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应收账款的核算与管理

应收账款的核算与管理
上传会员: panmeimei
提交日期: 2023-11-23 07:25:13
文档分类: 会计
浏览次数: 1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应收账款的核算与管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免费文档不需要积分。
文档介绍: 需要原文档可注册成本站会员免费下载。
文档字数: 7696
目 录
 
1应收账款不能按期全部回笼的原因 
1.1债务人遭遇意外
1.2缺乏健全市场信用体系
1.3缺乏风险意识盲目赊账
1.4部分企业缺乏法律意识
2应收账款带来的不利影响
2.1增加企业成本
2.2增加收账方的财务风险(增加企业成本随时)
2.3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2.4内部管理混乱造成往来单位的账目不一致
2.5明细账户立户不详细、不准确
3应收账款问题的对策
3.1准确计提帐坏金
3.2建立坏账准备制度
3.3积极组织回款
3.4确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和收款制度压缩应收账款的占用额
3.5加强对会计人员业务提高
 

内 容 摘 要
【摘要】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中有一个立足之地就要不断地扩大自己产品的销售,要想吸引消费者从而扩大销售用分期付款和对消费者赊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这样能提升企业的市场地位,并能形成一定的品牌,但是它存在很大的风险,所谓的应收的账款是企业在其他企业垫支的一项资金,它的实质是在一个周期内企业收取的货币和资金的一种债权。从我国目前的市场的运营机制和市场管理体和法制建设的程度,企业的应加强收账管理。这样是企业资金的安全得到保障,有利于企业在资金方面的运转,同时企业的效率也得到提供。为了提高企业对账款的管理,要提供企业收账款的意识,并采用正确的追欠方法,从而保证企业的合法利益。应收账款要是形成坏账,企业所遭受的损失是非常巨大的,甚至会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巨大的威胁。所以企业要在账目回收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尽量的减少甚至是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从而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本文就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和问题进行讨论,并讨论解决的方法。
【关键字】应收账款;核算;管理;探讨;
应收账款的核算与管理
1应收账款不能按期回笼的原因
1.1没建立应收帐预警系统
 收账预警系统是为了改善应收账款过度的膨胀,而设的一个预防系统。 企业与部分账款不能按时要会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债务人发生意外,像工厂倒闭、破产。意外死亡等这样就是企业应收回的账款不能全部回收甚至完全不能回收。这部分损失在企业中就形成了坏账损失,这样这次交易不仅没有盈利而且连商品的本金也给赔进去了。如果没有预警系统这样造成没有对企业的的标准进行提示在遇到以上情况时,这样使企业的收账信息失去他应该有的意义,给企业的财务收支带来很大的风险。
1.2缺乏健全的市场信用体系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完善,我国的信用体制非常不发达,我国的信用体制的建设也是不完善的,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失信惩罚的规定不是非常明确,相关部门对失信问题不是非常重视,这样使社会的失信问题愈演愈烈,这种不良风气蔓延到企业中,在企业中表现在拖欠问题上,一个企业这样,令一个这样,造成拖欠问题变得恶化了。企业为追收欠款要提供诉讼费这样有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有的企业信奉那些所谓的口头上的“君子协议”这样在账目收不回想到采用法律的途径维护群益是拿不出证据。企业的信用是造成其他企业应收账款不能回收的一个重要原因。 
 1.3企业缺乏风险意识盲目赊账
