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引言3
一、财务管理的目标评析3
(一)利润最大化3
(二)每股收益最大化3
(三)股东财富最大化3
二、财务管理目标存在的问题4
(一)财务管理观念落后,财务目标不明确4
(二)财务机构设置不健全,财务人员素质不高4
(三)财务控制能力不强,风险意识淡薄4
(四)外部融资困难,投资缺乏科学性5
三、完善财务管理的建议5
(一)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5
(二)确立财务管理的基本理念5
(三)定位适合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5
(四)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人才培训体系6
结论7
内 容 摘 要
在现代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社会的经济环境和市场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对我国企业的管理提出新的要求。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之一,面对此时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现状,还有一些需要引起我们解决和重视的问题。因此,本文从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出发,总结目前财务管理目标的几种观点。在接下来对财务管理目标分析中之处目前我国财务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从而对我国的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对策和策略,并对我国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进行探索。
关键词:财务管理;问题;建议
论财务管理的目标
引言
财务管理目标又称理财目标,是指企业进行财务活动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它决定着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方向。财务管理目标是一切财务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是否合理的基本标准。财务管理目标也是企业经营目标在财务上的集中和概括,是企业一切理财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制定财务管理目标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成功的前提,只有有了明确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工作才有明确的方向。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市场经济体制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科学合理地选择、确定财务管理目标。
一、财务管理的目标评析
财务管理必然有他管理的目标,没有目标财务管理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财务管理的目标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尤为重要。那么什么是财务管理的目标呢?财务管理的目标对企业的发展到底有何作用呢?目前流行的财务管理目标主要有以下三种。
利润最大化
利润最大的财务管理目标是和企业的性质联系在一起的。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法人。企业的生存与否很大程度上就是企业是否遗址在营利。企业通过各种形式来营利,挣取利润,实现企业资本规模的进一步扩张,经营规模的进一步开展。但是企业财务管理只顾追求利润最大化会带来一些企业内部人员道德上的问题。会导致股东权利滥用出现,从而损害公司企业的发展。要准确区分,公司企业是所有权与管理经营权是分离的。企业财务管理实现企业利润,以润是属于公司企业的而不是管理经营者的。管理经营者通过对企业公司的管理经营行为获得报酬,因此母公司业绩的好坏直接关乎着管理者的经济收入。在利益的驱使下,管理者容易滥用自己的经营管理权。为了公司的眼前利益从而忽视公司的长远利益。只顾实现利润最大化的财务管理模式是存在一定的弊端的。
每股收益最大化
针对利润最大化的明显缺点,有人提出每股收益最大化的观点,每股收益最大化是利润最大化的改进,因为这种观点以利润除以股数最大为目标,考虑到了企业投入资本数量对利润的影响。也就是比较了权益资本的净利率。但它的缺点也是明显的,没有考虑到企业的代理问题,也忽视了货币的时间价值。企业的代理行为对企业的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毕竟企业作为法人只是一种拟制的人格,所有的法人行为需要具体的自然人去实行。自然人在实行大力管理时会因为趋利行为的弊端危害到企业公司的发展。每股利益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没有本质的区别。每股收益最大化的背后就是利润的最大化。同时这种财务管理目标也存在不确定性,没有考虑到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时间维度。
股东财富最大化
这种观点不仅考虑了权益资本的净利率,也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认为使股东财富最大化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目标,这种观点也是被最广泛认可的。因为衡量股东财富往往是通过股票的价值,因此股价最大化也是这种观点,另外企业价值最大化在本质上也和股东财富最大化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假设企业负债不变时,企业权益资本最大化也就是企业价值最大化。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基本目标,有利于管理者在生产经营中以长远的眼光来进行决策,而且在项目投资上,也会考虑到实际报酬率,然而它也存在着缺点。因为股东财富主要靠股票来衡量,所以对于未上市的公司来说就无法量化,只适用于上市公司,而且资本市场并不是强势有效的,股票的价格也未必能反映出公司的实际价值。尽管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是有局限性的,但是却是目前最为合适的管理目标。
综上所述,财务管理目标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演变的过程,在财务管理目标的背后实际上是企业财富的合理分配问题,只有正视财务管理目标和了解财务管理目标的功能作用,才能更好的进一步完善企业公司的发展。
二、财务管理目标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观念落后,财务目标不明确
