不辞辛苦的老师们。作为西财的毕业生一定会奋力拼搏,每时每刻坚守职业道德,为母校毕业生专业能力添加一份色彩。
   
   
   
参 考 文 献
1、郭道扬:《会计发展史纲》 
2、吴安南,财务会计实践教学现状及对策
3、《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下一篇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研究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