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浅论“猪八戒”形象的诙谐性

浅论“猪八戒”形象的诙谐性
上传会员: panmeizi
提交日期: 2013-12-14 22:13:17
文档分类: 汉语言文学
浏览次数: 8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浅论“猪八戒”形象的诙谐性 (需要:36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文档字数:7483
浅论“猪八戒”形象的诙谐性

【摘要】 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以其生动的形象、奇幻的境界、诙谐的笔调,怡神悦目、启迪心志,一直被读者所珍视。诙谐性是其一大艺术特色,尤其在猪八戒的形象描绘中表现得丰富多彩。这个特色不仅使全书充满着浓厚的喜剧氛围,而且增加了作品的趣味性和感染力,赋予了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
【关 键 词】《西游记》诙谐性  猪八戒形象概述 猪八戒名字 猪八戒模样 猪八戒言行 
一、《西游记》及其诙谐性 
《西游记》描写的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唐僧取经是历史上一件真实的事。大约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即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仅25岁的青年和尚玄奘离开京城长安,只身到天竺(印度)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他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贞观十九年(645)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他这次西天取经,前后十九年,行程几万里,是一次传奇式的万里长征,轰动一时,并在中国历史及佛学历史上留下了很好的口碑。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但这部书主要讲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没有什么具体生动的故事。及到他的门徒慧立、彦琮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浅议鲁迅《伤逝》中爱情失败的原因 下一篇浅论《西厢记》的讽刺性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