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 财务报表的含义和作用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必要性
三、 财务报表分析
四、财务报表分析的目标
五、新会计准则下财务报表的主要变化
(一)资产负债表的变化
(二)利润表的变化
(三)现金流量表的变化
(四)所有者权益表的变化
六、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
(一)通过报表数据计算一系列的分析指标来反映企业的四项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和发展能力。
(二)通过报表数据计算一系列的分析指标来反映企业的五种能力:收益力、安全力、生产力、成长力及活动力。
(三)以财务与经营为主线,即以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为依据,分析企业的实力状况,风险状态、效益状态、质量状态、成长状态、失败状态、周期状态。
七、 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
(1) 比较分析法
(2) 趋势分析法
(3) 因素分析法
(4) 比率分析法
八、财务报表分析总需关注的问题
(一)报表数据时企业一系列经济活动的反映
(二)对资产类数据的认识
(三)对负债类数据的认识
(四)对利润数据的认识
九、关于现有财务报表分析的思考
摘 要
财务报表时企业或其他经济实体向外界传递会计信息的手段,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由于目前会计造假现象十分严重,因此会计信息使用者必须掌握科学的会计报表分析方法。建立和完善我国会计报表分析方法体系是当前财务改革中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财务报表 报表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Abstract
Financial statements when enterprises or other economic entity to the outside world transfer mean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reflects the company's financial position and operating results. Due to the current accounting fraud phenomenon is very serious, therefore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users must master scientific accounting statement analysis method. Establishing and perfecting China's accounting statement analysis system is an important task in the current financial reform.
Key words: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method
一、财务报表的含义和作用
企业通过编制会计报表,可以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以书面的形式提供给社会各有关方面。世界投资大师巴菲特就曾经说过:“对一家企业进行投资,我主要看这家企业的财务报表”。这是巴菲特站在投资者的角度阐明解读财务报表的重要性。具体来讲企业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三张主表及其相关的附表。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清楚的知道公司的许可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控制的经济资源和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可以掌握公司的资产拥有、偿还债务能力及股东权益变化,为投资人购买股票时了解投资的风险提供必要的资讯。利润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通过利润表,能够了解公司的生产经营成果的好坏,通过比较公司近几年的利润表,可以了解公司未来的获利能力。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收入和支出情况的会计报表。通过现金流量表能够了解企业一定期间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原因,分析企业未来获取现金的能力。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必要性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特指企业的有关信息使用者,借助企业的财务报表以及以财务报表为基础的一系列财务指标,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的分析与评价。财务报表分析可以正确评价企业过去的经营情况,反映目前的财务状况,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运用有效的分析方法进行专项分析可以在企业管理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份未加分析的财务报表无法直视地反映出经营管理活动存在的问题、财务人员的粉饰报表舞弊行为、企业长期发展存在的潜在危机,也就无法为管理层的正确决策提供依据和保障。
三、财务报表分析
会计报表分析的实质是反映各种会计数据在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活动中的重要意义及其在某一段时期内所发生的变化趋势。财务报表分析不仅要满足企业外部和相关利益集团的决策需要,而且还要满足企业内部管理决策的需要,财务分析的基本职能是将大量的报表数据转化为I对特定决策有用的信息,减少决策的不确定性,因此财务分析是连接财务报表和使用者的桥梁和纽带。
