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退而不休”现象剖析

“退而不休”现象剖析
上传会员: panmeimei
提交日期: 2023-11-17 10:13:50
文档分类: 保险学
浏览次数: 1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退而不休”现象剖析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免费文档不需要积分。
文档介绍: 需要原文档可注册成本站会员免费下载。
文档字数: 7236
目 录
内容摘要2
“退而不休”现象剖析3
一、百岁教授范绪箕4
二、“活雷锋”霍传慧6
三、陈一阳:退而不休夕阳无限红的老共产党员7
四、国外老人退休生活11
1、日本11
2、美国11
3、英国11
五、尊重老人对退休生活的选择13

内 容 摘 要
退休,是指职工因年老或因公致残而离开工作岗位,按期领取生活费用。而在当今社会,退而不休的现象普遍存在,是什么原因,导致本该退出职场,安享晚年的老人们继续发光发热,体现人生价值?而退而不休所带来的,是优点,还是弊端?

“退而不休”现象剖析
“忙了大半辈子,退休后要好好歇歇。”可能是很多中老年人的想法。在我们的传统印象里,退休的老年人更多也是在家照顾孙辈、种花养草、旅游交友,以完全放松身心为主。但近些年来,也有不少老人选择“退而不休”的生活方式,继续发光发热,体现人生价值。
一、百岁教授范绪箕
上海交通大学老校长范绪箕出生于1914年1月5日,现在已是102岁高龄,办理离休手续也已经30多年了,但是,他至今仍坚持每天上班至少6小时,很多学生和同行们都用“传奇”来形容这位百岁老人的光辉一生。
1984年,范绪箕卸去校长的行政职务后,把精力投入到了科研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中。他每天早晨7点钟起床,8点步行到办公室,查阅资料、进行实验、撰写论文、与学生讨论科研问题、一直工作到下午3点钟,中午也不休息。分别在92岁、96岁完成了两部学术著作,挑战了人类从事科研的年龄极限。范老说自己至今脑子还很灵活,主要得益于一直在工作,只要是上班时间,他在家里就坐不住,似乎身体也形成了条件反射。 
范教授不仅坚持“动脑”,还喜欢“动腿”。96岁那年,范老和年轻同事一起去北京出差,早晨起来就出门“逛”,圆明园、颐和园、天坛、中关村,一路下来几乎走了整整一天,“害”得年轻人一提和范老出差就心里发憷。平时在上海,范老经常坐公交车到金陵东路,逛逛市场、买些小吃,再从金陵东路逛到西藏路的古玩一条街。那里的古玩店老板都认识范老,一见他就争相打招呼:“老先生您又来了。” 
范绪箕教授虽然已年过百岁,但至今生活依然独立自理。他家里没有雇保姆,只有一个钟点工,每星期来简单打扫卫生。学校曾派一名校工给他打扫办公室,他也谢绝了。范老说不习惯被人“伺候”,平时自己的事情,比如做饭、吃药、泡茶等等都是自己做,每天出门时,都会记得检查电和煤气有没有关好,每件事都不落下。 
范老吃饭很简单,早上两片面包、一杯牛奶;上班路上在早餐店买两个荞麦饼或者包子带到办公室,午餐就是饼、包子加水果;相对来讲,他的晚餐比较“丰盛”,他会自己煮些粥,再用电饭煲蒸条鱼或者肉,同时再蒸上一些萝卜、土豆之类的蔬菜,有时还拌个黄瓜,淋上麻油。这样“营养比较全面。”他自己总结说。 
2013年,上海交大为范绪箕教授举办百岁寿辰庆祝会,他在发表百岁感言时,开场白便是:“各位来宾、各位领导,我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庆祝仪式太隆重了,把我说得太好了,我没有你们说的那么好,不过我也不坏。”谈及传奇的话题,他又幽了一默:“我不是什么传奇,如果说到传奇,我现在还活着,应该算是一个传奇。”引来台下师生的一片笑声和雷鸣般的掌声。 
有一次接受记者采访,当提到身体状况时,范老说自己患有各种老年病,比如冠心病、胃病、肾功能不健全等,“我不是钢筋水泥,当然也不是豆腐渣。”范老说自己长寿还得益于心态平和,他的父亲和哥哥脾气都比较暴躁,哥哥是半导体专家,去世时80多岁。“他比我有成就,但我比他长寿。”