其一,有些企业急于扩大自己的销量,缺乏对风险的防范意识,就急于采用赊账的方法去占领市场,而没有对未付款的企业进行深入的调查看企业是否存在信用问题。其二企业内部的会计缺乏有效地控制制度,早我国很多企业在世纪的工作中并没有按《企业财务通则》那样办事,就发生了不及时清理应收的账款。其三许多企业对销售企业的账龄、风险方面缺乏一个全面的考察和深入的了解。同时大部分的企业只考虑了未来的利益,而不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这样收账的企业在收账是遇到法律问题就会不知所措了。盲目的赊账势必会使企业的应收账款增加,造成坏账的损失也会增大。
1.4内部缺乏相关的制度
其一,我国的很多企业里没有专门的设立催收账款的部门,或者有催收账款的部门但是催帐工作 人员不积极对待,没有及时的催收应收的账款,造成因为要收的账款拖欠的时间太长从而形成了死帐。其二,有些有些企业的考核制度非常不合理,现在很多的企业的成绩考核只是片面的注重在账目表面的高额的利润,有的销售人员只是注重个人的销售成绩,完成销售任务,就采用赊销的手段来强销商品,这样增加了应收账款的数量。其三,有些企业的记账人员不是定期的及时清理账目,有些账目已经名存实亡了,而没有及时处理,已经作为死帐对待了,在账目收回是进了收账人的小金库,造成企业的损失。企业企业对账款的辅助管理不够细致,许多企业只是在需要回追的账款中按照欠账的年龄进行非常简单的分类作为补充的资料。当企业的大部分账款收回时,这种分类基本能满足要求,但是当企业的回收欠账不顺利的时候就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了。
2应收账款带来的不利影响
 2.1降低了企业在使用资金是的效率
当一个企业的商品发出并销售后,没有收回资金而是给企业开了发票,这样物流需要的资金和购入商品的贷款在商品销售资金没有回笼的情况下就不能及时的到位,这样影响了企业的效益。同时会产生在没有资金进入只有销售业绩的损失和要缴纳销售税金,假如是企业跨年度的销售所得的收入而没及时回笼时,这样会造成企业在没有固定资产是要预付给股东红利。企业虽然销售了产品但是资金没有回收但是要缴纳各种税款并且有可能预付给股东红利,这样将企业的大部分流动资金占用了,时间长了,这个一定会影响到整个企业的资金的周转,这些表面上的数字会将企业实际的运营状况遮蔽了,虽然这个企业的销售业绩很好,但没有实际的资金为基础,只是账面上的富贵,因为资金不到位,企业制定的生成计划不能实现从而产生连锁反应销售计划也受影响,从而使整个预先制定的效益也无法实现了。
2.2弱化了评价企业在每股收益上评价企业业绩
每股的收益是指普通股的股东每当持有一份所能够享受企业的净利润或者需要承担企业的净亏损。每一股的收益可以反映该企业经营的好坏,同时可以给股民一个测定获利水平和投资风险的一个标准。并且投资者可以利用这个标准来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从而对企业的成长潜力进行预测,接着对相关财务经济方面做出决定。在企业效益好的情况下,这个指标就会反映股民所持的每股所创造的实际利润,当每股的收益很高是就会被报表的使用者或者股票的持有者认为企业创造了非常大的利润。倒是这些利润的背后是用这些应收帐款来支撑的,由于每一股所带来的盈利都是应收账款没有实际的资金流动,通过这些收益指标对企业盈利水平方面的评估的准确性就大打折扣了。大量的应收账款使企业的资金流动受阻,当企业的现金不够用时,会导致该企业的资金链断裂,在财务方面会发生危机,财务支付、补偿能力的降低会影响企业的信誉。
2.3应收账款使主要经营的业务的利润在评价企业的业绩作用降低
主要经营的业务的利润是一个企业利润的核心,所以我们在评价企业盈利与否或者盈利能力时,主要经营业务是我们把握的重点。一个企业即使能同时经营好几个项目,来扩大自己在对外投资上的规模,也必须是以具有一个有竞争力的产品或者得力的业务为基础的。一个企业在主要经营的业务中获得的利润是支撑一个企业的支柱。因此在主要经营的业务中获得利润才是值得企业依赖的利润。但是收账能否成功直接影响企业主要经营业务的利润指标能否完成。主要经营业务获得的利润在评价企业经营业绩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主要经营的业务的利润大说明企业的业绩非常突出,经营的非常成功,但是当这些利润中夹杂一些应收账款是就会使主要经营的业务中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在里面这些风险会影响到债务人的活动,,当客户没有办法还因为死账而造成的债务,这个企业就算有再好的账面业绩那也不过是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这样通过主要经营的业务对企业进行业绩审核时就没有多大的现实意义。