财务报表分析是以财务报表内容为对象,通过一定的分析方法使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达决策有用性的一种方法。三张主表构成了企业财务报表的主要框架,所以财务报表的分析也应该围绕这三张主表展开。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可以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对公司的偿债能力、资本结构是否合理、流动资金资金充足性等做出判断;通过分析损益表,可以了解分析公司的盈利能力、盈利状况、经营效率,对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持续发展能力做出判断;通过分析现金流量表,可以了解和评价公司获取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并据以预测公司未来现金流量,最终达到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信息所蒙骗,尤其是广大投资者常因财务失误而遭受重大损失。只有懂得如何使用科学正确的方法,才能尽可能的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目前我国的财务分析方法存在的局限性有如下几方面:
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有比率分析法及比较分析法两类,无论是何种方法,均是对企业过去的经济情况所进行的反映。
四、财务报表分析的目标
报表使用者利用财务报表各自有不同的目的,当均希望从财务报表中获得对其经济决策有用的信息。例如:企业主管部门、母公司和财务部门。重点分析检查企业有关资源的配置,财经政策、财经纪律的遵守情况以及资本保全和增值情况;投资者重点分析检查企业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资金使用效益,了解投资报酬和投资风险;债权人重点分析企业偿债能力、评价企业财务安全程度等。财务报表分析既要帮助报表使用者总结、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又要为报表使用者进行经济预测和决策提供可靠地依据。需要注意的是,企业风险并不能单纯通过报表分析识别,比如说通过报表可以分析企业整体风险(经营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等),却不能分析业务流程风险。
五、新会计准则下财务报表的主要变化
2006年2月15日 ,财务部公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并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要做好财务报表分析,首先应了解新会计准则下财务报表发生的主要变化。
(一)资产负债表的变化:新准则中资产负债表无论在分类还是在计量基础方面均发生较大的变化。
1.分类的变化:增加“投资性房地产”、“生产性生物资产”、“油气资产”、“应付职工薪酬”等项目,减少“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待摊费用”等项目,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以“少数股东权益”项目列示。根据持有目的、计价属性、损益确认的不同来划分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
2.计量基础的变化:根据我国市场发展现状,新准则体系中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等方面采用了公允价值。
(二)利润表的变化:不在区分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营业收益范畴扩大,包括主业、副业及投资收益、引入国际会计准则中的“利得”和“损失”概念,将“资产减值损失”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项目单独列示,在合并利润表中净利润项目下单列“少数股东权益”项目。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新准则引入资产负债表观。
(三)现金流量表的变化:不仅哟动态数据,而且有静态数据,反映完整的价值信息:间接法的补充资料纳入报表附注。
(四)所有者权益表的变化: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成为一张主表,现行利润分配表不再单独编报,而是体现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效益)变动表中,资产减值表、分部报告、现金流量补充资料(间接法)放在附注中。
六、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
报表使用者不同,关注点不同,分析的角度和内容就会有所差异。总的来说,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通过报表数据计算一系列的分析指标来反映企业的四项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和发展能力。分析偿债能力的指标主要哟资产负债表、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长期适应比率、自有资本比率、财务杠杆等;分析盈利能力的指标主要有销售利润率、盈利利润率、投资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等;分析营运能力的指标主要有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分析发展能力的指标主要有营业收入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留存收益增长率等。
(二)通过报表数据计算一系列的分析指标来反映企业的五种能力:收益力、安全力、生产力、成长力及活动力。分析收益力的指标主要哟营业获利率、投资报酬率;分析安全力的指标主要哟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固定比率、长期适应比率、自有资本化率;分析生产力的指标主要有营业收入成长率、营业收益成长率、从业员数成长率;分析成长力的指标主要哟资本生产力(附加价值/资本)、营运资产生产力(附加价值/营运资产)、资源投入生产力(产出量/劳动投入或设备投入等);分析活动力的指标主要有总资产周转率、营运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
