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影响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影响
上传会员: panmeimei
提交日期: 2023-11-23 07:24:09
文档分类: 会计
浏览次数: 1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影响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免费文档不需要积分。
文档介绍: 需要原文档可注册成本站会员免费下载。
文档字数: 5588
目 录
一、增值税的概念
二、增值税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三、企业在增值税转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四、解决对策及建议
 
内 容 摘 要
我国于2009年1月1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一般纳税人而言,企业外购固定资产所缴纳的增值税不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而是作为进项税抵扣当期销售产品缴纳的销项税;对小规模纳税人而言,不再区分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统一按3%收取。这是我国税收制度的一大创新,将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的财务决策。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影响
增值税是对企业生产、流通环节的增值额课征的一种流转税。生产型增值税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够快速地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实践中证明其是一种不彻底的增值税:不利于出口产品退税,影响了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对购进扣税法是我完整链条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断链现象,给规范化增值税的征管带来矛盾。面对日益加剧的形势,2009年1月1日中国历史上增值税转型改革终于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其主要内容是:企业购买固定资产时支付的增值税款不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而是作为进项税抵扣当期产品销售过程中的销项税额。这是我国应对全球经济危机、扩大内需、深化税制改革的重大举措。面对全球经济危机的中国企业该如何抓住这次机遇,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
一、增值税的概念
增值税是对在我国境内从事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从事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取得的增值额为课税对象征税的一种税。对增值税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其中,以扣除项目中对外购固定资产的处理方式不同,可将增值税划分为生产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和消费型增值税。
(1)生产型增值税 
是指计算增值税时,不允许扣除任何外购固定资产的价款,作为课税基数的法定增值额除包括纳税人新创造价值外,还包括当期计入成本的外购固定资产价款部分,即法定增值额相当于当期工资、奖金、利息、租金,利润等理论增值额和折旧额之和。从整个国民经济来看,这一课税基数大体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统计口径,故称为生产型增值税。此种类型的增值税其法定增值额大于理论增值额,对固定资产存在重复征税,而且越是有机构成高的行业,重复征税越严重。这种类型的增值税虽然不利于鼓励投资但可以保证财政收
(2)收入型增值税 
是指计算增值税时,对外购固定资产价款只允许扣除当期产品价值的折旧费部分,作为课税基数的法定增值额相当于当期工资、奖金、利息、租金、利润等各增值项目之和。从整个国民经济来看,这一课税基数大体相当于国民收入部分,故称为收入型增值税。此种类型的增值税其法定增值额与理论增值额一致,从理论来讲是一种标准的增值税,但由于外购固定资产价款是以计提折旧的方式分期转入产品价值的,且转入部分没有合法的外购凭证,故给凭发票扣税的计算方法带来困难,从而影响了这种方法的广泛使用。
(3)消费型增值税 
是指计算增值税时,允许将当期购入的固定资产价款一次全部扣除,作为课税基数的法定增值额相当于纳税人当期的全部销售额扣除外购的全部生产资料后的余额。避免了重复课税,有利于鼓励厂商投资从整个国民经济来看,这一课税基数仅限于消费数据价值的部分,因而称为消费型增值税。此种类型的增值税在购进固定资产的当期因扣除额大大增加,会减少财政收入。但这种方法最宜规范凭发票扣税的计算方法既便于操作,也便于管理,因而它是三种类型中最先进、最能体现增值税优越性的一种类型,也是我国增值税制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二、增值税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增值税转型的核心是一般纳税人计算应缴增值税时,允许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是降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主要意义有以下几点:
1.从投资上来说,消费型增值税有利于促进资本密集型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投资的增长,而生产型增值税仅有利于促进劳动密集型行业投资。这说明实行向消费型增值税转型不仅有利于促进投资增长和科技进步,还有利于促进劳动力就业。
2.从经济周期的角度看,在经济出现逐步下降的时候,消费型增值税可以起到保护投资、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在经济增长旺盛的时候,消费型增值税的实施,对投资的促进作用有可能加剧通货膨胀的程度。实际上,在资本有机构成越来越高的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越快,固定资产投资越多,消费型增值税也就越刺激投资的膨胀。增值税转型形成对通货膨胀的刺激效应。