2.4应收账款给企业中的财务造假制造了方便
 一个企业在财务方面有很多造假的手段,应收账款就成为造假获得利润的一种方法。像企业想增加一个会计在某一个年度里的利润,就可以开一些虚假的发票于是就增加了应收的账款,这样利润就随营业收入的虚增而得到虚增。在下一年度中以销售退回为由或者钻企业中制度的空子将应收账款勾掉。又如有些企业中有些高龄的应收账款已经不能收回了,但是想使企业的利润有一个虚增就没有将其勾销,或者将一些坏账隐匿起来不报,在财务造假方面非常严重。甚至有的企业在年度的报告中用所谓的连续两年都是亏空,接着用“技术手段”将亏空转为盈利,这样连续使用这种手段从而来调节利润。
 2.5应收账款使收账管理过程中出错率增加
企业在面对那么多要收账的客户,在核算是出差错时不能及时发现,不能及时的了解应收账款的动态和应收账款的企业的具体情况,造成不明确的责任。当应收账款的合同或者合约等一些具有法律效益的资料的丢失或者缺少,就会使一些企业应该收全款的收了半款或者应该按时收的账款不能按时收,一些可以通过采用法律手段收回的资金却因为资料的不完整而不能全部的收回。最终企造成了事业单位的资金的损失。而且一些不合理的应收账款的存在,使企业的营业周期得到延长,给企事业单位的资金循环带来不良的影响,大量的流动资金留在了非生产环节,是企业因资金的短缺而影响到员工工资的发放和产品原材料的购买,对企业的正常运行产生了及其不良的影响。
3应收账款问题的对策
3.1建立更为完善的应收账款的预警制度
应收账款的预警系统的基础的是企业的信息化,对应收账款进行实时的监控以及时发现其中潜在的风险。当企业正常经营所需要支付的现金超过企业在实际中受到的现金企业的正常运营就会受到影响。要是挪用工人的工资来填补这个空缺,工人就会因发布到工资影响生产效率,企业要是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偿还一些必须的债务就会增大企业在财务方面的风险。所以当财务风险发生时,要及时调整企业在信用方面的政策,例如将收款的期限延长等一些方法。在有些情况下企业还可以将坏账将要产生的风险转嫁给其他的地方,使企业的坏账损失降低。
3.2对赊账用户进行信用评估,控制赊账的规模
在资产的占有方面,财务方面,企业的经营能力方面,和以前的业务来往方面对将要赊账的用户进行分析,并对其企业的信用方面进行深入的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将用户的信誉按等级划分,,并根据等级对用户建立赊销档案。根据用户不同的信用等级结合着产品在销售市场中的占有率,生产状况和市场的需求变化情况给赊销客户一个合理的赊销额和适度的赊销期。对于企业者的经营能力不强信用度不够的客户就采用一手交货一手付款的方法,当企业的占用资产比较多或者信用度一般或者比较高的客户,当现场交款的交易不被客户接受的时候,也可以用承兑汇款这种方法结算。对于信用度不较好的客户可以采用分期付款这种结算的方法。但是对赊账的期限和累计赊账的限定方面要有明确的规定。对于新客户或者是信誉度不是非常好的客户或者出口商品的外国客户,可以采用预先支付的结算方法,对于信誉度极好和一些老客户可以采用见到单据后付款的结算方法。
3.3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的制度 
应收账款内部的控制制度对于现代化企业的正常运行时非常重要的,对于赊销情况建立完善的审批制度,争取从源头上采取措施来控制应收账款的数量。采用“经谁办理,谁审批的,就要谁负责的”管理办法,对每一笔应收账款的的回笼要有明确的负责人来负责,然而企业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和产品在销售市场的占有率来才起不同的管理办法,对于不同级别的人员对审批金额的权限也不能相同,各级的办理人员只能是在自己的权限下进行办理审批。当办理的金额超过限度时必须事先企业最高的权力部门,权力部门要惊醒研究,当得到批准是才能办理。同时将责任落实到实际的地方,各个经手办理业务的业务人员都要自己负责,并且要与个人的经济利益挂钩。企业可以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最为对销售部门的销售人员考察的主要的依据。将应收账款实际回收的情况与业务人员的工资和奖金建立联系。努力将应收账款的收现效率提高。加大清收账款的力度,不要因为账龄的增大,因而增大坏账的损失,所以要将在坏账上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的限度上,对于超过那些超过年限的而且收账数额比较大的客户,就要成立专门的清理欠款的办公室,交由专门的人负责。这样使企业的清欠工作做得有条不紊。
3.4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责,对应收账款建立明细账