(三)以财务与经营为主线,即以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为依据,分析企业的实力状况,风险状态、效益状态、质量状态、成长状态、失败状态、周期状态。
1.在负债水平一定时,资产越多财务实力越强,在资产总量一定时,净资产越少财务实力越弱;通过计算市场占有率及销售利润率衡量企业经营实力。
2.通过计算资产负债表、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现金流量(=经营现金净流量)对流动负债之比、现金流量(=经营现金净流量)对当期到期的长期负债之比、短期负债比重、负债的集中度、现金资产比重、应收款比重、存货比重、投资比重、非经营用资产比重、资产的行业和地区分布等、评价企业财务风险;通过分析企业经营的行业结构、经营的地区结构、经营的品种结构、利润形成结构(经常性营业利润比重)、销售收现率、现金获利指数等指标、评价企业的经营风险。
3.通过计算企业资产增值率、资产报酬率、资产净现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净资产、资产保值增值率、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评价企业财务效率(资产运作效率);通过计算销售利润率、每股净收益、销售净现率、每股现金净流量等指标,评价企业的经营效率。
4.通过计算资产减值率(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余额/资产),评价企业财务质量(资产质量);通过计算销售收现率、现金获利指数、收益现金比率(每股现金流量/每股净收益),评价企业经营质量。
5.通过计算资产增长率,净资产增产率、留存收益增长率等指标,评价企业财务成长性;评价企业经营成长性的指标主要有销售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率。
6.通过报表可知一个企业处于危机状态的信号主要是财务指标偏离正常值,如:资产负债表超过适度值,净利润大幅下降或出现负数,净资产逐年减少或出现负数等。
7.企业发展是随着不同的周期阶段而变换着它的运行轨迹。
企业周期大致分为成长阶段与老化阶段,成长与老化阶段的相交处为稳定期。企业每一阶段都会呈现出一定的财务特征,如:成长阶段企业充满活力,期望大于成果、资金缺乏,此时营销和销售部门最具权威等:而老化阶段则存在很大反差,此时成果往往大于期望、财务及法律部门上升至最权威的位置。
实际工作中,财务报表分析一财务报表为主要依据,同时还需要利用一些财务计划、会计凭证盒会计账簿等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要。
七、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
企业经营的关键在于其经营决策是否正确。而决策的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财务分析人员是否提供了真实、可靠、有用的财务分析信息,一般来说,财务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 比较分析法
是财务分析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基本方法。它是指将实际达到的数据通特定的各种标准相比较,从数量上确定其差异,并进行差异分析或趋势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按比较对象的不同,比较分析法可以分为绝对数比较分析、绝对数增减变动比较分析、百分比增减变动分析及比率增减变动分析。
趋势分析法
是为了揭示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化及其原因、性质,帮助预测未来。用于进行趋势分析的数据既可以是绝对值,也可以使比率或百分比数据;阅读会计报表如果不运用分析技巧,不借助分析工具,只是简单的浏览表面数字,可就难以获取有用的信息,有时甚至还会被会计数据引入歧途,被表面现象所蒙蔽。为了使报表使用者正确揭示各种会计数据之间存在的关系,为了能全面反映企业经营成绩和财务状况,西方发达国家在财务管理的实践中发展了四类财务报表的分析技巧供人们灵活运用。其中包括:横向分析、纵向分析,趋势百分率分析和财务比率分析。
(三) 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方法主要有连环替代法和差额计算法。连环替代法是指确定影响因素,并按照一定的替换顺序逐个因素替换,计算出各个因素对综合性经济指标变动程度的一种计算方法。企业经济活动中,一些综合性经济指标变动程度的一种计算方法。企业经济活动中,一些综合性经济指标往往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变动的。比如,咋生产性企业中,产品生产成本的降低或上升,受材料和动力耗费、人力耗费、生产设备的优劣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利润的变动,更是受到产品生产成本、销售数量和价格、销售费用和税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分析这些综合性经济指标时,就可以从影响因素入手,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对经济指标变动的影响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查明指标变动的原因。由此可见,因素分析法是指确定影响因素,测量其影响程度,查明指标变动原因一种分析方法。
(四) 比率分析法
是通过多财务比率的分析,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的经营成果,我国目前的 财务比率分为三类,即:偿债能力比率和营运能力比率和盈利能力比率。
1.偿债能力:包括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2.营运能力:营运能力是以企业各项资产的周转速度来衡量企业资产利用的效率。周转速度越快,表明企业的各项资产进入生产、销售等经营环节的速度越快,那么其形成收入和利润的周期就越短,经营效率自然就越高。3.盈利能力:是各方面关心的核心,也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只有长期盈利,企业才能真正做到持续经营。因此无论是投资者还是债权人,都对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比率非常重视。
