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试析《红与黑》的艺术特色 |
 |
上传会员: |
darer |
提交日期: |
2013-12-16 21:21:08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6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试析《红与黑》的艺术特色 (需要:4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6108 试析《红与黑》的艺术特色 [摘 要]《红与黑》是十九世纪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杰作。作者司汤达的小说语言,在法国文学史上“自成一家”,他在《红与黑》中,把主人公于连塑造成了一个崭新的文学典型,本文仅就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塑造上矛盾心理的刻画;语言艺术上透视法的叙述;语言行为上戏剧性的运用三个方面的艺术特色进行浅析: 人物性格的塑造上通过矛盾心理的刻画,分三个方面论述: 1.于连内心自尊与自卑矛盾心理的刻画。 2.于连形象的反抗与妥协矛盾心理的刻画 3.于连性格刚毅和软弱,勇敢和怯懦矛盾心理的刻画。 语言艺术上透视法的叙述 作者通过于连的视觉和透视法用少量的浅白自然的语言描述更多的事物,收到一石二鸟的效果 三、语言行为上戏剧性的运用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思想力度和社会价值。 [关键词] 司汤达 红与黑 艺术特色 于连 矛盾心理 透视法 戏剧性 司汤达的心理小说《红与黑》综合运用了多种艺术特色,富有讽刺性和幽默感面又不露锋芒,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作品中的人物,把主人公于连塑造成一个崭新的文学典型。司汤达的小说语言,在法国上曾开一先例,“自成一家言”。现仅就小说中矛盾心理的刻画、透视法的叙述和戏剧性的运用三种艺术特色谈点看法,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