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从《诗经》中的爱情诗看当时婚姻制度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3-09-11 12:50:27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46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从《诗经》中的爱情诗看当时婚姻制度 (需要:1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从《诗经》中的爱情诗看当时的婚姻制度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一部重要的儒家经典,是中华民族三千年文学史的光辉起点,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诗歌之一,同时也是反映上古社会生活的一部百科全书。《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共三百零五篇,它产生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即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元前六世纪,距离现今有二千五百多年以上。其中《风》部分,一般认为大都是民间诗歌,不少篇章揭露了当时政治的黑暗和混乱,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此外,对人民的劳动和爱情生活也有所反映。《雅》、《颂》一般认为大都出于统治阶级之手,以歌颂忽然维护其统治为基本倾向。诗篇的形式以四言为主,普通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其优秀篇章,描写生动,语言朴素优美,音节自然和谐,富有艺术感染力。《诗经》对中国二千多年的文学发展有深广的影响,它鲜明生动地反映了五百多年间广阔的社会生活,艺术成就也很高。成为我国上古最可靠的史料之一和最可宝贵的文学遗产之一。 《诗经》产生的西周到春秋的时候,正是社会的过渡阶段,各种矛盾激烈。袁枚在《诗经译注》引言中说道:“西周的奴隶制和春秋中期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阶段。充满着阶级矛盾——奴隶与奴隶主的阶级矛盾;种族矛盾——各诸候国,各种族之间的矛盾与争战侵吞;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分化出来的下层知识分子与大贵族统治者之间的矛盾;这就是时代背景。”[1]《诗经家义集疏》云:“古者圣王在上,君子在位,役不逾时,不失佳会,内无怨女,外无旷夫,及周道衰微,礼义废驰,强凌弱,众暴寡,万民骚动,百姓愁苦,男怨于外,女伤于内,内外无主。内迫情性,外逼无礼,叹伤所说,而不逢时,于是援琴而歌。”可见,当时君不在其位,民无安宁日,礼义废弛。人们以歌抒发内心的痛苦悲伤之时,也有更多是对周以前美好爱情幸福婚姻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们以歌抒发男女相亲相爱、幽会密约的美好生活,这类诗歌主要表现在国风部分。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