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施工企业中应收账款拖欠的原因
1,建筑市场供求严重失衡2,缺乏健全的市场信用体系3,施工企业缺乏较高的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防范措施
4,企业内部控制不严格
拖欠应收账款对施工企业造成的危害
1,增加了施工企业的成本2,增加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3,增加了社会不安定的因素
针对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与核算的对策
1,从社会外部环境角度来看,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措施2,从企业内部来看,要健全企业内部的各项制度,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四、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
1,如何计提坏账准备
2,计提坏账准备的办法
3,计提坏账准备时应注意的问题
五、结束语
内 容 摘 要
为了提高施工企业资金安全,方便企业资金周转,提升企业效益,回收应收账款的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在现如今,我国大部分建筑工程都已经采用了招投标制度,施工企业预先会提供自己对于一个工程的报价,而发包方则会考虑施工企业的资质,资金垫资等因素,这也就意味着施工企业被拖欠款现象愈演愈烈,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秩序,也会给社会的稳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长期以来,大部分企业管理者对应收账款的管理的重视远远不够,同时有些管理者也欠缺管理的方法,造成近年来拖欠施工企业工程款的现象不断发生,施工企业被拖欠款现象愈演愈烈,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秩序,也会给社会的稳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各方力量加大措施对应收账款进行控制和管理。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解释了施工企业出现应收账拖欠的原因及其所造成的危害,在此基础上,针对应收账款管理和核算问题提出若干对策,以及坏账准备的计提各项办法。
一、施工企业出现应收账款拖欠的原因 1,建筑市场供求严重失衡
由于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建筑工程项目存在着僧多粥少的现象,许多施工企业及建筑承包商为了能够接手工程项目,取得收益,就会通过预先垫付工程款的方式来取得施工权,久而久之,建筑施工工程欠款已成为建筑行业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2,缺乏健全的市场信用体系
由于市场经济发展不完善,市场信用体制不发达,国家信用管理体系不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失信惩罚机制不健全等一系列的原因使得社会信用缺失现象越来越严重,从而导致了拖欠款问题的恶化。3,施工企业缺乏较高的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防范措施
截止到目前,我国的许多施工单位风险意识还很薄弱,对应收工程款的账龄方面、风险方面缺乏全面的考察和了解,同时,大部分的建筑承包商只考虑未来收益,而缺乏建筑行业的法律意识,不了解有关的法律知识,进而使得面对应收账款欠款问题时无法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利益。4,企业内部控制不严格
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不合理,也造成了施工单位的应收账款问题的出现。这些管理不善的主要因素包括企业相关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相关的法律知识欠缺、法律意识淡薄等等。
二、 应收账款拖欠对施工企业带来的危害1,增加了施工企业的成本
筹资成本、管理成本、坏账损失的成本都是企业应收账款的范畴。首先是筹资成本,企业如果要维持正常的运行必须向银行贷款,但是所形成的贷款利息使得企业的财务费用增加。其次是管理成本,企业的管理成本主要包含企业调查建设单位的运行状况、信用状况、核算应收账款、收集其他相关信息等所需要支付的费用,其中大部分是沉没成本,没有收回的可能。最后是坏账损失的成本,在建筑施工企业运行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一部分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形成坏账、呆账,这些成本导致企业运行的负担增加,不利于企业盈利水平的提升,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严重的负面影响。
2,增加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
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如果其出现应收账款,一般来说,债务单位对于施工单位的应收账款有控制的主动权。大量资金被债务单位拖欠,施工企业的资金难以保证企业的正常周转,为维持自身的正常运行,企业只能向银行贷款,贷款量的增加导致企业背负沉重的贷款利息,施工企业内部就会存在潜在的严重的财务风险,因此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的盈利需求都存在严重的影响。
3,增加了社会不安定的因素
企业的资金如果出现紧缺的现象,企业长期不能及时定额的支付职工工资、医药费、养老保险金和失业保险金等,尤其是不能及时支付农民工工资、工程材料款,造成社会不满意程度升高,这些都是致使社会不安定的因子。
三、针对应收账款管理和核算问题的对策1,从社会外部环境角度来看,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措施
1.1,诚信教育需要在全社会得以贯彻和加强,资信评估业也需要大力发展。
1.2,加强执法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恶意拖欠、逃避债务的建设单位的惩罚力度,完善惩罚措施,保障了被拖欠施工企业的利益。
1.3,强化监控并且要提高建筑市场“准入”门槛,杜绝建筑市场资金不到位现象。如果企业曾经出现过资金不到位的状况,在对建设项目审批时,不允许该企业进入建筑市场,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垫资、拖欠的问题。
2,从企业内部来看,要健全企业内部的各项制度,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2.1,企业应该制定健全、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企业可以根据自身规模等情况成立应收账款清欠小组,小组需要定期分析和审核应收账款,对债务人的公司经营情况、活动资金状况进行调查,并由此制定相应的应收账款催收办法,相关的诉讼实施方案,根据欠款额度情况制定按期回收的方案等。另外,制订合理的资金回款考核制度,把实际收到的工程款金额作为考核指标对各个部门进行考核,跟踪各部门任务完成的情况,每个经办人员必须保持“谁经办、谁催收、谁负责”的原则,做到人员、岗位和责任的三方落实。
2.2,企业需要制定可行的清欠办法。企业在制定清欠办法的同时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信誉高的企业、暂时遇到困难而不能及时支付工程款的单位和有实力支付工程款但不愿意支付的客户设置不同的清欠方案,促进应收账款拖欠问题的妥善解决。
2.3,建立应收账款的审批制度。企业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应收账款审批制度,经办人员办理审批只能局限于自己的工作职权范围之内,对于超出经办人员职权范围的工作,经办人员必须请示上级领导同意。另外企业可以进行责任制管理,经办人员都要全权负责自己经办的每一笔业务,其业务情况要与其经济利益挂钩,这种情况要持续到资金全部回收为止。
2.4,建立并完善应收账款的坏账核销体制。通过严格的执行坏账核销制度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且有利于减少企业运行中发生的舞弊行为。
