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上传会员: panmeizi
提交日期: 2013-09-11 12:49:57
文档分类: 汉语言文学
浏览次数: 85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需要:1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目  录

摘要         ——————————————————————————   第1页

关键词       ——————————————————————————   第1页

正文      
引言  ——————————————————————————   第1页
《万寿寺》的诗意世界———————————————————   第1页
《万寿寺》的精神向往———————————————————   第2页
结语  ——————————————————————————   第4页          

参考文献     ——————————————————————————   第5页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读王小波《万寿寺》有感


【摘要】《万寿寺》是王小波的最后一部作品,起初读起来,晦涩难懂,结构混乱,不知所以然,总觉得书中人物的出现和故事情节的发展,完全天马行空,感觉是一部神经质般的作品,坚持读完《万寿寺》以后,突然有点感觉,觉得整个作品中有一种精神,是那种追求“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的精神,是对本我自我无限向往的精神,对自由、对本性回归的精神。我想,王小波在创作他的最后这部作品时,想必他已经做到了不再顾及世俗的眼光,不再拘泥形式结构的束缚,不再考虑故事情节的合理,完全追随自己的本性,听从自己的本我,任由故事的发挥,故事中的薛嵩和故事外的王小波,已经浑然天成,自成一体。谁能分得清,谁能分得开,貌似无厘头的情节,又何尝不是我们内心中时常会迸发出的情愫。《万寿寺》不正是一部“好色”的作品。

【关键词】 本性、精神世界、诗意世界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从《诗经》中的爱情诗看当时婚姻.. 下一篇文言文教学的困惑与策略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