范老乐于学习新事物,他认为是学习能让他心态平和。他的一位学生送了他一台最新型号的平板电脑,他很喜欢,说学起来也不难,很多功能用一次就记住了,学会后上网查资料什么的挺方便。他还曾经报了股票学习班,有朋友对此表示惊奇时,他笑着说,其实不是想学炒股,就是为了了解了解,顺便练练脑子。
二、“活雷锋”霍传慧
1992年,霍传慧从空军电讯工程学院以正团职干部退休后,进住西安市杨家村第二军干所,进了这个新“家”,他就想为这个“家”做点有益的事情。
他不仅主动清除院内杂草,打扫公共厕所,清理下水道杂物,修补围墙,培育花木,美化环境,帮助别人修理门窗家俱、小电器等。他还发挥自己具有木工、钳工和水电工维修知识的一技之长,自费购置了各种各样的维修工具和维修器材,办起了“家庭义务修理厂”。老霍的“义务修理厂”不仅修理日用家俱和小电器,连磨菜刀、磨剪子、绑拖把等日常琐事,也在他的修理范围之内,他还经常利用一些废旧的木材门板,给大伙做些小凳子小椅子,并分文不取。他心灵手巧,态度热情,所以找老霍帮忙的人络绎不绝,很受大家欢迎。老霍干活讲信用,重质量,在干休所里,老霍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老干部张够中老太太家里卫生间的洁具漏水,无法下脚,她是个空巢老人,孩子在国外,正准备出国探亲。懂行的人告诉她,面盆的立柱离墙太近,手伸不进去,只有将面盆和支柱全部打掉,换新的。张老太太舍不得,况且换新的有需要很长时间。情急之下,她找来了霍传慧,为查明原因,年近八旬的老霍,硬是在湿淋淋的地上,铺上雨衣和报纸爬下去,把头贴在地上往上查看,寻找突破口,他发现导水软管已断成几节,手也确实伸不进去。这时,老霍想到了他的小孙子,他对张老太太说:“别急,我想办法。”老霍到街上买了新的导水软管后,搭车到15公里外的西郊,将自己十二岁的小孙子接了过来,让孙子将小手伸进立柱的缝洞内,按照他的指点,将断成几节的旧软管拔掉,将新软管按上,并塞进排水洞,大功告成。洗面洁具顺利修好了,张老太太非常高兴,有着说不尽的感激,她赞叹老霍竟能想出搬来小孙子的高招。解了邻里之急,老霍也很宽慰。
他坚持义务为社区办黑板报25年未间断,战严寒,斗酷暑,冰雪不惧,风雨无阻,共出黑板报480期,960版,一期未误。
86岁高龄的霍传慧,眼不花、耳不聋、腰不酸、腿不疼,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小修理厂”厂长的岗位上,坚守在办黑板报的阵地上。二十多年来,霍传慧成了所里的义务勤杂工。群众说他是个“闲不住的人”、“无私奉献的人”、“不知疲倦的人”。不少老同志劝老霍休息,老霍说:“我不是不想休息,我是舍不得我这一身本事,学了几十年的本领就这么报废啦,我不甘心”,老霍坚持的还是他那句老话“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目前,他依然在学雷锋、做好事、助人为乐的道路上,用一颗爱心书写着一个老兵,一个共产党人的完美人生。
他曾受到国家民政部和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表彰,被评为“全国先进退休干部”,并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牌;受到陕西省民政厅、西安市民政局、西安市军退办和干休所党委的多次表彰,年年都被评为先进军休干部和优秀共产党员,先后获得各级颁发的荣誉证书29份,被誉为“活着的雷锋”。
三、陈一阳:退而不休夕阳无限红的老共产党员
陈一阳,84岁,中共党员,淄博环境监测站原调研员,曾别评为第五届全市道德模范提名奖。离休后的30余年里,他的生命中又绽放出艳丽的花朵,像一抹晚霞照亮了晚年生活。
陈一阳同志,离休干部,淄博环境监测站原调研员,1932年4月出生于山东泰安新泰市,1946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先后参加了莱芜、孟良崮、济南、开封、淮海、渡江、上海和抗美援朝等战役,任卫生员、医助,其中人民英雄二等功一枚,二等功章一枚,三等功一枚,淮海战役纪念章一枚共十枚。
