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试论张爱玲小说创作的风格变化

试论张爱玲小说创作的风格变化
上传会员: darer
提交日期: 2013-12-18 11:43:43
文档分类: 汉语言文学
浏览次数: 3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试论张爱玲小说创作的风格变化 (需要:16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文档字数:7623
试论张爱玲小说创作的风格变化
[摘 要]张爱玲的小说创作时间跨度长达半个多世纪,其创作风格也一直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分析其后期小说的风格,有助于我们对张爱玲这样在文学史上影响较大的作家的全面了解与把握。与人们已研究较多的前期小说相比,张爱玲的后期小说叙事手法有所改变;心理刻画更加突出;语言风格从词藻华美、意象繁复转为质朴隽永。
[关键词]张爱玲  小说创作  后期风格 

提到张爱玲的小说创作风格,许多人总喜欢用其早期作品《传奇》的风格来代表她的整体创作风格。其实,张爱玲的创作是个漫长的过程。徐岱在《大作家与小女子:论张爱玲》一文中指出:“张爱玲的创作生涯在其七岁就开始。以她于1936年10月在《国光》上发表《霸王别姬》起,至1978年4月11日于台湾《中国时报•人间副刊》的短篇小说《色,戒》,前后长达半个多世纪。”在这半个多世纪的过程里,有她自己的发展变化。
许多人喜欢把张爱玲的创作分割为二:一是四十年代如同流星般闪耀的张爱玲,一是五十年代后漂泊海外、较为沉寂的张爱玲。人们谈论较多的是前一个张爱玲,而对后一个张爱玲则注意得很不够。李晓红在《面对传统的张爱玲》一书中,对50年代后期的张爱玲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她指出:“应该说,张爱玲在文学上的真正的自觉是到海外以后。离开了故土,离开了熟悉的文化环境,也离开了国内文学派别的纷争,这使她的思考有着更为客观的立场。”通过李晓红的话,我们可以看出:五十年代后即“去国”阶段的作品在张爱玲一生的创作过程中应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书中,李晓红对张爱玲后期作品提到了两篇《五四遗事》和《同学少年都不贱》,她写作的重点是通过张爱玲的创作看其对文学传统的态度,但是她对张爱玲后期创作风格的改变提到的较少。本文将对张爱玲后期的小说创作风格进行分析,以期对其创作的全貌有相对完整的了解。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试论王维的“以禅入诗” 下一篇提高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量与质的..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