2.5,提高信用意识和防范风险的意识。企业先要对发包方的信用情况进行调查才决定是否提供垫资,调查内容有以下几点:建设单位的财务状况及信用状况、企业的诚信记录,企业对各种客户采取的信用策略等等。
2.6,企业学会高效率利用外部条件,有效增强施工企业对于应回收账款的管理。第一,企业可以进行应收账款融资,将应收账款抵押给银行,向银行申请贷款,应收账款抵押给银行后一般不通知客户。同时,银行为企业提供资金,并负责管理、催收应收款和坏账担保等,这些条件更有利于企业的良好发展。第二,企业在进行应收账款保理时,要与银行签订一定的保理额度,企业的欠款方一般是银行的固定客户,金融机构能够有效地控制风险,同时也缓解了行为企业的潜在财务风险。第三,企业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将长期无法收回或难以收回的应收账款打包出售,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应收账款的回收率。四、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
1,如何计提坏账准备
企业应当定期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款项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准备,对预计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计提坏账准备。企业发生的坏账损失有两种核算方法:一是直接转销法;二是备抵法。由于备抵法更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和谨慎性原则,因此,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要求企业采用备抵法来进行坏账的会计处理。企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
备抵法是按期估计坏账损失,形成坏账准备,当某一应收账款全部或部分被确认为坏账时,应根据其金额冲减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金额。采用这种方法,一方面按期估计坏账损失计入资产减值损失;一方面设置“坏账准备”科目,待实际发生坏账时冲销坏账准备和应收账款金额,使资产负债表上真实反映应收账款的净值。相关的会计分录如下:
(1)计提坏账准备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2)发生坏账时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3)冲销的应收账款又收回时
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2,计提坏账准备的办法
2.1,余额百分比法:是根据会计期末应收账款的余额乘以估计坏账率即为当期应估计的坏账损失,据此提取坏账准备。理论上讲,这一比例应按坏账占应收款项的概率计算,企业发生的坏账多,比例相应就高些;反之则低些。
2.2,账龄分析法:是根据应收账款入账时间的长短来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虽然应收账款能否收回以及能收回多少,不一定完全取决于时间的长短,但一般来说,拖欠的时间越长,发生坏账的可能性就越大。
2.3,赊销百分比法:就是根据当期赊销金额的一定百分比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采用此方法,估计坏账损失百分比可能由于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不断变化而不相适应,因此,需要经常检查百分比是否能足以反映企业坏账损失的实际情况,如果发现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应及时调整百分比。
2.4,个别认定法:就是根据每一应收款项的具体情况来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在同一会计期间内运用个别认定法的应收账款应从其他方法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中剔除。个别认定法区别于余额百分比法和销货百分比法的主要特点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对坏账准备计提的依据不再是销货总额或赊销总额,而是客户的信用状况和偿还能力;二是计提坏账准备的比率不再是所有的欠款客户都用一个相同的比例,而是信用状况不同其适用的比率也不同。只要调查清楚了每个客户的信用状况和偿还能力,再据此确定每个客户的计提比率和欠款数额,就能核算坏账准备。
,3,计提坏账准备时应注意的问题
3.1,新准则规定,企业对于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及符合条件的应收票据和预付账款计提坏账准备,与旧准则规定有所不同。
3.2,计算计提的坏账准备和坏账准备科目余额时,先要注意题目中要求的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判断是否需要考虑坏账准备科目余额后,按照题目的要求一步步地处理,通常在每年末都需要将坏账准备科目余额计算出,以便计算的直观性和准确性。
3.3,企业对与关联方发生的应收款项一般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但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关联方(债务单位)已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等,并且不准备对应收账款进行重组或无其他收回方式的,则对预计无法收回的应收关联方的款项也可以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五、结束语
通过以上对各方面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应收账款给施工企业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和危害,企业管理者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存在着问题,但是企业要取得长足的发展就必须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所以,建筑施工企业要结合本企业的应收账款的管理现状和模式,借助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制定符合本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办法,完善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保障企业进行施工活动所需要的流动资金,减少企业运营的财务风险,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 考 文 献
(1)李新,浅谈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不善的弊端及其措施。中国商界:上半月, 2012。
(2)乔玉君,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现代农村科技, 2012。
(3)赖晔鋆,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策略探究。建筑施工, 2011。
(4)王春霞,浅谈加强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措施。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
(5)胡灯中,阮凤霞,浅析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6)李焰杰,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1。
(7) 邵瑞庆,亚珊玲,我国资产减值会计规范的变化于实施中的问题。财经论丛, 2012。
(8) 陆正飞,黄慧馨,李琦. 会计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9)张艳,浅议坏账损失的核算与管理。新疆电力‚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