在一些企业中,企业管理者自身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不够高,其管理思想也较为落后,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没有甚至不愿意将财务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有效机制中,这种缺乏现代财务管理理念的现象,使得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核心的地位受到动摇。另外,财务管理大多数只是片面的将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唯一的追求目标,这种定位十分不合理。这种不合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设置受内外部环境的影响,要与企业的战略一致;第二,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忽略了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这就使得企业管理只是局限在生产经营型这一模式中,而财务管理对于风险控制的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二)财务机构设置不健全,财务人员素质不高
财务机构设置不健全主要存在于中小企业中。表现为:第一,有部分中小企业没有设置专门的对企业财务工作进行管理的组织机构。第二,有些中小企业也设置财务部门,也聘请了一些外面的财务管理人员,但是在这些企业中一个财务管理人员却身兼多职,财务部门专业化程度不够,无法有效的履行财务部门的职能。在一些中小企业中,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对业务项下的实际操作能力不强,缺乏理论基础,学习意识差,此外,一人身兼数职。
(三)财务控制能力不强,风险意识淡薄
财务控制能力差的表现为:第一,企业缺乏有效的现金管理,企业资金的闲置或不足问题突出;第二,一些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期太长,这就使得企业难以快速收回资金。第三,存货控制薄弱也是大部分企业存在的问题。第四,有些企业只重视平时的现金流,没有对成本、利润以及收入进行过细致分析。企业管理者没有较强的财务风险意识表现为:第一,企业过度负债。一些中企业大量的向银行贷款,忽视了贷款的财务风险;第二,企业改变资金用途,将短期债务用作长期投资;第三,不同企业之间存在互相担保的现象,有的企业使用同一资产进行重复抵押,更有甚者使用“拆东墙补西墙”,这些给企业捆绑上了复杂的债务链条。
外部融资困难,投资缺乏科学性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下,改革到了经济转型的关键地步。很多企业出现融资困难问题,而且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出现了大量企业资金断层的局面。无形中加大了企业银行贷款的难度,加上银行贷款的回收难现象,银行在企业申请贷款中的考虑会更加慎重。我国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和私有民营企业的待遇存在其实问题不能解决,一直以来银行更热衷于向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放贷。在现实的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过程中,中小企业也没有优势,在企业内部管理和市场影响力上都不能和国有或者大型企业相比。造成融资的困难。此外,一些企业的投资倾向不够用科学合理,投资较盲目,只注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特别是中小企业,企业的最大目的就是营利,中小企业由于资金总量较少,因此,在投资和管理上多注重眼前利益,周期较短的投资。对于周期长的项目缺乏资金上的韧性。
三、完善财务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
企业在财务管理制度建设中,应当遵循针对性、操作性和强制性原则,制定一套符合企业实际的财务管理制度:一要设立专门的财务管理机构,统一负责企业的资金融通、现金出纳、财会管理、工资核算、固定资产及预算编制、决算实施等工作;二要制定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如现金、采购、报销、稽核等制度,实行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三要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强化监督机制。根据各岗位的权利和责任,规范财务工作程序,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坚决杜绝不规范、不合法的会计业务和财务行为的发生;四要要求企业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审计监督,以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
(二)确立财务管理的基本理念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之一,要想发挥财务管理的优势,必须转变财务管理的理念。当前世界变化日新月异,各种新的经济理论和企业管理理念同样是层出不穷。需要企业在财务管理中时刻保持着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积极引进市场上的先进管理模式和借鉴国际上相同行业的经验。做到企业外部竞争力的提升,内部方面,要注重企业人员的核心地位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开展内部员工大讨论,普及财务管理的相关知识。企业的财务管理代表了企业面貌,企业内的每一个人应该对存在的财务风险有清醒的认识,在细微变化中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形成企业独有的财务管理文化,以便更好地适应新时期财务管理的需要。
(三)定位适合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
财务管理对于一个企业如此重要,在企业的发展中,财务管理方面更要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从财务管理的目标演变看,财务管理本身也是慢慢走向完善和理性的过程。因此,企业在完善自身的财务管理过程中要脚踏实地,与自身发展状况相联系来调整。做到风险和收益的平衡,在处理公司利润的分配上注意利益的平衡和鼓励机制的作用。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与国外企业的交往和竞争中,必然了解到外企的财务管理模式,对于一些财务管理运行较好的企业和成功经验的引进,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和特色进行,不然会得不偿失,陷入财务管理的怪圈中。