充分发挥会计部门在监督方面的职责,当企业部门与客户交易时对应收账款建立明细的账目,并对应收账款的客户的所欠的金额和欠账时间进行左定期的统计,并且将信息及时的反馈给企业的领导机构或者销售部门,以此作为对赊销用户信息进行调整的依据。一个企业的财务部门应该定期的与销售部门联系,经常与应收账款的客户进行对账,并相互的寄对账单,这时财务部门经核实确认后对对账单进行签字。在发现所对的账目双方不符合时要很快的查出原因,当所差的数额比较大事,通过电话或者信件不能解决时,派出专业人员与对方的资料进行仔细的对账并核查,弄清错帐的原因,并及时调整。坚决杜绝因为双方的账目不同而使企业的应收账款形成坏账从而造成损失,积极符合企业内部的审计作用,对企业内部业务人员要进行定期的调换,在人员离岗时,企业销售部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要配合与欠账的客户进行对账,查出问题及时处理。原来的业务人员经手办理的业务都要以书面的形式说明钱款的去向和业务的进展程度与下一位工作人员进行交接。在接到客户的确认后可以有接替的人负责,当欠款的用户不认同时,可以由原来的业务人员限期办完。对没有办理交接手续而因为擅自离岗对企业造成损失的,轻者停发他的工资,重者要追究他的法律责任。
3.5积极制定回收政策,大力清收欠款
随着欠账客户欠账时间的拖延,欠款中所造成的呆坏账的损失也会随着增大。为了将企业的资金管理的状况加强,将那些将要成为呆账坏账的损失控制到最低,对于那些超过期限并且所欠应收账款数额较大客户,企业就要成立专名的清除欠账企业的机构,并任命一个业务经理,对于那些欠债的人员因为意外造成的死亡,破产,或者因为欠债人员超过期限不能完成欠债任务的,要是超过3年还不能把应收的账目全部收回,或者一些要借助于法律才能回收的账目,就可以转交给这个企业专门成立的清理欠款的部门,要是因为清理欠款的部门能够将一些很难回收的欠款收回来就要按回收账款的多上对其进行奖励,并将清欠工作落实到具体的负责人身上,以提高收款的效率。催收欠款一般用的手段是,首先是用信函或者电话通知其偿还欠款的时间到了,当企业还是拖拉是就拍工作人员与其进行面谈,对于那些有能力偿还欠款却有意要赖账不履行偿还义务的人就可以通过采用发律手段进行对其进行催帐
3.6在日常生活中对账目详细的分类
企业要加强对于应收账款的管理,不仅要有一个总账,即是记录客户的有关账目往来的一些信息,同时又要对账目有一个详细的分类,不仅要明确与客户账目往来的情况还要记一些客户的信用等一些有用的资料。会计要对这些资料进行汇总,并做相关的整理当要做决策时,就要根据这些信息,所做的决策是否正确取决于这些信息的的是否及时,是否完整,所以对信息的整理要注意以下的问题。其一所有的赊销的业务的信息都应该是正确的,并且要很及时,要近两个详细的在账目上进行记载,应收账款要包括其中,在记载是可以设置反应赊销业务情况的的每日特殊的记账方式,其二赊销业务的过程要分给不同的人来做,向等级这些明细的账目,填一些赊欠账户所赊欠的一些账单,向赊欠的账户交一些催欠的单子,或者用邮递的方式发一些账单等都派不同并且专门负责的人去,其三建立的这些明细的账单要定期的和总账汇总,以保持分账和总账是一样的。
3.7在整个企业倡导重视效益重视现金的思想
追求效益到达资金的增加是企业运行的一个终极的目的,重视企业的效益不仅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国家大局的一个总体的趋势,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光是有企业的效益还有社会效益在里面,要树立效益为先的理念实现业务的快速增长要改变经营理念从原来的只是追求速度,粗放的经营方式向集中节约的经营方式转变,是企业进行长有效长期的发展,在注重企业效益的同时也也要重视资金这个问题,企业要先正常运营首先要有充足的资金,所以在企业中树立“现金为王“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企业现金的流动方向分为三个方向其一是流向活动的筹划中,其二是流向企业的投资活动中其三是流向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这三股资金的增加或者减少都会代表不同的含义,假如流向投资活动中的资金增加了,表明对该项目的投资有了回报,或者是将原来投入的成本收回来了,假如这项投资的指标是负的则表明企业企业在扩大投资的规模是正在处于扩展期。所以各个流向的增加或者减少表明的含义是不同的。