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有关问题研究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有关问题研究
上传会员: panmeimei
提交日期: 2023-11-17 23:22:32
文档分类: 会计
浏览次数: 1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有关问题研究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免费文档不需要积分。
文档介绍: 需要原文档可注册成本站会员免费下载。
文档字数: 10248
目 录
一、摘要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概念及分类
1、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定义
三、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会计处理
1、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处理原则
2、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
3、非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
四、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存在的问题
1、不能完全界定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涵盖时间
2、不能完全区分两类的日后事项
3、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披露存在的问题
4、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忽略方面
五、完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建议
1、界定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涵盖时间
2、区分两类不同的日后事项
3、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与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4、如何重视与其他会计准则的关系

内 容 摘 要
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本越来越走向国际化。国际企业的经营模式及其财务制度扩大了我国企业的视野,并促使我国企业及企业领导让你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财务人员作为企业的核心成员,对其知识及业务的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投资的热情一度高涨,大小投资者对其投资的企业的财务状况倍加关注,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审慎性愈加强烈,投资者通过企业的财务报告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何现金流量进行分析,决定是否对该企业进行投资。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会计核算与报告工作中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我国会计年度采用公历制, 我国《会计法》第十一条规定“ 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而我国企业年度财务报告报出时间一般在下一会计年度的3、4月份, 从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报出日企业很可能会发生一些会影响报告年度的财务报表有利或不利的交易或事项, 对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决策有重大影响。我们把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有利或不利事项成为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其会计处理具有重要意义。虽然涉及的时间比较短,但同样是企业真实财务信息的组成部分:鉴于此,恰当处理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具有更重要的意义。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需要调整或说明的事项。这些事项有的直接影响财务报告年度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有的虽然不影响财务报告,但会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的正确理解和对策。因此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对于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和保证财务信息真实可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有关问题研究
1.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概念及分类
(1)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定义
具有有用性,应依据新发生的情况对资产负债表日所反映的收入、费用、资产、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进行调整,否则会使报表使用者对会计信息产生误解。
非调整事项是指在资产负债表日该状况并不存在,而是期后才发生或存在的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才发生或存在的事项,其事项不涉及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但为了对外提供更有用的会计信息,必须以适当的方式披露这类事项。
2.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会计处理
(1)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处理原则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调整事项,应视同资产负债表所属期间发生的事项一样,做出相关的账务处理,并对资产负债表日已编制的会计报表作相应的调整。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相关附表和现金流量表的补充资料内容,不包括现金流量表正表。调整时应分情况进行。
1.涉及损益的事项,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余额转入“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科目。
2.涉及利润分配调整的事项,直接在“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科目核算。
3.不涉及损益以及利润分配的事项,调整相关科目。
4.通过上述账务处理后,还应同时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包括:1).资产负债表日编制的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2).当期编制的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3).提供比较会计报表时,还应调整相关会计报表的上年数;4).经过上述调整后,如果涉及会计报表附注内容的,还应当调整会计报表附注相关项目的数字。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非调整事项,是资产负债表日后才发生的事项,不影响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因此不需要对已编制的会计报表进行调整。但由于这类实行如不加以说明,将会影响财务会计使用者做出正确估计和决策,因而要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事项的内容,估计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影响;如无法做出估计,应当说明无法估计的理由。
