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国幼儿教育中的意义及实践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4-04-22 09:20:37 |
文档分类: |
学前教育 |
浏览次数: |
53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国幼儿教育中的意义及实践 (需要:2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5702 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国幼儿教育中的意义及实践 [摘 要]多元智能理论自1983年由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提出以来,迄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已经逐渐引起世界广泛关注,并成为90年代以来中国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本文思考了多元智能理论与传统智能理论的区别,讨论了多元智能理论在我国的发展。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 幼儿教育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 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加德纳从研究脑部受创伤的病人发觉到他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从而提出本理论。传统上,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逻辑-数学和语文(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的发招。但这并不是人类只能的全部。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只能组合,例如:建筑师及雕塑家的空间感(空间智能)比较强、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的体力(肢体运作智能)较强、公关的人际智能较强、作家的内省智能较强等。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