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浅论中国税收管理_答辩问题 |
 |
上传会员: |
panmeimei |
提交日期: |
2023-11-17 13:21:41 |
文档分类: |
财政学 |
浏览次数: |
3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浅论中国税收管理_答辩问题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免费文档不需要积分。
|
文档介绍: |
需要原文档可注册成本站会员免费下载。
|
文档字数: |
1554
|
答辩问题 问题一、 1。税务管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答:税收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管理活动,是以法律、法规规定的广大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为对象,以依法的使用国家强制力为手段,以国家税收的足额上缴国库为目的,并在过程中努力培养纳税人的自愿依法纳税习惯的一种国家行为。 2。目前“征管查模式”在实践中的主要问题? 答:我国现行的“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的征管模式,在加速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实现税收征管专业化管理,大幅度提高了征管质量和效率。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分工不明、职责不清、衔接不畅、管理脱位、信息传递、反馈和共享不尽如人意等问题。(1)征管职责界定不明 一是纵向上机构设置不统一,职责对应不到位,二是横向上职责划分不明确,相互衔接不到位。强调征管各环节的制约性,将税收管理的职能分解到征、管、查的不同机构,但有些工作重叠交叉,有些又相互脱节,导致税收征管的越位和缺位,漏征漏管户居高不下,人为降低税收征管效率。三是纳税评估的内涵不明确,纳税评估执行不到位,税源监控乏力。 (2)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 征管环节之间形成“数据孤岛 ”,征管信息利用率低。税务机构内部信息传递不畅,共享度差。基础数据的采集不到位,信息集中度不高。 (3)征管则性弱化 一是税务人员素质偏低,依法行政观念淡薄。应当看到,税务干部的整体素质还是较高的,但与依法治税、严格带队、科技加管理的要求相比还有一段差距,成为整个税收工作的薄弱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税收工作整体效能的发挥。二是缺乏科学的税收征管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弱化了税收依法行政力度和效果。 3。如何更好的监控税源? 答:目前,税源所依存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环境无时不在发生变化,税源的流动性和可变性大大增强,税源失控的问题也就不可避免。为了更好地监控税源,我们必须选择有效的税源监控方式: (1)税源监控方式要与税制结构相适应。 我国现有的税制结构仍然是以流转税为主体的复合税制结构。其特点是税种多,纳税程序繁杂,政策法规变化性强。在这种税制结构下;税源监控既要重视源头监控,又要重视过程监控。如对增值税主要实施过程监控,要全面、深入、准确地了解和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资金运用、财务核算等各个环节的情况,有效控制税源去向和真实性,光靠企业上报的财务会计报表和纳税申报表远远不够。 (2)税源监控方式要与纳税人的素质状况相适应。 目前完全靠纳税人自觉反映税源的真实性是很困难的。因此,税务机关必须把税源监控的着力点放在对纳税人的日常管理上。可采用对重点企业实行专门管理,对零星税源实行“分段”管理等方式,随时掌握和控制税源的变化情况。积极推行纳税信誉等级差别管理方式,对依法自觉纳税的纳税人予以表彰和鼓励,对纳税信誉很差的纳税人实行重点监控。同时,还要对纳税人实行纳税辅导制度和纳税督查制度,及时发现和纠正纳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税源监控方式要与现代化的科技手段相结合。 要提高税源监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必须充分运用现代化手段,特别是要积极推行电子申报方式、电话申报方式,积极与银行、工商行政管理、审计、海关等部门实行计算机联网,广泛推行税款数控机。建立严密的发票管理及防伪系统,改革银行结算方式,严格控制现金结算的范围和数量,使税源监控的方式更加科学严密。 (4)税源监控要与社会力量有机结合。 有经济活动的地方就有税源存在,既有显性税源,也有隐性税源;既有固定税源,也有流动税源。税务机关由于受人力、财力的制约,不可能将所有的税源都纳入控制范围内。这就需要充分调动社会各阶层人员的积极性,建立起覆盖面广的社会协税护税网络,形成全方位协税护税的格局。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