(2)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
(1)已证实资产发生了减损。是指在年度资产负债表日以前,或在年度资产负债表日,根据当时资料判断某项资产或能发生了损失或永久性减值,但没有最后确定是否会发生,因 而按照当时最佳估计金额反映在会计报表中。
(2)销售退回:是指在资产负债表日以前或资产负债表日,根据合同规定所销售的物资已经发出,当时认为与该项物资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货款能够收回,根据收入确认原则确认了收入并结转相关成本。即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确认为已经销售,并在会计报表上反映。
(3)已确定获得或支付的赔偿。是指在资产负债表日以前,或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的赔偿事项,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之间提供了新的证据,表明企业能够收到赔偿或需要支付赔偿款,这一新的证据如果对资产负债表日所作的估计需要调整的,应对会计报表进行调整。
(4)资产负债表日后董事会制订的利润分配方案中与财务会计报告所属期间有关的利益分配。
(5)在资产负债表日或资产负债表日以前提起的诉讼。以不同于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金额立案。(6)新的证据表明,在资产负债表日对长期合同应计收益的估计存在重大误差。 
(3)非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非调整事项与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无关, 不涉及调整资产负债日的财务报表, 但有的非调整事项对报表使用者的决策具有重大影响, 故应在附注中披露。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具体有:(1)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重大诉讼、仲裁、承诺;(2)资产负债表日后资产价格、税收政策、外汇汇率发生重大变化;(3)资产负债表日后因自然灾害导致资产发生重大损失;(4)资产负债表日后发行股票和债券以及其他巨额举债;(5)资产负债表日后资本公积转增资本;(6)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巨额亏损;(7)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企业合并或处置子公司等。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有关的下列信息:
1.财务报告的批准报出者和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
2.每项重要的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性质、内容及其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无法估计的, 应当说明原因。
3.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存在的问题
(1)不能完全界定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涵盖时间
  旧准则认为“调整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为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的情况提供了新的或进一步证据,有助于对资产负债表日存在情况有关金额做出重新估计的事项”。这个定义看似严谨和具体,但实际上并没有“一针见血”地体现出调整事项的本质特征,不容易判断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某一事项究竟是调整事项还是非调整事项。另外,旧定义中“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一句中的“后”字显得有些多余,因为准则中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定义中明确界定了时间范围,即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
(2)不能完全区分两类的日后事项
  同一性质的事项可以是调整事项,也可以是非调整事项。这取决于所涉及的情况是在该企业的特定环境下是否已在报表日存在,而没有明确规定这一事项是调整事项,另一事项是非调整事项。而新准则对旧准则调整事项的定义进行了修改,明确指出调整事项是指“对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的情况提供了新的或进一步证据的事项”,使财务报表使用者可以更清楚地判断某一事项究竟是调整事项还是非调整事项要取决于该事项表明的情况在资产负债表日或资产负债表日以前是否已经存在。若该情况在资产负债表日或资产负债表日以前已经存在,则属于调整事项;反之,则属于非调整事项。
(3)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披露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目前情况看,财务报告主要反映作为经营者的经营业绩,而大部分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不利事项,这就必然导致企业主观上不愿披露这些不利事项。有的企业,为完成当年任务和上级下达的考核指标,骗取虚假荣誉,在会计数据上做文章,粉饰财务成果。采用年终先销售。再办理退货方式做假销售,或采取虚假的关联方交易等,人为调整 “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的计提,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应调整而不调整,人为地篡改收入和利润。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发生在财务报告编制完成之后。无论是对原财务报告有关项目进行调整,还是提供附注说明,都会增加一定工作量,这也是企业尽量回避披露该类事项的重要原因。目前有相当部分的企业或个别审计机构.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重视不够。认为该类事项对企业的财务报告影响不大而被忽略。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财务报告的组成部分,市场经济瞬息万变,每一变化都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并波及企业的状况和经营活动成果,作为该类事项的披露就显得更加重要。
(4)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忽略方面
1提取盈余公积业务是否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准则》在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之外,对利润分配单独作出规范: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由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所制定利润分配方案中分配的股利(或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下同),应按如下方式予以处理:(1)现金股利作为资产负债表调整事项;(2)股票股利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单独披露。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由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制定并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批准宣告发放的股利,比照上述规定办理。也就是说利润分配事项作为分配年度的当年的会计事项,不再调整上一年度的报表。而提取盈余公积事项一般是与利润分配方案一同披露的。在这种情况下,提取盈余公积是否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如果是,是作为调整事项还是非调整事项处理?