(四)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人才培训体系
企业财务管理的人才基本上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高校毕业进入企业的人员,另一个是企业内部培养人员。第一种财务管理人才由于是高校学生,有着较高的财务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第二种人员,成分相对来说较为复杂,既包括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还包括其他人员。这类人员由于长期在企业从事相关的工作,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操作能力,但是相对缺乏财务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对于一些世界上新出现的财务管理方面的理论了解较少。鉴于这两类人员的优缺点分析,完全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在企业内部进行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把理论知识占优人员和实践能力占优人员进行合理分配,在工作中实现互相进步,这样既可以节省专门的时间进行人员的不同培训,同时也有利于加强企业内部员工的凝聚力,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为企业的营利和长远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结论
在市场不断改革、经济不断创新的今天,我国企业面临更多的金融投资选择和改革机会。企业的财务管理是其整个管理体系的核心部分,而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即是企业追求的目标所在。为了更好的发挥企业财务管理的职能效用,我国需要对财务管理现状做一些分析和了解,找出现存的弊端和不足,协调运作管理体系的每个方面,有效地强化企业财务管理知识和技能,最终促进企业的全面健康发展。特别注意的是,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连贯性,因此,搞好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在我国整个企业的管理工作中是十分必要的。
参 考 文 献
[1]周密斯,周华. 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J].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1,01:63-66.
[2]朱开悉. 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财务核心能力[J].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1,05:50-56.
[3]李心愉. 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J]. 经济科学,2001,03:96-102.
[4]崔艳波.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合理选择——企业价值最大化[J].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1:62-64.
[5]邢志娜.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理论综述及探讨[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0:59-61.
[6]李琦.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与社会责任[J]. 经济研究导刊,2011,15:95-97.
[7]高翠莲,王阳.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社会责任[J]. 会计之友,2011,18:41-43.
[8]梁利光. 浅析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财务核心能力问题[J]. 中国外资,2013,03:132-134.
[9]刘宗彬,王立莹. 浅谈我国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12:42-44+41.
[10]韩道琴,陈浩. 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财务战略选择[J]. 会计之友(上旬刊),2008,12:32-33.
[11]张先治. 中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探讨[J]. 会计研究,1997,11:14-18.
[12]王志英.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理论研究综述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生产力研究,2005,05:230-232.
[13]冉光圭. 企业理论演变与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J]. 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04:24-26.
[14]吕永霞. 基于可持续发展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探析[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02:90-91.
[15]龚新龙. 简析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J].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1:12-14+41.
[16]张培清. 利润最大化:企业财务管理的合理目标[J]. 财经科学,2000,02:92-96.
[17]刘菊,赵伟峰. 基于和谐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研究[J]. 特区经济,2007,12:81-83.
[18]高娟. 基于社会责任理论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探析[J]. 商业时代,2010,09:72-73.
[19]李帅红. 企业资本结构优化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结合分析[J]. 时代金融,2010,07:132-133.
[20]许义生. 试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特征[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03: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