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如何实现四川跨越式发展

如何实现四川跨越式发展
上传会员: panmeimei
提交日期: 2023-11-15 21:15:51
文档分类: 经济学
浏览次数: 1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如何实现四川跨越式发展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免费文档不需要积分。
文档介绍: 需要原文档可注册成本站会员免费下载。
文档字数: 5860

内 容 摘 要
一.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四川的有利条件1.自然资源丰富2.在长期的改革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一系列经济发展战略、方针、政策3.多年的改革和建设为四川经济发展奠定了的物质基础4.四川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基地5.有利于长江经济带开发和环境改善二.四川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问题1.经济聚集能力偏力2.产业层次偏低3.经济结构不合理4.农业产业化程度低5.经济能力薄弱三.实施西部大开发展战略,实现四川经济跨越式发展
如何实现四川跨越式发展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是我国现代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江泽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作出的重大决策。
四川是相对欠发达的地区,在实施西部大开发,必须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四川实现“跨越式”发展,既表达了四川人民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烈愿望,更体现了党中央对四川的重托,是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总体战略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们要抓住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一历史性的机遇,实现四川经济“跨越式”的发展。
面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中国即将加入WTO两大课题,四川实现“跨越式”发展既有有利条件,也存在着困难和问题:
一.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四川的有利条件
1.自然资源丰富
四川是一个资源大省,丰富的资源对我省和全国的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作用。在任何经济发展时期,拥有资源就具备了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发展现代经济,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要依赖于高质量的资源。
四川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水力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尤其是水力和矿产资源开发程度小,潜力巨大。四川水能资源举世瞩目,可开发量近1亿千瓦,占全国的25%左右,实际开发利用还不到5%。矿产资源得天独厚,探明储量的矿产有120多种,特别是钒钛磁铁矿、天然气、硫铁矿、磷矿、铅锌矿及一些非金属矿,储量丰富,在全国占有突出地位,开发前景广阔。稀土资源远景储量上100万吨。随着中央和四川资源开发力度的增强和新开发项目的实施,丰富的地上地下资源将得以开发,为四川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在长期的改革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一系列经济发展战略、方针、政策
近几年来,省委、省政府先后制定并实施了“依靠科技、调整结构、军民结合、城乡一体、立足盆地、开发两翼”的发展战略和“依托两市、发展两线、开发两翼、带动全省”的区域发展战略部署,以及“发展县经济、先抓一条线”的战略措施,为今后加快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四川省情,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使之更切合四川的实际,尤其是要突出重点,一抓到底,是能促进四川经济快速发展的。
3.多年的改革和建设为四川经济发展奠定了的物质基础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多来,四川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基础地位得以加强;工业已建成一个规模相当可观、门类比较齐全、体系比较完整、实力雄厚的国民经济主导部门;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明显缓解,城乡市场繁荣兴旺。特别是“八五”期间已建设的一批大中型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及重要项目现在已形成新的生产能力,为今后四川加快发展打下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四川可培育和状大的新经济增长点不断增加,将成为四川经济发展的强大后劲。
4.四川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基地
通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四川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先后将四川列为全国的农业基地、畜牧业基地、航天航空基地、大型成套设备制造基地和重化工基地,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取得了比较大的成效。
5.有利于长江经济带开发和环境改善
长江经济带开发建设是国家跨世纪的区域发展重大战略部署之一。长江沿岸的环境保护和改善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内容,四川环境保护对长江沿岸建设的屏障作用至关重要。四川境内长江上游干、支流的环境保护,特别是植被保护、水源保护、水土保护、对于减少三峡库区泥沙淤积、防治长江中下游水患,避免长江变成第二条黄河,具有现实和长远的重要意义。
二. 四川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问题