陈一阳9岁就失去了母亲,家中人口多,只有二亩地,收的粮食只能吃半年,其余时间只能吃糠咽菜,吃不饱、穿不暖。王玉斋1937年就参加了革命,在新泰二区任政委,他们常在陈一阳家办公开会,把陈一阳的大哥陈一堂、二哥陈一新、三哥陈一勤(现名陈军)及大姐陈一凡都发展成了地下党员。大哥陈一堂任区武工队队长,主要负责除奸,并被派到伪乡公所负责对付日本鬼子和汉奸。二哥陈一新任民兵队队长,三哥陈一勤任党支部书记兼农会会长,并担任交通员。大姐陈一凡任妇女队长。陈一阳因为年龄小任儿童团长,负责站岗放哨。1946年大参军时,因为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形成包围态势,内战一触即发,为了保卫解放区,粉碎敌人的进攻,当时华东野战军征兵,姐夫王玉斋来劝说陈家兄弟参军,当时只有14岁的陈一阳因年龄小、个头锉,部队不要,但是陈一阳决心跟着部队走,就离开家乡参加了革命队伍,分配到第八纵队26军69团卫生队任卫生员,因个子矮,还不到1.5米,于步血团长给起了个外号叫“小疙瘩锤”。
陈一阳1973年时借调到淄博市环办,主要任务是猪龙河治污调查,有李树玉、王家论及陈一阳3人,用了大约一年的时间以市的名义向中央写出报告,中央领导批示给淄博环境治理物资如水泥、钢材、设备等价值约2000多万元,用于解决污染问题。经过治理,猪龙河水质有所改善。后来陈一阳一直在环保工作的第一线,为了淄博的环保事业奋斗和付出。在1985年离职休养后,不忘老本行,依然关心着环保事业的发展,依然支持一线环保工作者的工作。经常见到他在公园里为市民发放印制成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公众环境空气质量指标科普宣传手册》的身影,经常听到他对市民宣讲低碳出行、不乱扔垃圾、节约用水等环保知识。陈一阳经常顺着河流巡查,利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发动以前的老战友、老同事、老邻居,成立了淄博市离退休环保志愿者大队,他任大队长,环保志愿大队分为9个小分队,每个志愿者都登记造册,陈一阳还自费印制了队旗、分队旗、志愿者袖标。目前已有39位老人加入了环保志愿者大队,他们中年龄最小的60岁,最大的已经86岁。陈一阳说:“我们主要任务有三个,一是监督是否有企业存在偷排行为,其次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清洁河道,最后就是搞好环保宣传。按照计划,我们每周活动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环保部门。”组成这个队伍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老年人的实际行动,感召广大居民增强环保意识和志愿服务意识,共同保护好淄博市的河道卫生,维护好淄博市的城市形象,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生态淄博建设中来。行走在猪龙河的岸边,看着河水清澈、两岸繁花盛开,陈一阳觉得很幸福、很满足。
陈一阳虽然已84岁高龄,但身体健康、思维敏捷,是淄博市老干部宣讲团成员。每年春节过后,陈一阳都为市环境监测站在职员工做革命传统报告,对精神状态不佳、心态有些懒散、做事有些烦躁的员工,帮助他们尽快收心归位、找回工作状态;陈一阳还多次“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做革命传统教育宣讲,他到淄博市实验幼儿园、市残联幼儿园为孩子们讲述革命故事时,身穿一身绿色军装,胸前挂满了闪闪的军功章,更加衬托的他红光满面、精神矍铄。陈一阳和孩子们围坐在一起,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为孩子们讲述了当时人称“小疙瘩锤”的自己在战场上救治伤员、宁肯吃鸡食也不打扰老百姓、扒掉国民党的路基简称“八路”等故事,教育孩子们要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学习、热爱劳动、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看着孩子们纯真的笑容,陈一阳觉得很幸福、很满足。
