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绿色建筑是改善我国人居环境、降低能源消耗,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绿色建筑发展牵扯着政府、开发商以及消费者的多重利益关系,要做好绿色建筑的推广,就必须战胜成本与技术问题,打消各方的顾虑。如何既能实现环境自然舒适不打折扣,又能提升绿色建筑的建造标准体系,并且兼顾造价是本文旨在讨论的核心。绿色建筑若能建立低成本高效能模式,将十分便于大数据管理与推广。而绿色建筑大数据的建立,又能促进绿色技术的更新换代。有了绿色创新型技术还可以形成产业链,这不但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也能吸引社会各方资源的积极投入。
关键字:绿色建筑,低成本,大数据
目录
摘要................................................ Ⅰ
第 1 章 绪论..........................................1
1.1 绿色建筑的研究背景...............................1
1.2 国内外绿色建筑发展的研究现状.......................1
1.2.1 绿色建筑的概念与相关理论.....................2
1.2.2 国内绿色建筑研究现状.........................2
1.2.3 国外绿色建筑研究现状........................3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4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5
1.4.1 研究思路..........................5
1.4.2 研究方法...........................6
第 2 章 绿色建筑影响成本的因素分析........................7 2.1 绿色建筑成本的影响因素............... .....7
2.1.1 绿色建筑技术对成本的影响..................7
2.1.2绿色建筑材料对成本的影响..................8
2.2 国内外低成本高效能绿色建筑案例分析..................10
2.2.1 国内低成本高效能绿色建筑案例.................10
2.2.2 国外低成本高效能绿色建筑案例..................12
2.3 绿色建筑建立成本估算模型的重要性.....................14.
第 3 章 绿色建筑创新型技术运用.......................15
3.1 绿色建筑创新型技术介绍..................15
3.1.1 绿色建筑创新型技术举例说明..................15
3.1.2 绿色建筑创新型技术对效能的影响分析..............17
3.2 绿色建筑创新型技术实际运用案例分析..............18
3.2.1 国内绿色建筑创新型技术案例分析..............19
3.2.2国外绿色建筑创新型技术案例分析..............21
3.3 绿色建筑创新型技术与常规型技术的巧妙运用..............22
3.4 绿色建筑创新型技术的产业链..............23
3.4.1 绿色建筑产业链的经济效益..............23
3.4.2绿色建筑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性..............24
第 4 章 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与标准化......................25
4.1 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多种形式..................25
4.2 绿色建筑节能标准的完善..................29
4.3 绿色建筑节能与效益数据量化的现实意义..............30.
4.3.1 绿色建筑节能数据量化的现实意义...............30
4.3.2 绿色建筑效益数据量化的现实意义...............31
第 5 章 绿色建筑推广的可持续性影响......................32
5.1 绿色建筑的低成本推广......................32
5.1.1 绿色建筑低成本可复制模式...................32
5.1.2 绿色建筑低成本改造对效能利用的影响...........32
5.2 绿色建筑的大数据推广......................32
5.2.1 公众认知与绿色建筑大数据推广.................32
5.2.2 政府政策与绿色建筑大数据推广.................33
5.2.3 房地产开发商与绿色建筑大数据推广.............23
第 6 章 结论.......................................34
参考文献...........................................36
致谢............................................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