从全国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看,四川的发展速度还是处于中等偏后的水平,不仅落后于东部地区,也落后于中部地区,应该说是中国的欠发达地区,近十年来,四川经济发展与东部地区差距已经拉得很大,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看,1978年四川为262元,比全国少117元,居二十三位,1999年四川为4450元,比全国少2059元,下降到第二十六位。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仍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有效需求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工业增收偏低,农民增收减缓,就业压力增大,物价持续低迷,工业增长乏力。
1、经济聚集能力偏力,一方面,企业组织化程度不高,中小型企业居多,上规模企业较少,在市场竞争加剧的环境中抵御风险的能力低,规模不经济的劣势比较明显;另一方面,低水平的传统产业比重大,技术改造投入严重不足,新兴产业优势和新的增长点没有形成,适销对路的名优特新产品不多,产业市场竞争力不强。
2.产业层次偏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快,在传统的轻纺行业已陷入困境的情况下,目前尚未真正形成能在今后对全局经济发展具有支柱和带动作用的高附加值主导产业,许多企业都是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受经济“气候”影响较大。
3.经济结构不合理,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不协调。九九年我省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25.4:41.9:32.7,尽管产业的排序由原来的“一二三”变为“二三一”,但与全国17.3:49.7:33相比,我省结构调整明显滞后。
4.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市场需求不旺,对工业产品购买力不强。
5.经济能力薄弱,财政负担沉重,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和对经济的调控能力弱。
三. 实施西部大开发展战略,实现四川经济跨越式发展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加快四川经济的发展,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四川应该以此为契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推动四川经济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1.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发展“轻工业”。经济结构不合理,是长期制约四川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长期以来,四川第一、二、三产业比例严重不协调,缺乏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工业化进程在近二十年有大力发展,但多数处于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以农业为基础”的观念仍很深。
四川的工业生产结构不合理的主要症结是“重工过重、轻工过轻”。重工业建设周期长,投入产出比较低,产品附加值小,而轻工业恰好相反,东部沿海省市经济发展快,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附加值高的轻工业比重大。
根据国家轻工部门的“九五”计划和社会需求的发展趋势,四川应在功能食品、日用化学制品、农用和工程塑料、智能家用电器、高能电器、新型节能电光源、现代办公用具、包装装潢印刷等轻工高技术产业上下大功夫,这不仅符合四川的省情,也是加快四川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2、调整所有的制结构,加快四川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四川非国有工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全国和经济发达省市相比,差距仍十分明显。长期以来的实践证明,非国有工业不需要国家投资,机制灵活,是工业发展中最为活跃、发展最快的力量。全国国有工业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总产值中,非国有工业产值比重已达到52.5%,而四川仅为37.6%,公有制经济比重过大;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太慢,这也是我省经济乏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大力促进非国有工业的发展,是加快四川工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今后一段时期四川工业发展的重点。为此,需要重点发展乡镇企业,大力兴办外资企业,努力推进股份制企业。鼓励兴办个体私营企业。
3.以“名牌”战略为核心,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名牌产品显示出了超常的价值开拓力。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一个地区名牌的多少,名牌素质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四川省应采取措施,推进名牌战略的实施,培育名牌。在名牌的培育上,要选准制高点,要选那些性能新、质量好、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根据“扶优扶强”的原则,真正做到在技术引进、技术开发立项、能源、贷款、运输等方面优先给予保证。对像长虹等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市场占有率居前列的企业,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加大对名牌生产企业政策投入和资金投入,集中资金支持名牌产品生产企业,造就一批四川产品中的全国名牌和世界名牌。
4.城市是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明中心。1999年全省22%的城市国土面积,承载了74%的国内生产总值。二、三产业的发展靠城市支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社会综合服务现代化也要靠城市支撑。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必然向城镇转移。因此,加快城镇化的进程是解决农民收入过低的根本出路,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是工业化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四川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证。
在今后一个时期,四川要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政策为指导,实现四川经济跨越式发展,充分发挥城镇的中心作用,逐步建立以特大城市为核心,大城市为骨干、中小城镇为基础,分工明确、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经济繁荣、环境良好,富有文化内涵和活力的现代化城镇网络体系。以集约、高效、提高质量为中心,大力发展特大城市,积极发展中等城市。
