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浅论《西厢记》的讽刺性

浅论《西厢记》的讽刺性
上传会员: panmeizi
提交日期: 2013-12-14 22:12:46
文档分类: 汉语言文学
浏览次数: 11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浅论《西厢记》的讽刺性 (需要:8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文档字数:6331
浅论《西厢记》的讽刺性

【摘要】自《西厢记》出,研究者就络绎不绝,前有猛将,后有新兵,或赞之,或贬之。今人则大都给予较高的美誉,对张生、崔莺莺、红娘更是偏爱有加。本文则认为王实甫的高明之处在于通过一个典型环境——普救寺和塑造四位活灵活现的“盗版”式的人物即张生、崔莺莺、红娘、老夫人来达到对佛学、儒学的有力讽刺。
【关键词】《西厢记》  讽刺艺术    张  生               
       崔莺莺   红    娘   老夫人 
元人王实甫的《西厢记》历来倍受人们的青睐,而他也因这一曲总唱不断的《西厢》,稳稳地占据了中国古代优秀戏剧家的前沿地带。此曲《西厢》真的有这么大的魅力吗?明人贾仲明在续编《录鬼簿》时曾作曲[凌波仙]称曰:“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①李雨村则说:“《西厢记》工于骈俪,美不胜收。”“他传奇不能道其只字,宜乎为北曲压卷之作。”[诸如此类的美称不胜枚举。历来的评论者大都赞许此部著作,当然也不乏贬低者。不管是赞还是贬,都在不同程度上提升了它在中国戏剧史上的地位与价值。古今学者对其研究已非常的深入,有的重在探究作者,有的重在研究其艺术成就,有的侧于思想及历史意义的研究等等。这些研究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成就亦颇深。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浅论“猪八戒”形象的诙谐性 下一篇浅论古诗词诵读法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