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试论公益广告的创作

试论公益广告的创作
上传会员: Mktv1520
提交日期: 2021-12-29 21:16:48
文档分类: 广告学
浏览次数: 22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试论公益广告的创作 (需要:2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5789
XCLW38016  试论公益广告的创作
目录
摘要
前言
1广告画面元素分析
2广告文本语境分析
2.1传播者:央视
2.2传播内容:契合时代心声
2.3受众:信息的接受者和批判者
3公益广告的传播环境
4电视公益广告《筷子篇》的传播策略
4.1作品创意基于人文情感
4.2公益信息注重社会导向
4.3多平台投放增强传播效果
5其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5.1“仁”的精神
5.2家文化
5.3民俗文化
5.2“礼”的思想
5.3“孝”的思想
6结语
参考文献

试论公益广告的创作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代电视公益
广告的传播环境不断发生变化,为公益广告的传播提
供了更大的立体空间,公益广告的传播策略也随之改
变。以电视公益广告《筷子篇》为例,从作品创意、
公益信息、传播效果方面解读其传播策略。

前言:《筷子篇》是央视在2014年春晚黄金时段插播的唯一一则公益广告,广告播出后感动了全球数亿华人。《筷子篇》的符号学价值和传播效果值得深入探讨

1广告画面元素分析
在较短的公益广告画面里呈现出多种表达含义。《筷子篇》的公益广告把筷子本身作为一种载体,表达出中华文化的深层次意境。筷子是我们日常使用到的餐具,作为一种符号是中华文化的缩影。世界上著名的语言学家弗迪南·德·索绪尔提出了“能指”和“所指”的概念。通过日常常用的餐具引入中华文化,这是“能指”与“所指”之间的有效连接。总体来看,《筷子篇》这个公益广告恰当的表达了中华文化,广告创意深入人心。
短短2分钟的公益广告,表达出多种意涵。在第一组画面中,广州西关一位慈祥的爷爷把牙牙学语的宝宝抱在怀里,用筷子蘸取不同的味道放在宝宝嘴巴里,让他品尝味道。这个动作借用筷子表达出人生百味。老爷爷把筷子拿在手里是对自己一生经历的一个缩影,爷爷用自己的人生经验传递给孩子人生百味,这就是启迪。在第二组画面中,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浅谈品牌广告的代言人选择 下一篇浅谈品牌广告的代言人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