5.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是和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相结合的工程,与城市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不仅农村、农民应积极推动产业化发展,而且城市社会经济组织也应积极参加。首先应鼓励城市工商企业和私营企业主到农村参与产业化发展,利用城市的资金、技术开辟新天地。其次,利用城市信息灵通、网终健全的优势,积极开拓进取,为产业化发展提供契机。再次,利用城市优势组建跨区域的大型产业化集团,延伸产业链条,以增加竞争力。
6.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重点抓好县域经济的发展。江油至峨眉和成渝高速公路成内段延伸至宜宾、泸州两条线沿线聚集了绵阳、德阳、乐山、内江、自贡、宜宾、泸州等中等城市和江油、绵竹、什邡、广汉、崇州、彭州、邛崃、峨眉山、简阳、资阳等小城市。近年来,这些城市充分利用宝成、成昆、成渝、内宜等干线铁路和高等级公路沿线的交通便利和良好的自然条件以加大经济发展的力度,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但是,沿线的县域经济的热量还未充分释放,其辐射作用也还未充分的发展。因此,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从思想认识、领导精力、管理体制等方面入手,打破地区和部门的分割状态,加强县与县之间的配合与协作,树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思想,要使“两线”县域经济的发展形成合力,推动全省经济的较快发展。同时抓好盆中丘陵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从宏观上找准丘陵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切入点。
7.大力发展优势产业
根据四川经济发展的特点,我认为四川应用高新技术履行和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重点加强水电业、电子信息业、机械冶金业、医药化工业等产业的发展。基于这一考虑,我认为应把以东电、东汽、二重、东锅为龙头的发电设备的机械产业,以长虹彩电、鼎天多媒体、光纤通讯为龙头的电子产业,以化肥、天然气、盐化工为龙头的化工工业和以水能开发为重点的能源工业作为四川省的优势产业,并在实际工作中,围绕优势产业,采了措施,重点发展。一是要制定优势产业总体发展规划。二是要领先科技培育优势产业,将科技开发与优势产业相结合。三是要采取措施,从资金、政策方面对优势产业形成强有力支持。
8.实施“战略转移”,大力开拓农村市场农村是一个广阔而又颇具潜力的市场。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民人均收入的增加,以及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和需求层次的提高,农村居民对交通通信,文化娱乐、家庭设备及服务、医疗保健等消费将不断增加。应积极加快四川省农村集贸市场的基础建设,培育市场,逐步改变农村普遍存 在的以街为市、有市无场的问题。要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减少中间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整顿农村商品流通秩序。
9.实施“西进战略”,大力开拓西部市场
随着国家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和西部各省经济的发展,西部市场的巨大潜力将被世人所认同。在产品生产上,四川的企业、产品要研究、开拓西部这个大市场。研究这些省区的市场容量、消费水平、消费习惯、消费结构、消费心理和消费的产品质量认同程度,作好西部这篇大文章。在开发市场上,要立足于成都,培育龙头,扩大规模,增加容量,增强辐射,把成都建设成西部的商贸中心。要充分利用成都在西部地区已有影响力和处于东西交汇处的特殊地理位置,重点扶持和促进已有一定基础和影响力的成都荷花池批发市场、成都肉类产品批发市场和新都粮食批发市场等一批市场的发展,使之迅速向全省和西南、西北地区辐射,把成都建设成为西南地区的商品流通中心,物质生产资料交易中心,把更多的四川产品销向西部其他省区。
10.实施“出口替代”战略,大力开拓国外市场 一是要健全与国际经济接轨的外贸经营和运作机制。充分调动各级外贸公司、自营出口生产企业和“三资”企业等多方面的积极性。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各级外贸公司经营机制转换,发挥其在出口企业中的龙头和带头作用,增强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二是要大力培训外贸骨干企业,提高规模经营水平。顺应生产社会化、国际化的生产力发展要求,打破对生产要素的部门和地区的人为割据,促进企业存量资产的合理流动,重组产业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
三是要加快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培植名牌产品。长期以来,四川外贸出口一直以农副土特产品、粗加工产品为主,产品档次低,在国际竞争能力着、商品附加值低、换汇成本高、创汇能力低、经济效益差。因此,要大力调整出口商品结构,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工艺水平,抢占国际市场的制高点。
四是要加强信息交流,逐步建立起布局合理,经营方式
灵活,具有主动性和可控性的海外营销网络。
1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我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先导,我们与东部相比,首先是观念上的差距。在实践四川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因循守旧只能丧失机遇,四平八稳必然裹足不前,我们一定要发扬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抓住机遇,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切入点,促进四川省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12.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加快九寨沟至黄龙、峨眉至乐山大佛、都江堰至青城山、卧龙大熊猫保护区、蜀南竹海、三星堆、自贡恐龙博物馆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国家级旅游风景区的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强化旅游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抓好旅游产品的开发,带动我省第三产业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提示:在此处撰写资料来源(请删除本行提示信息后再写入相应的部分)。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乡镇财政建设问题研究 下一篇浅谈出口包装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