受家庭启蒙教育,陈一阳一直接济仍在家乡的亲人。为大哥购买了收音机、治病的药物,为患心脏病的大侄子陈西爱购买了输氧设备一套,将二侄子陈西波接到张店上学,负责所有学杂费。二哥家的侄子陈西德是农民,家庭比较困难,每年春节都寄钱,还多次送春节物资,价值5万多。2015年春节回家乡时,看到村里没有像样的书屋,陈一阳内心又深深的自责:怎么能忘了父老乡亲呢?于是,陈一阳下定决心,要给村里建一个老年活动室及农家书屋。说干就干,陈一阳立即从县城买来了书架以及桌椅板凳,购买了麻将、象棋、扑克等娱乐器材,老年人活动室建成了。回到淄博后,他又跑到新华书店,列出了长长的书单,一次性购买了近5000元的书籍,装满了整个后备箱;之后陈一阳又发动亲朋好友捐赠书籍报刊,短短不到一周,又募集到了近三千册书籍。陈一阳将书籍送回家乡,摆放到了书屋的书架上。坐在飘着淡淡墨香的书屋中,陈一阳觉得很幸福、很满足。
2011年,陈一阳萌发了制作回忆录的想法,他想到“把自己的主要经历和那些难忘的事情,按年为序加历史照片,以图文并茂的新颖方式,再现昨天和今天的时光隧道,让家人及他人了解过去、珍惜现在,从中受到启发、得到教益,继承和发扬人民解放军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形成的光荣传统”,他搜集了战争时期、老战友、工作、生活等不同时期的照片共500余张,辅以文字说明,经过前后四次修改,制作成回忆录,耗资4万余元印制80多本送给老战友、老同事。陈一阳利用在制作回忆录时收集的图片资料,耗资2000多元制作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伟人资料展。看着大家及朋友翻看回忆录时,看着老同志观看图片展时,陈一阳觉得很幸福、很满足。
陈一阳是共产党员,1985年5月离休后一直坚持发挥余热,利用特长继续为社会做些有意义的好事。陈一阳曾经是一位医生,针灸有特长,为市委院内曲超的保姆治疗腰椎盘突出,还有纺织局、新华药厂的老同志都找他针灸。他又买了部分检查工具,无偿给多个单位的老同志作保健医生,大约2年多时间。后来陈一阳接工程监理,因搞经济工作,他首先制定了四条原则:一是不贪,二是不坑不骗,三是认真负责,四是钱多少不说,要心情舒畅。他免费帮助工程监理20余座楼,其中省优工程3个,市优工程7个;负责建设市级机关医院门诊部时为他们解决了水泥250吨,并运到工地,还有其他物资都按成本价收费,给医院节约经费20多万元。
陈一阳多次获“世纪健康老人”、“长寿老人”等称号。陈一阳获得淄博市幸福家庭及“机关医院杯”金奖光荣之星时,曾发表获奖感言:用三个词来表达我的心情。第一个是感谢,第二个是自豪,第三个是行动,今后会以光荣之星楷模来高标准、严要求自己,当好身边的长寿领航人,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各界的信任与支持!他还说孔子曰“百善孝为先”,祝愿爱老敬老这朵中华民族的精神奇葩,代代相传,像甘泉一样浇灌着我们这个民族的繁荣与昌盛!陈一阳所做的事情,都是自己掏腰包,比如环保志愿队的队旗、袖章、清理工具、资料图片展板、捐献的各种书籍等,他还积极向学校及灾区捐款。在市委老干部局大力协助下、泽瑞印务部经理郑鹏的热情帮助下,举办了伟人生平展,受到广大老干部的欢迎。陈一阳看到正能量在社会传递,他觉得很幸福、很满足。
四、国外老人退休生活
无独有偶,在一些发达国家,老人的退休生活往往要更随性一些,对子女的生活干涉也较少。或许其中一些老人的生活态度和理念是很有借鉴价值的。
1、日本
目前,日本人享有世界最长的预期寿命,但同时极高的退休福利也让日本政府背负着全球最沉重的公共债务负担。随着“老龄少子化”问题愈加严峻,社会福利成本只会持续攀升,也不利于其经济摆脱多年来的低迷状态。因此日本政府鼓励老人“再就业”或“发挥余热”。