2报告年度以前的非重大会计差错是否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
 《准则》明确规定:资产负债表所属期间或以前期间存在重大会计差错作为调整事项进行处理,而在《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中则规定:对于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日之间发生的报告年度的会计差错及以前年度的非重大会计差错,应当按照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的调整事项进行处理。对于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日之间发现的以前年度的重大会计差错,应调整以前年度的相关项目。两者之间的分歧是以前年度的重大会计差错和以前年度的非重大会计差错是否都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企业会计准则—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指南中,对非重大会计差错的界定是:不足以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做出正确判断的会计差错:可见,重大与非重大的区别在于是否对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产生干扰。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产生的非重大会计差错具有两个特点:一是不会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估计和决策;二是对资产负债表日的存在状况有影响。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准则,调整事项的本质是为资产负债表H已经存在的情况提供了新的或进一步证据,有助于对资产负债表日存在情况有关的金额作出重新估计,也就是说只要对资产负债表日的状况产生影响,不论金额大小都应作为调整事项,就如同销售退回业务等调整事项一样;而如果没有影响资产负债表日的存在情况,但会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估计和决策的事项,应作为非调整事项。所以,笔者认为报告年度以前的非重大会计差错也应作为调整事项进行处理,它与重大会计差错的区别就是不需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差错的性质。
3企业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与或有事项的问题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与或有事项有密切关系,但也有区别。例如,A公司在2000年10月涉及一个诉讼事项,到年末法庭还没有判决。则年末,该诉讼事项是A公司的或有事项,A公司必须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的规定,根据或有损失的可能性决定是否计提准备;由于在年末还未判决,A公司一般会根据律师的意见作出估计。如果法庭在财务报告报出前作出判决,或律师修改其法律意见,该事项就成为一个应调整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首先,在资产负债表日,我们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来判断是否存在或有事项,以及应该为或有事项所做的准备或可能带来的或有损失金额;其次,若判断在资产负债表日存在或有事项,则必须进一步考虑在资产负债表日是否有相关的调整事项,影响我们对资产负债表日或有事项的估计和判断。所以,或有事项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相关的。判断或有事项的存在及有关金额,应依据《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当或有事项确定下来并成为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时,则应依据《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要求,作出相关的会计处理或附注说明。
4.完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建议
(1)界定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涵盖时间
 《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这一时段。年度资产负债表日,是指每年的12月31日。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是指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财务报告报出的日期。
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财务报告可以对外公布日,与实际对外公布日之间发生的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有关的事项.由此影响批准财务报告对外公布日期的,应以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再次批准财务报告对外公布的日期为截止日期。例如:某公司2009年度财务报告于2010年2月16日编制完成,2004年4月21日注册会计师完成整个年度审计工作并签署审计报告。经董事会批准财务报告可以对外公布的日期为2004年4月25日,根据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会计处理的规定,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期为2010年4月25日,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涵盖期间为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4月25日。但有时候因需经股东大会审议等原因,董事会批准与实际对外公布间隔时间较长,在此期间又发生了重大事项,需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或需要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需调整或说明的会计报告再经董事会批准的报出日期为准。
(2)区分两类不同的日后事项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包括两类,一类是对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的情况提供进一步证据的事项,即影响财务报告年度的财务状态、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的事项,它是指由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获得新的或进一步的证据,以表明依据于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编制的财务报告已不再可靠,应依据新的证据对资产负债表日所反映的收入、费用、资产、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进行调整,有助于对资产负债表日存在情况的有关金额作出重新估计的事项,被称为调整事项。已作为调整事项调整会计报表有关项目数字的,除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外,不需要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调整事项的特点是:(1)在资产负债表日或以前已经存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得以证实的事项。(2)对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编制的会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主要有以下方面类型:1.已证实某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已减损.或为该项资产已确认的减值损失需要调整。如资产负债表日认为可以收回的大额应收款,在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问由于债务人突然破产而无法收回。2.发生资产负债表所属期间或以前期间所售商品的退回。3.表明应将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的某项现时义务予以确认,或已对某项义务确认的负债需要调整。4.已确定获得或支付的赔偿。主要指资产负债表日的未决诉讼在日后时期作出判决的。5.表明资产负债表所属期间或以前存在期间存在重大会计差错。6.日后时期董事会制订的利润分配方案中与财务报告所属有关的利润分配(不包括股票股利)。这类事项应作为调整事项,调整有关会计报表数据。另一类是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的正确理解的事项,是指在资产负债表日该事项的状况并不存在,而是期后才发生或存在的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特点是:
