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到会员中心 |   
          | 
              
| 文档题目: | 对“知假买假”的行为分析 |  |   
                | 上传会员: | 00bym123 |   
                | 提交日期: | 2023-04-25 15:37:51 |   
                | 文档分类: | 工商管理 |   
                | 浏览次数: | 2 |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   
                | 下载地址: |  对“知假买假”的行为分析 (需要: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 文档字数: | 11532 |   
             摘要 
 自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于1993年10月颁布以来,有关消费者权益的诉讼和非诉讼案件急剧增加。据报道,在1990年的时候,消费者投诉案件仅有10万件,但到了2000年的时候,全国共受理该类案件激增至80万件,也就是说比10年前翻了近3倍。 这些投诉涉及到质量、价格、虚假广告、假冒商品、计量和欺诈骗销等问题。其中,欺诈骗销案件上升幅度最大,在这类案件中经常适用的就是《消法》中最引人注目的条款——第49条,其条文如下: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      正是这一规定使得近几年来,在商业界,发生了很多起买假索赔甚至是知假买假的案件,在新闻媒体上,对于这种情况,称之为“王海现象”,因为其中最著名的买假者是北京的王海。他们以索赔盈利为目的,进行知假买假的行为。一时间不论是街头巷尾、新闻媒体,还是法院、大学课堂和政府机关,这些涉及知假买假索赔的案件成了人们议论纷纷甚至争论不休的对象,其群众参与的程度之广泛,讨论之深入,都是前所未见的。《消法》第49条已经成为中国消费者保护领域的一个热点。那么知假买假现象到底反映一个什么问题呢?对知假买假行为又该如何定性?对知假买假者的索赔要求应该怎样对待呢?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将展开论述。 
 
 
 
 目    录 摘要I 引言1 一、知假买假行为的概念、特征和产生原因2   1.1 定义   1.2 特征   1.3 产生原因 二、 知假买假行为的性质                                            3   2.1买假者是否属于法律所保护的合法主体      2.1.1 知假买假者是否属于消费者                        2.1.2知假买假者是否属于其他法律保护的主体   3.2 知假买假者能否依据《消法》第49条规定获得双倍赔偿3      2.2.1 知假买假行为是否可以适用《消法》第49条要求双倍赔偿?      2.2.2过错责任及赔偿 三、知假买假行为是否应受到法律的禁止4 3.1知假买假行为有违诚实信用原则4 3.2 知假买假行为有侵权的嫌疑4      3.2.1知假买假行为和制假售假行为的对比      3.2.2 购买假冒商品的行为与其他法律禁止的购假行为对比4 四、对知假买假行为的认定和举证责任5 4.1怎样认定知假买假行为5 5 4.2关于诉讼中举证责任的承担5 15 五、结   论 参考文献8 致谢9
               
                |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