所以企业的业绩好了的同时带来生产和经营是的现金流动是充沛的这是企业遇到的最好的境况,但是如果这些好的情况只是存在于账单上,企业的发展一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对企业来说重视应收账目的管理非常重要,这个对企业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总结】:通过对以上的叙述我们知道,企业要想有更好的发展,应收账款对一个企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想,有立足之地,提并且高企业的竞争力,加强对企业资金的管理,这样能提高 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使企业资金的运转效率加速,这样资金运转的周期也会缩短,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的同时也能够为企业节约成本。所以要建立完善的企业资金的管理制度,这样能最大限度的节约企业的资金,这样在准确的把握市场定位的同时,在资金方面也做好了准备,这样企业在激烈的竞争是也在资金方面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加强企业资金的管理,可以为企业减少很多的损失,对于企业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这样也能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很有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侯微,刘艳平,张琳. 应收账款的管理与控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0(11) 
[2] 刘淑杰,王柏玲. 企业应收账款核算方法分析[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09(01) [3] 孙志清. 应收账款核算制度缺陷及其改进探析[J]. 现代商业. 2009(08) 
[4] 叶昆蓉. 应收账款核算、管理的难点与对策[J]. 改革与开放. 2009(04) 
[5] 唐吉明,杜国营,王爱青. 浅谈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的核算及控制[J]. 科技信息. 2009(31) 
[6] 刘淑琴. 企业应收账款核算分析和科学管理制度探究[J]. 科技经济市场. 2006(02) 
[7] 李义民,路晓卉. 关于应收账款核算之考量[J]. 科技创业月刊. 2007(06) 
[8] 韩晶晶,刘志耕. 从应收账款核算异常发现的问题[J]. 财会学习. 2008(09)
[9] 唐淑君. 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工会财会. 2005(08) 
[10] 林梅. 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J].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9(01) 
[11] 栗淼. 一个典型应收账款管理失败的案例[J]. 财会学习. 2007(07)
[12] 孙海燕,陈付山. 对户外广告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的思考[J]. 法制与经济(中旬刊). 2009(02) 
[13] 邵振华. 构建以控制为导向的应收账款管理体系[J]. 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04)
[14] 侯红英,卢文谨. 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与控制[J]. 学习月刊. 2007(14) 
[15] 李淑坤. 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J]. 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 2006(03) [9] 明爱芬. 加强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J]. 湖湘论坛. 2006(01) 
[16] 骆秋光. 无形资产核算的主要变化及其影响[J]. 法制与经济(下半月). 2008(06)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应收账款的核算与管理 下一篇应收帐款管理研究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