资产负债表日并未发生或存在,完全是期后才发生的事项。
对理解和分析财务报告有重大影响事项。主要类型有:(1)股票和债券的发行。(2)发生对外巨额投资和发生巨额亏损。(3)自然灾害导致资产发生重大损失。(4)外汇汇率发生重大变动和税收政策发生重大变动。(5)发生重大企业合并或处置子公司以及对外提供重大担保、对外签订重大抵押合同。(6)资产负债表日后董事会作出的债务重组的决定。(7)资产负债表日后出现的情况引起的固定资产或投资上的减值、短期投资的市价下跌等。这些非调整事项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加以批露,说明非调整事项的性质、内容,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影响:如无法作出估计,应当说明无法估计的理由。正确区分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的关键是看这些事项的主要情况出现的时间,凡主要情况出现或存在于资产负债表日之前,而在日后时期获得新的或进一步的证据得到了证实、有了结果的, 即“因”出现或存在于资产负债表日之前,“果”出现在日后时期的应作为调整事项。如资产负债表日前已销售的商品存在问题(因),在日后时期退回(果);又如资产负债表日前已提起的诉讼(因,法院在日后期作了赔偿判决(果) 等等事项,则应作为调整事项。凡主要情况的出现和结果均在日后时期发生的事项,即“因”和“果”均发生在日后时期的,如日后时期发生的巨额对外投资,日后时期所持证券市价严重下跌等,因其发生和影响结果均在日后时期,则属非调整事项, 应在报表附注中披露。
(3)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与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下面阐述应付税款法下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所得税会计处理。
1.报告年度的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未结束。
  (1)税法认可。由于报告年度的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尚未结束,报告年度的损益增减变动如果被税法认可,则可以对报告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进行调整,即借(或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损益计算使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下同)。
  (2)税法不认可。报告年度损益的增减变动不被税法认可,说明不能对报告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进行调整,即报告年度已计算的“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是完全符合税法规定的,无需进行所得税的会计调整。
2.报告年度的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已结束。
由于报告年度的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已结束,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损益增减变动无论是否被税法认可,均无法对报告年度“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进行调整,只能待本年度纳税申报时再进行处理。
(4)如何重视与其他会计准则的关系
1提取盈余公积的正确处理
 从实质上看,提取盈余公积属于法定事项。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公司在分配当年的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法定公积金和法定公益金。所以,即便董事会在下一年宣布提取盈余公积事宜,也只是形式上作为一个完整的税后利润分配方案的一部分;其次,从权责发生制来看,不单纯是收入、费用的确认要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资产、负债和权益的确认也要遵循此原则。既然提取盈余公积的法定时点是每年的年末,所以,该事项就不应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因此,提取盈余公积事项与股利分配事项不同,必须作为当年度会计事项在当年度计提。
2与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的处理
  假如某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1月20日编制完成的2009年度财务报告已经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董事会于2010年3月20日批准报出财务报告。如果股份有限公司在2010年3月20日前发现2009年度内的会计差错,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处理;如果是在2010年3月20日后发现2009年度内的重大会计差错,则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处理。可见,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是判断运用具体企业会计准则的关键时点。因此,需要会计人员注意差错的发生时间与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先后顺序。进行账务调整时,应按照下列程序处理:1、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所有对以前年润总额的调整事项,调增利润总额的贷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减利润总额的借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根据调整增、减的利润总额,在不违背税收法规的前提下,仍旧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由此产生的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调增利润总额的,借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记“应交税金一应交所得税”;调减利润总额的,借记“应交税金一应交所得税”,贷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将前述两项调整后增加、减少的以前年度净利润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全额转人“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4、根据调整增、减净利润,相应调整以前年度已经少计、多计的盈余公积。补计盈余公积时,借记“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贷记“盈余公积”;冲减多计盈余公积时,借记“盈余公积”,贷记“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
