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患者数量逐年增长,因此关于血管性痴呆的药物研究具有重大意义。目前VD的治疗包括改善认知功能药物的应用及原发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两个原则,有关拟人参皂苷-F11(Pseudo-ginsenoside F11, PF11)的前期研究表明其在学习记忆损伤、脑缺血过程中都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基于此,本论文通过测定tMCAO致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相关行为学,考察口服给予PF11对tMCAO致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
首先,口服给予大鼠PF11 6 mg/kg, 12 mg/kg和24 mg/kg,每天给药一次,提前给药一周。于末次给药1 h后进行tMCAO手术,术后24 h通过5级评分制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选出脑缺血造模成功的大鼠。术后对大鼠的体重进行监测,并于术后24 h, 7 d, 14 d, 21 d和28 d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术后30天开始进行学习记忆相关行为学考察。Morris水迷宫的定位航行实验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tMCAO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在第四天和第五天显著延长,即学习能力受损。而PF11 12 mg/kg对其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在空间探索实验中,与假手术组相比,tMCAO组大鼠在平台所在象限停留的时间明显缩短,即空间记忆受损;同样,PF11 12 mg/kg其有明显改善作用。
综上所述,PF11对tMCAO致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具有改善作用。该结果为PF11成为一个潜在的治疗VD的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大脑中动脉阻塞;拟人参皂苷F11;认知功能障碍
目录
摘要 I
第1章 绪论 2
1.1 血管性痴呆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2
1.2 tMCAO致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 2
1.3 血管性痴呆的预防和治疗 3
1.4 人参皂苷及其衍生物对血管性痴呆的治疗作用研究进展 3
第2章 实验部分 4
2.1 实验目的 4
2.2 实验材料 4
2.2.1 实验动物 4
2.2.2 试剂与药品 4
2.2.3 实验仪器 4
2.3 实验方法 4
2.3.1 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MCAO模型) 4
2.3.2 体重监测 5
2.3.3 神经功能评分 5
2.3.4 自主活动 5
2.3.5 新事物辨别实验 6
2.3.6 Y迷宫实验 6
2.3.7 Morris水迷宫实验 7
2.3.8 统计学处理 7
2.4 实验结果 8
2.4.1 PF11对tMCAO致血管性痴呆大鼠体重的影响 8
2.4.2 神经功能评分 8
2.4.3 PF11对tMCAO致血管性痴呆大鼠自主活动能力的影响 9
2.4.4 PF11对tMCAO致血管性痴呆大鼠空间工作记忆能力的影响 10
2.4.5 PF11对tMCAO致血管性痴呆大鼠物体辨别记忆能力的影响 11
2.4.6 PF11对tMCAO致血管性痴呆大鼠在Morris水迷宫实验中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11
2.5 实验讨论 15
第3章 结论 17
参考文献 18
致谢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