3.投资总量来看消费型增值税的影响最大.各种类型的增值税都有促进投资增加的作用,但是消费型增值税推进投资增长的作用最大,而且特别有利于促进固定资产的投资.生产型增值税促进投资增长的作用最小,仅有利于存货投资的增加。增值税转型能形成对投资需求的拉动效应,其现实意义是增值税尽快转型能较好地适应当今世界科技发展迅速、资本有机构成加快的投资发展趋势。
4.一些具体项目来看,第一,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增值税转型有利于促进设备的更新改造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在生产型增值税制度下,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税额不能抵扣,致使高新技术企业既要承担多投固定资产的压力,又要承受多缴税的负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投资者投资高新技术企业的积极性,不利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而增值税转型可以使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企业得到更多进项税额的抵扣,获得更多的减税收入,有利于刺激企业改进技术,采用先进设备,提高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产业改造和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第二,增值税转型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在实行生产型增值税条件下,由于固定资产所含税额不能抵扣,企业不愿意更新设备,造成设备老化,技术陈旧,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增值税转型有利于鼓励投资,更新设备,提高技术,从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同时,在增值税转型中国家对金属矿和非金属矿采选产品恢复按 17%税率征税,有利于矿产品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进一步促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第三,实现出口彻底退税,增强国际竞争力。增值税转型有利于增加出口退税,促进出口企业的发展。实行生产型增值税,由于抵扣进项税额从而出口退税不彻底,导致出口产品以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削弱了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能力,在与外国不含税产品的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制约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增值税转型,企业外购的机器设备已纳税额可以抵扣,在出口环节,增加了产品的出口退税,降低了出口产品的成本,增强了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有利于出口企业的发展。第五,有利于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我国从1998年1月1日日起,对国家鼓励发展的外商投资项目所进口的设备,只要在规定范围内可以免征进口环节关税和增值税,且从 1999年9月1日起,开始执行外商投资企业购买国家规定范围内的国产设备也可以退还其所含增值税的优惠政策。但国内企业不享受这些优惠政策,这种差别的待遇必然导致内资企业的税收负担水平高于外资企业,从而使内资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转型的意义及对策而消费型增值税的实施,则利于内外资企业在同一政策下实行公平竞争。
三、企业在增值税转型中存在的问题
1、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将降低税收收入 
由于购进固定资产所含税款的抵扣,将直接减少投资企业的当期乃至一段时期内的应纳税额。这对税收收入是一个冲击,加之消费型的增值税制还有鼓励企业扩大投资的一面,降低税收收入相对数额会更大。这种影响将会在传统工业区、相对贫困地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表现更为突出。 
2、消费型增值税在一段时期内,可能引发新的投资过热和重复建设的问题 
现阶段,国家将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同国际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努力改造传统工业,创建高新技术产业。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其优势将得到充分显现。但是,在鼓励投资、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我们应该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大幅度增长可能引发的局部过热现象予以重视。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领域的生产能力过剩的情形尚未消除,投资过热还将导致重复建设,如果不能很快降低类似热潮,通货紧缩将雪上加霜。 
3、固定资产所含进行税额的抵扣范围和抵扣时限难以确定 
按照增值税的设计原理,消费型增值税应对购入的所有固定资产所含进项税予以抵扣。这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能否将土地、房屋纳入抵扣范围,如若将其纳入抵扣,符合设计原理,且税制比较彻底,但会对财政造成很大冲击,在实行中也难以操作。二是对存量固定资产所含税金做何处理,也是必须慎重处理的问题。 
4、转型后因税率、税种差异形成的重复征税依然存在 
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后,虽然解决了现行增值税重复征税问题,但因税率、税种差异形成的重复征税还将继续存在。就税率方面而言,转型后如若继续对一般纳税人采用基本税率、优惠税率、零税率,对小规模纳税人分行业实施简易征收,相同的增值额会因物品或社会再生产环节不同而适用不同的增值税税率,这既会造成税负不公,又可能中断抵扣链条,出现因抵扣不充分进而导致重复征税。 
