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论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02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3-08-30 15:26:06 |
文档分类: |
学前教育 |
浏览次数: |
67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论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02 (需要:1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论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认为:“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在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但是习惯不是一律,有好有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所以说幼儿期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研究表明,幼儿期各方面的发展尚未定型,可塑性强,最容易接受各种影响和教育。此时,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最容易成功。拥有良好的习惯是幼儿健全人格的基础,因此,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任务。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同样离不开家庭的熏陶。在幼儿园授受的行为模式,如果家长不配合,孩子回到家后,可能很快便弃之一旁。因此,幼儿园的教育是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和补充的,只有家园联手才能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幼儿园工作规程》第48条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家庭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组织与实施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那么,如何进一步深入挖掘家长教育资源,使家长也成为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参与者和实施者呢?我认为: 一、教师和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为了孩子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教师和家长都应该要有正确的教育观,正确的教养态度。幼儿园要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家长认识行为习惯教育的重要性,使他们能主动与教师配合,一起巩固教育效果。同时引导家长把对孩子的爱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过度的溺爱、放纵不是真正的爱孩子,反而会害了他们。现在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是长辈们关心、照顾的唯一对象,家中缺乏可以能和孩子一起分享物质和情感的对象,好玩的玩具、好吃的零食都是孩子一人独享了,长辈们对孩子的爱是单向的,只有奉献,不求回报,久而久之,孩子变得任性、霸道,只知道索取,不懂得付出,养成了自私自利的不良性格。大部分小班的孩子,刚入幼儿园时,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自己大小便、不会自己穿脱衣服,更不懂得帮助同伴,好吃好玩的东西都想自己一人独享,要是有同伴想与之分享,他抡起小拳头就打,或是张嘴就咬,因为这些孩子在家时,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家长也不会要求他们做任何事情,故他们的性格都是很任性的,自理能力很差,行为习惯更差。我班曾有这样一个孩子,父母在外地工作,孩子一直是由爷爷、奶奶抚养的,祖父母非常地溺爱孩子,不管什么事都由着他的性子来,孩子想吃什么,买!想要什么玩具了,买!突发奇想想去哪里玩了,祖父母就骑着三轮车带他去了。不管孩子要求什么,只要祖父母能够办到的,都听他的。孩子要上幼儿园了,第一天来幼儿园报到,是奶奶带着孩子一起来的,我热情地请老人坐下,奶奶的屁股刚要坐到椅子上,小孙子突然把椅子一抽,老人家一屁股就坐到了地上,孩子哈哈大笑起来......。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震撼,我不禁为这个孩子的将来忧虑起来,这样下去孩子能够健康地成长吗?能为我们的社会作出贡献吗?后来,我找孩子的爷爷奶奶交流、沟通过几次,老人家表示愿意配合,共同教育孩子,努力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和家长要在生活中细心观察孩子的各种习惯的表现,对孩子暴露的恶习要严格要求,坚决将其扼杀在摇篮里,当孩子有良好表现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及时的加以鼓励、奖赏。日积月累,孩子的良好习惯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