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混凝土高效减水剂的合成

混凝土高效减水剂的合成
上传会员: 湘南女子
提交日期: 2013-06-28 17:51:41
文档分类: 材料科学与工程
浏览次数: 24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混凝土高效减水剂的合成 (需要:5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文档字数:11571
混凝土高效减水剂的合成
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内外聚羧酸系混凝土高性能减水剂的研究发展现状,介绍了聚羧酸类高性能减水剂的分子结构特征及合成方法,对于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不同合成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认为制备具有聚合活性的大单体的技术是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重点通过不同减水剂的合成工艺步骤等分析了减水剂性能的影响因素。如MPEG2000系列增加反应过程中的固含量造成减水剂净浆流动度降低,增加了共聚物分子量,不利于聚羧酸系减水剂的性能;APEG25系列中,APEG25单体作打底比作滴加组分更有利于聚羧酸系减水剂的流动性。对于链转移剂量,MPEG2000说明了增加链转移量有利于减水剂的流动性。增加单体浓度对流动性有不利的影响;MPEG系列合适反应温度为65℃;APEG25系列比MPEG2000系列减水剂的流动性和保持性都要好。
关键词:聚羧酸;高效;减水剂

目  录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Ⅱ
目录…………………………………………………………………………………Ⅲ
1 绪论 …………………………………………………………………………………1
   1.1 研究应用的现状与意义………………………………………………………1
   1.2 定义与分类……………………………………………………………………3
   1.3 性能特点………………………………………………………………………3
   1.4 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分子结构…………………………………………5
   1.5 聚羧酸系减水剂的作用机理…………………………………………………6
       1.5.1 空间位阻作用…………………………………………………………6
       1.5.2 静电斥力作用…………………………………………………………6
       1.5.3 吸附层作用……………………………………………………………6
   1.6 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合成………………………………………………………7
       1.6.1 合成方法………………………………………………………………7
       1.6.2 合成控制………………………………………………………………7
2   实验部分 …………………………………………………………………………9
   2.1 实验材料………………………………………………………………………9
       2.1.1 减水剂的合成材料……………………………………………………9
       2.1.2 减水剂的测试材料……………………………………………………9 
   2.2 实验设备与仪器………………………………………………………………9
       2.2.1 合成步骤的设备与仪器………………………………………………9
       2.2.2 测试步骤的设备与仪器 ……………………………………………10
   2.3 实验工艺 ……………………………………………………………………10
       2.3.1 减水剂的制备方法 …………………………………………………10 
       2.3.2 减水剂的测试方法 …………………………………………………10 
3 结果与讨论…………………………………………………………………………12
   3.1APEG25系列……………………………………………………………………12
       3.1.1MA单体对减水剂的影响………………………………………………12
       3.1.2APEG25投料方式的影响………………………………………………12
       3.1.3对苯乙烯磺酸钠的影响………………………………………………13
   3.2 MPEG2000系列 ………………………………………………………………13
       3.2.1反应温度对减水剂性能的影响………………………………………13
       3.2.2聚合工艺对减水剂性能的影响………………………………………13
       3.2.3链转移剂量的影响……………………………………………………14
       3.2.4引发剂量的影响………………………………………………………14
       3.2.5单体浓度的影响………………………………………………………14
4 总结与展望…………………………………………………………………………15
致  谢…………………………………………………………………………………16                                              
参考文献………………………………………………………………………………17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枇杷果核加工淀粉膜的研究 下一篇二氧化氯处理染料废水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