日本“高龄雇佣保险法”的颁布,加强了对大量雇佣高龄者的企业进行奖励的力度,还对工资低于60岁退休时工资的高龄受雇者给予一定的补助。目前65岁以上仍在工作的日本老人高达570万,占劳动力大军的比例排在发达国家首位。
实际上,那些“退而不休”的日本老人很多是出于交友或不希望被孤立的目的,继续奋战在一线。他们认为脱离工作既不利于健康,也会脱离社会。在家庭生活上,日本老人一般会和年轻夫妇分居,生活较为独立,一般不干涉子女生活。照顾孩子的责任由全职母亲负责,很少会去麻烦老人。
2、美国
美国是世界上较早关注老年人退休生活的国家,于1965年便制订了《美国老年人法》,1975年批准了《美国禁止歧视老年人法》。从20世纪80年代初专门建立了供100万人居住的退休村或退休社区。
退休社区在美国受到广泛好评,它为老年人提供了优美的生活环境,可以对老年人退休后的生活需要和兴趣作出反应,老年人享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和经济上的独立,可以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他们往往乐于做力所能及又有所寄托的社区义工,也喜欢用房车去各地旅游。
美国老人对于子女的态度比较理智,他们认为儿孙自有儿孙福,专心于自己的事情、保持身心健康就是对子女、家庭和社会的一份贡献。
3、英国
英国政府有一系列保障老年人生活的制度,社会上也有许多针对老年人的慈善组织,为老年人提供各种服务和生活保障,使其养老无忧。目前越来越多的英国老年人倾向于充分享受质量较高的晚年生活,而不是在身后留给子女一笔可观的遗产。
在英国,退休老人们除了到处旅游之外,不少人也会积极参加志愿性的慈善机构、开咖啡馆、小饭店或是做企业顾问、开办咨询公司等。还有的老年人干脆当起了作家,在家写作,以积极的方式丰富自己的退休生活。
英国老人往往独自生活,子女成年后都离家自立,不仅与父母分居,而且为了谋职,常常迁居异地。社会上也普遍认为照顾孩子是年轻夫妇自己所要承担的责任,老人更多只是作为“育儿参谋”。
五、尊重老人对退休生活的选择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周金妹认为,从心理方面来说,退休后的老人容易陷入失落感、孤独感、无力感和无望感四种不良情绪中。老人应积极调整心态,远离“退休综合征”,还没有做好准备的退休老人要从思想上转变。退休是新生活的开始,老人要放松心情,做一些力所能及、对社会有意义的事,重新找回自我,丰富完善退休生活,以平常心对待退休。
对于老年人“退而不休”再就业的问题,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副院长、心理科医生唐记华认为,老人再就业对其心理非常有益,可有效防止退休综合征。老人再就业时可以尽可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这份工作可能没有太多金钱回报,但肯定会给老人丰富的心灵回馈。
其实不管采取何种形式的“退而不休”,老年人选择一种能够保持身心健康的方式,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提高晚年生活质量,这对和美家庭,乃至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有着积极意义。

参 考 文 献
提示:在此处撰写资料来源(请删除本行提示信息后再写入相应的部分)。
王源源·百岁老教授“退而不休”·《饮食科学》2015年08期
张宁宁·助人为乐霍传慧:退而不休余热持久的“活雷锋”·陕西文明网
余梁·退而不休的老共产党员·《山东好人每周之星》第43期
戚易斌、贾子墨·老人“退而不休”引热议 盘点国外老人退休生活·中国网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我国保险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下一篇完善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