  这两个准则在财务调整的方法和科目的运用上都是相同的, 所不同的是在报表的调整上, 按照日后事项准则的处理是要调整报告期会计报表各相关项目, 而按照会计差错更正准则的处理则不调整报告期会计报表而是在账务调整年度编制会计报表时调整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和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相关项目的上年实际数。 对2010年3月20日前发现2009年度内的会计差错,由于2009年度财务报告尚未对外公告,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一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调整2009年度财务报告的相关项目;对2010年3月20日后发现以前年度内的重大会计差错,则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一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在编制2010年度财务报告时调整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和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相关项目的上年实际数。
3与企业会计准则一收入的关系
  股份有限公司已经确认的商品销售,可能由于商品的质量、规格、品种等方面的问题未能与购货方达成一致意见而发生销售退回的情况。当发生销售退回时,无论退回的时点在2010年3月20日之前还是之后,都应该将已经确认的收人、成本以及相关的应收款项、库存商品等冲销。如果购货方同时退回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发票联和税款抵扣联,还应冲销已经确认的销项税额。日后事项中的销售退回, 既包括报告年度销售的商品, 在日后时期退回的, 也包括报告年度前销售, 在日后时期退回的商品。在具体编制会计分录时,对2010年3月20日前发生的销售退回,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
一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在销售退回当月冲销2009年末前已经确认的收入、成本及相关项目,并调整2009年度财务报告的相关项目;对2010年3月20日后发生的销售退回,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一收入》的规定,在销售退回当月直接通过“主营业务收人”、“主营业务成本”科目冲销以前年度已经确认的收人、成本及相关项目,直接体现在销售退回当月的月度会计报表中,从而体现在2010年度的会计报表中。
4正确对待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与或有事项的关系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在股份有限公司编制2009年度财务报告时,由未决诉讼所引起的截止2009年12月31日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较大影响的或有负债,一般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相反,由未决诉讼所引起的或有资产一般不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但如果有足够的证据证实上述或有负债、或有资产在截止2009年l2月31日时已经符合负债、资产的定义,则应将其通过账务处理确认为负债或资产。体现在该年度的财务报告中,同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上述截止2009年l2月31日的或有负债及或有资产,如果在2010年3月20日之前获得足够的证据证实已确定支付或获得的赔偿,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处理。与《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相同的是通过账务处理将其确认为负债或资产,同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不同的是如果涉及损益调整,需要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进行账务处理,并相应调整2009年度财务报告;而《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截止于20090年12月31日。账务调整应通过“营业外支出”等当期损益类科目,直接体现在2009年度财务报告中。我们应根据或有事项的会计准则来判断是否存在或有事项, 及应该为该或有事项所作的准备金额或可能带来的或有损失金额;若根据或有事项会计准则判断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存在一个或有事项,由此必须考虑在资产负债表日后是否能有相关的调整事项,影响我们对企业资产负债表日或有事项的估计和判断。
参 考 文 献
1朱春华.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会计处理初探
2唐敏,赵娜,章新蓉.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销售退回会计处理探讨 
3边秀丽. 试析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 
4尚远红. 对《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分析与建议
5郑玉忠.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会计处理要点
6徐中.浅谈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会计处理
7史秀平.正确处理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8武桂花,刘春燕. 谈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1程德元.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在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时的纳税调整
9孟宪宏. 浅谈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会计处理 
10许震黎.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与所得税会计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
11王润,田甜.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处理例解. 
12谭玉林.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所得税处理
13张继伟.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账务处理
14方光正.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应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处理
15卢庆泉,合明.浅析新准则下资产负债表日后所得税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
16冯丽艳.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销售退回的纳税调整方法
17温玉彪.日后事项中调整事项会计处理的探析 
18张传英.如何确认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19万林葳. 浅谈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销售退回会计核算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银行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下一篇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有关问题研究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