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心理教育与德育、智育的关系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3-12-09 13:48:16 |
文档分类: |
应用心理学 |
浏览次数: |
76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心理教育与德育、智育的关系 (需要:22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3243 心理教育与德育、智育的关系 [摘 要] 心理教育既是一种教育思想 ,也是一种教育制度,与德育、智育教育是分不开的。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是发展个人思想道德、自身素质、创造潜能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心理基础。对心理教育本身及德育、智育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它对我国教育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心理教育就是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机能, 刺激智育发展,充分发挥心理潜能, 从而提高整体素质和个性化发展,为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道路。 [关键词] 心理教育 德育 智育 教育理念 心理教育既是一种教育思想 ,也是一种教育制度。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心理教育与德育、智育教育是分不开的。心理教育从最基础来讲,就是是人性的教育。从古至今,以人性为出发点的教育是伴随教育的永恒话题,孟子的“人之初,性本善”,就是为了教育人们从小就树立性善论,潜移默化的树立道德观念,使人的本性向善。 在西方历史上也有关于人性教育的范例。如古代哲学:用道德解释人的本质和教育本质,其中柏拉图、斯多葛学派的“至善主义”,认为至善主义是人的理性与道德源于善的理念,因此教育的作用在于唤醒潜藏于人们心灵之中正面的思想。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