5、消费型增值税对投资、就业的影响及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的影响 
增值税转型改革时机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问题,认为增值税转型改革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刺激作用,可能会加剧经济过热。并认为,由于涉及大规模的减税,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控制赤字,就需要对财政收支进行结构调整。 
我国目前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关键时刻,消费型税制会对劳动就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并且鼓励机器设备投资和更新,因此,会在一定程度上使企业倾向于用机器替代人工,减少劳动岗位。
四、解决对策及建议 
1、消费型增值税可不考虑存量固定资产的税金抵扣问题 
  我国有巨额的存量固定资产,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如何对存量资产所含税款进行处理是摆在制度设计者面前的难点。国外对存量资产的处理主要有以下方式:对存量资产所含税款一律不准抵扣;允许部分抵扣;无限制地抵扣,直至彻底扣除完毕。第一种方式和第二种方式的有机结合应是我国现行背景下的明智选择。从法理的角度来分析,法不溯及以往是法律实施的一项基本原则。因此,消费型增值税原则上对该制度实施以前的存量资产所含的税金不予扣除。但鉴于消费型增值税与生产型增值税的税负相差较大,因此,对于制度实行前若干时间段内的资产购进可以适当扣除。时间段一般为一年较为妥当,扣除比例应小于正式推行后的比例。这既有利于减轻财政的压力,又有利于平衡新旧投资间的税负。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可以将存量固定资产排除在外,不予抵扣。因为这部分资产过去的征税和税收优惠规定不一,又有不同的使用年限和折旧金额,十分复杂,实际操作难度很大。而且存量固定资产是以前形成的,不予抵扣,对企业以后投资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影响不大。 
2、逐步扩大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增值税的基本原理要求征收范围宽泛,一方面可以避免从事性质相同的经济活动主体,有的纳税,有的不纳税,或税负不平等,有失公平的问题产生;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政府增加财政收入。就我国目前的状况,可先将交通运输、建筑安装、邮电通信和销售不动产四大行业纳入增值税征收范畴,逐步实现税制的统一。增值税征收范围的拓展,相应地影响了地方收入,需要对中央和地方的分配关系进行适当调整,改变增值税中央与地方的分享比例,适当提高地方分配比例,或就现有税种重新进行分配。 
3、公平合理设置税率,逐步规范减免税优惠 
  需要强调的是,我国现行增值税税率与世界各国比较,已属较高水平,且现行税制结构呈现的流转税主体现状已不利于税收调控职能的发挥。此外,完善税制后,强化增值税内控机制,堵塞税收流失漏洞而增加的增值税收入,绝大部分归中央财政享有,因此该方案的实施成本应从中央财政收入增量中负担,建议调整税率。目前,应尽快清理规范现行的增值税减免税优惠政策,逐步将减免税产品控制在极少数最终的消费品上,对某些确实需要给与扶持的特定行业和特殊产品,可以通过财政返还的方式来解决。 
4、降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标准的门槛,消除对中小企业的不公平待遇 
  在增值税转型过程后,适当放宽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把增值税纳税人最大限度地列入增值税专用发票链条式管理的范围。相对来说,增值税容易征收,但条件是要有可信的、确实的财务制度,要鼓励小规模纳税人加强财务会计核算,建账建制,尽可能向一般纳税人靠拢。在一般纳税人标准的确定上,应尽可能降低核算标准,将审查验证其财务会计核算是否健全、能否准确核算增值税进、销项税金作为认定一般纳税人的主要依据,这样可以对更多的中小企业实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管理,促进公平竞争。同时大幅度提高增值税起征点,把小规模纳税人减小到最小程度,降低小规模纳税人在增值税中的负面影响。 国际经验表明,良好的纳税、治税环境是实施增值税最有效的保障。应加强宜传舆论和监督工作,进一步做好征纳双方办税人员的业务培训,协同解决地区性的税收竞争和打击跨地区的偷骗税活动。 
总之,采用消费型增值税,对于企业的投资活动和扩大再生产领域等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高培勇. 新一轮税制改革步入实质操作阶段[J]财政监督,2008(5):30-32
郁阳刚,万义平. 增值税改革的影响分析[J]经济分析,2005(8):50-53
朱建 浅议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影响[J]现代企业,2004(6):56-58
<新财经>访黑龙江省国税局征管处处长张健民的相关内容[N].2009.02.08
戴德明、林钢、赵西. 财务会计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01
李晓莉、杨建平. 对生产型增值税到消费型增值税转型的认识[P].2005.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修订草案).2008.11.
叶慧芬.我国现行增值税的弊端分析及转型思考[J]财贸研究,2007(8):34-35
增值税转型意味着什么[N]. 经济日报,2009.02.11
张建宗 王冠雄 张茵.生产型增值税的弊端及其转型分析[J]2006(3):22-23
郭瑛.浅析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的影响[J]会计之友,2006.05.11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审计独立性研究 下一篇增值税相关问题及对策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