八、财务报表分析总需关注的问题
(一)报表数据时企业一系列经济活动的反映,是进行财务分析的重要依据,通过多财务报表的有关数据进行汇总,计算,对比,可以综合地分析和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预测企业未来发展趋势。虽然报表数据在内外使用者眼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但其也存在局限性。
1.财务报表只反映本企业的财务状况,注重个体性。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分析本企业财务状况,更要关注行业分析和竞争对手分析。
2.工作中,会计提供的信息面相对于企业需求的信息面来说要摘得多,企业经营业务所形成的数据时复杂的,而财务分析只能提供有限的信息,只能用货币表现出来,只能回答“是什么”,却不能回答”为什么“,单凭分析结果,很难准确地判断企业全部经营的好坏,这就要求我们要关注非财务分析。
3.财务报表分析所依据的数据是会计核算资料,是企业过去经营活动的结果和总结,对于控制现在、预测将来,使企业做出某种决策的财务分析来说,只有参考价值。如:非流动资产的余额,是按历史成本扣除折旧或摊销计算的,不代表现行成本或变现价值。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过去,更要关注预测信息,即财务预警。
4.财务报表只能反映企业本期财务状况,要求我们要关注长期趋势分析,如制作比较财务报表。
5.对同一种经济业务,不同企业科选择不同的会计核算程序,企业内部不同的操作人员也存在着不同的计算方法,如无形资产或递延资产的摊销估计有所不同,数据就存在着不同的解释,数据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不能“死“分析。珍就要求我们不要过多关注细小的差别。要关注重大变动。
6.财务报表时按会计准则和规范编制的,但不一定完全反映企业的客观实际,尤其在人为I粉饰报表的情况下,依据这些资料分析,容易产生“假报表真分析“,这就要求我们要掌握数据的变化趋势,数据间的勾稽关系,关注信息真实性地识别。
因此,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股东、债权人及其他人员在财务分析时要善于应用例外原则,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绝对化。
(二)对资产类数据的认识
1.“账面资产”不一定代表“真实资产”。在分析过程中需留意以下几方面:账面资产含有虚资产,如: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递延税款借项等:账面资产内容不够完整,没有将人力资源、知识产权、管理资源等软资产列入资产核算范围;账面资产中有不良资产,虽作为资产核算,但是已不满足给企业带来经济资源的条件,再列为资产已欠妥。
2.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界限不清晰。如许多长期挂账的应收款项。长期积压的存货等虽列入流动资产核算,但其实质已失去流动性。
3.账面余额不一定代表企业的收款权利。如已计提准备金、按净额列示的应收款项。
(三)对负债类数据的认识
1.“账面负债”不一定代表“真实负债”。如虚负债:预提大修理费用、预收账款(在会计核算上是债,实际可能是现金流);或有负债未列入账面负债核算。
2.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界限不清晰。如:长期挂账的应付账款等流动负债的长期化;长期贷款的短期化。
(四)对利润数据的认识
1.“利润”不一定代表“赚钱”。要想知道企业是否转了钱,不能单纯以利润来衡量。因为净利润是按照权责发生制计算的,实际与“钱”没有关系。
2.“利润”不一定代表“经营业绩”。当前,许多企业均以利润量作为经理人工作业绩的考核指标,而事实上,利润不仅包括经营利润,而且包括非经济利润,而经营利润又受到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影响。
3.利润并不是越多越好,只有能够带来现金流的利润才是越多越好,我们应当在企业中树立“现金流比利润要好”的观念。
九、关于现有财务报表分析的思考
从国内外的现状来看,国内的会计报表分析方法比较落后,而且分类不明晰。现存会计报表分析体系的不够完善,很容易使会计信息使用者被虚假的会计
2.就比较分析法而言,可比性是比较分析法的灵魂,也就是说,只有具有可比性的指标采用比较分析法才有价值,而由于会计报表数据的局限,不同的企业甚至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数据缺乏可比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比较分析法的运用必然存在局限。
3.对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等会计政策的选择,会影响会计方法的使用。所以我们要改进财务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法中统一比较的基础。在比率分析法中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比率分析中的数据要与货币时间价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运用比率分析法时要尽量与趋势分析法特别是结构分析法结合使用。还必须调整企业的会计政策和改善财务分析软件,使财务分析的结果更加真实、可靠。
综上所述,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评价体系中的地位十分重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一趋势还会得到加强。我们应当挖掘更多对决策有用的信息,指导我们的决策行为的同时进一步的完善它。
参考文献:
杜晓光.会计报表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张胜莲,翟志华会计前沿:网络财务浅析.事业财会,2002,(2)
刘杰.财务报表分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精品_浅谈企业财务报表分析 - 期刊论文 - ://.doc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